汝窯的崇高地位。根多人就特別想收藏到汝窯。我有一個朋友,他把官,哥,鈞、定,都收藏齊了,就想湊這汝窯。他跟我一個想法,我也是官,哥,鈞、定全有了,也在湊汝窯。我自個兒湊了二十多年了,估計也快湊成了,是不是?汝窯非常難得、 稀 少,我們先不談它的價值,即使你碰到它,可能也買不起,是這個向題。碰見汝窯的機會非常罕見。所以我們只能到博物館去看。收藏是個隨遇而安的事,碰見了是緣分,碰不見也得心安理得。
汝窯瓷器,在當(dāng)時就被宋人列為宋代諸窯之魁首。作品風(fēng)格獨特,胎體細潔而呈香灰色,器足滿釉,多為裹足支燒,留有細小的支釘痕跡,有的稱"芝麻花細小掙針".釉色主要是純正的天青色,青中閃藍,有"雨過天青"的美譽。同時還包括天藍、淡青、粉青、月白等色。色調(diào)穩(wěn)定,變化較少。釉面往往開有極小的紋片,細碎繁密,宛如冰裂紋和蟹爪紋。形成汝窯瓷器的特殊風(fēng)格;這是因為在釉料的配制中加入了瑪瑙礦石,故燒出的瓷器釉面色澤滋潤,青翠雅麗,給人以恬靜之感。據(jù)南宋人周譚《清波雜 志》記載:"汝瓷宮中禁燒,內(nèi)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返方許出賣,近尤難得。"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皇 室燒造汝窯瓷器,不計成本,以奢 侈豪華為尚。同時,也說明當(dāng)時其身價已非一般,燒出的產(chǎn)品首先經(jīng)過皇上親自揀選,合格的留為御用,不合格者方許在市場出售。
存世的汝窯,全是小件器,幾乎沒有超過30厘米的作品,這一點跟宋朝很像——面積雖小,內(nèi)涵卻無窮。汝窯在中國瓷器之中,已經(jīng)到達“瀕臨絕種”的類別,在全世界的公私收藏之中,只有60多件,其中臺北故宮有21件,北京故宮有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大維德基金會有7件,都不可能在市場上 流動了,能夠曝光的,只有5至6件,也就是說,對于收藏家而言,這簡直是“恐龍級”的珍品!
汝窯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它應(yīng)該享有這樣的待遇。而是因為在中國瓷器史上,大名鼎鼎的汝窯,才只有短短二十年的靈光閃現(xiàn)。在短短二十年的輝煌之后,因為戰(zhàn)亂而瞬間就“壽終正寢”了。因此在民族的記憶中,它只留下了曇花似得匆忙影像,其余的什么都沒有。這種文獻的嚴重缺失,一下子就把汝瓷這本來很普通的實用器物,推放到了讓人可望不可及的高度。從此它不再是一種尋常物品,在民族情感中它成了神器,是需要我們贊美和敬仰的。
汝瓷氣泡亮,像云母一樣的晶瑩。它在一種比其他釉更好的釉面下面,像辰星一樣閃耀,氣泡稀而疏,汝窯瓷釉中肯定在胎面含瑪瑙玉石一類的東西,它顯示在釉層 中,因瑪瑙有七種之多的彩色,但是釉中顯示出來的不一定是七種,而只是其中的某一種或幾種,因此只找紅粒也不對。這是釉料決定的。
汝窯因稀而貴,仿者甚多,更因科技的進步,仿者的手段也越來越高明。汝窯的鑒定如能用科技檢測方法,對其胎釉進行無損檢測,通過結(jié)構(gòu)分析,先斷其年代后,再通過上述文中的傳統(tǒng)鑒定方法,確定其是否為精品,鑒定結(jié)論會更加完 美。 價格一件汝窯少則幾百萬多則幾千萬不等。
汝窯瓷器的瓷身上一般都會燒制出形似“蟹爪紋”的紋飾,這種紋飾是燒制過程中,在釉面上自然開裂所形成,在所開裂的裂縫上還利用小氣泡的出現(xiàn),從而將其裂縫“污染”成黑色?!靶纷y”的出現(xiàn)完全是一種自然燒制而形成的紋飾,是后世仿品所仿制不出的一點,因此“蟹爪紋”也成為了鑒別汝窯瓷器真假的重要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