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走過蘇州,濤聲依舊

                                                              楓  橋

          走過蘇州,濤聲依舊

          這個早春,我第三次去蘇州,去見一個熟悉但從未見過面的文友。

          火車到達蘇州站是晚上九點,走出站廳來到南廣場的范仲淹雕塑前,天空灑下了桂花香味兒的細細斜斜小雨。眼前的護城河在微黃的燈影里搖曳,朦朦朧朧??粗鴮γ娴墓懦菈蛢蛇叺墓艠颍h處的粉墻黛瓦,江南煙雨的春天盡在范仲淹賜給我的名字里心曠起來。

          見到文友,倆人都很開心。他大我十八歲,山東人,在蘇工作。人雖說在蘇州,但除了工作地跟住宿地外,對蘇州的其他地方幾乎是陌生的。于是,今晚的引路人便成了我。我倆去到離平江路不遠叫西花橋巷的一家賓館里住了下來。

          早晨醒來拉開窗簾,天已經(jīng)大亮了。地面是干燥的,昨晚的雨沒有下下來。打開窗戶,濕潤夾著花香味兒清爽的風一汩接一汩地往我的臉上撲。

          洗漱完畢,我倆就下樓退房去平江路了。這是我第三次走平江路,前兩次來都是六月,雖然已經(jīng)初夏,但蘇州是水鄉(xiāng),所以,早晚都不算太熱,這次就更是風輕云淡了。

          平江路是蘇州城唯一一條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沿河青石板街,全長1606米,水陸并行,河街相鄰,堪稱是蘇州古城縮影。因為水鄉(xiāng)的古典韻味濃郁,又沒有繁華的商業(yè)氣息,離蘇州火車站還不遠,更重要的是不收門票,所以,這里是外地人來蘇州后必到,甚至是第一打卡重點景區(qū)。

          盡管這時節(jié)是春天,但在這條路上要看的風景不是花花草草,也沒有什么花花草草,看的是粉墻黛瓦、小橋流水人家,感受的是古道滄桑的江南歷史街道文化。所以,這次看它,它在我的眼睛里和前兩次初夏來時看到的風景沒有什么區(qū)別,只是內(nèi)心里的感受發(fā)生了一些微微的變化。

          文友是一個博覽古今中外群書的大文人,能寫一手各種體裁的漂亮文章,尤其是寫詩,五十多歲的人了,還特別的喜歡寫情詩,每一首情詩寫出來都像是江南年輕才子的相貌和糯軟的語音。但眼前的他讓我感到疑惑,他似乎對這古色古香的江南水鄉(xiāng)并沒有產(chǎn)生多大的興趣,別的游客都在興致勃勃地欣賞著各處的風景,而他總是盯著手機屏幕看,一個手指頭在上面還不斷地點著。很多時候我叫他,他沒有反應(yīng)。我問他跟誰聊天,他也不回答。到最后,他發(fā)給我一段文字,我才知道,原來,他是在即景抒情寫作。

          平江路上有兩條巷幾乎每一個游客,尤其是文人都會去走一走,站一站,感受感受當年人事現(xiàn)場的氣息。一條是懸橋巷27號,那里有一幢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蘇州文物局保護起來不對外開放的古屋,是清朝同治七年高中狀元洪鈞的故居,他是當時清朝政府的一個外交家,他的故居出名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大才子和大官人,而是他和賽金花在這里產(chǎn)生的一段梨花海棠的愛情婚姻。另一處是丁香巷九號,有人說這里是戴望舒寫《雨巷》的巷子,墻壁上還刻著他的雨巷詩和畫著一個撐油紙傘的紅衣丁香姑娘。

          文友是第一次來,我引路,當我第三次站在這兩處地方時,已經(jīng)沒有了任何的歷史幻想。讓我有幻想的是一座叫蘇錦橋的石橋,我總是把它念成浣錦橋,腦子里和眼前情不自禁地浮現(xiàn)出來了民國時期和張愛玲一起紅遍上海灘的女作家蘇青。年輕的蘇青穿著一條初春柳葉顏色的干凈旗袍,迎著微風微笑著從一條幽靜的巷子里走過來,走上橋,然后走下橋,再朝前走幾十步后,轉(zhuǎn)身走進另一條巷子里,消失在我的眼前。

          我第一次來蘇州走在平江路上,在還沒有遇見蘇錦橋時,在一條幽靜的巷子口,眼前恍惚從巷子對面的拐角口走來了一個穿淺綠色旗袍年輕的美女子,而我卻不加任何思索地肯定這個女子就是蘇青,她是標準的蘇州姑娘。

          其實,蘇青不是蘇州姑娘,她是寧波姑娘。寧波在浙江,也是江南,但寧波人的性格跟語言并不像蘇杭姑娘那樣的清婉和糯軟,反而有些像北方女孩的粗獷爽直,事實上,蘇青的性格跟聲音也確實有些粗獷爽直。但是,她在我的腦海里出現(xiàn)出來的樣子始終就是一個標準的蘇州姑娘。我之所以會有這種幻覺,估計是和她的名字“蘇青”有關(guān)吧,蘇是蘇州,青接近綠色。她出生在民國,又是跟張愛玲齊肩,甚至比張愛玲還要紅的女作家,而且她跟張愛玲又是最好的姐妹,張愛玲最愛的服裝是旗袍。甚至,有一個女作家曾寫文說蘇青,五十年代的上海如果只剩下最后一個穿旗袍的女人,一定是蘇青,也只能是蘇青,因為她是張愛玲的朋友。

          我把蘇錦橋念成浣錦橋也是因為蘇青,她有一本散文集叫《浣錦集》,最初出版時是張愛玲做的序,胡蘭成寫過一篇讀后感。浣錦是蘇青故鄉(xiāng)寧波鄞縣的一座石橋,名字就叫做浣錦橋。蘇青的童年和少女時期經(jīng)常走這座橋,長大成作家后,她把故鄉(xiāng)的往事都寫了下來,懷著對故鄉(xiāng)浣錦橋的深情熱愛,取名為《浣錦集》。

          蘇州平江路上的蘇錦橋,一個“蘇”,一個“錦”,石橋是用青石砌成的,加上我始終把蘇青幻想成是蘇州姑娘,又特別的喜歡她的文章,此時正好是江南早春時節(jié),平江河兩岸的垂柳剛剛抽出了嫩芽,這些所有的景物全部集中到了一起,我腦海里民國時期年輕貌美的蘇青也就活颯颯地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了。

          這幅由幻想出來的動態(tài)畫面,是我這次走在平江路上心情最春天,最愉悅的。而當我扭頭看見石碑上記錄著蘇錦橋又叫蘇軍橋時,腦子里的畫風突然就又變了,換成了和蘇青同時代的兩個作家蕭軍跟蕭紅。而我覺得蕭紅的作品跟蘇青的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她倆命運的結(jié)局也是如此的相似。真是亂世佳人,紅顏薄命,女人的悲哀,讓我長長的為她倆一聲嘆息。

          平江路上有許多地道的蘇州飲食,上次來時,我在一家店里吃過一籠蘇式小籠包,味道好極了,現(xiàn)在想起來就情不自禁地咽口水,于是便尋進去點了一籠。此時中午已過,而我倆早餐都還沒有吃,看墻上的價格表,都很合理,便一人又要了一碗面和一碗酒釀圓子。估計我是南方人,又在江南生活了五六年,早習慣了江浙口味,無論是面,還是酒釀圓子,我都覺得味道跟小籠包一樣的好,可文友臉上的表情讓我感覺他吃得很痛苦,小籠包僅吃了一個,面到最后還剩了一些。

          蘇州園林甲天下,這句話同“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樣的馳名中外,是世界游客來蘇州旅游必看的景點。不同的是,桂林山水、杭州西湖的景點是天然形成的,大部分景點都連在一起,而蘇州園林屬于古代有錢人的私人住宅,每一個園林的面積都不是很大,而且都不在一起,每進去一個園林都要重新購買門票。上次我進的是拙政園,是蘇州園林最大也最具有代表性的園林,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門票也是最貴的。這次我本不想再進去,但文友是第一次,為照顧他,我就又進去了。

          拙政園里除了典型的江南園林建筑、嶙峋怪石、小橋流水外,對普通游客而言,最大的觀賞風景是荷花,里面凡是有水的地方幾乎都種有荷花。上次我來是六月,荷花剛剛開放,大片小片在水里沒有任何規(guī)格星羅棋布地盛開著,真是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那次是我職場失意后來散心的,據(jù)說中國從政的人來蘇州后是不進拙政園的,因為拙政意味著政治拙劣,我雖然不是政府里的機關(guān)人員,但在企業(yè)里也是行政的,可我還是進來了,因為我欣賞拙政園主人王獻臣不同污合流,始終保持高風亮節(jié)的精神與品質(zhì)。拙政園里之所以有這么多荷花,就是王獻臣為表達他跟北宋的周敦頤一樣,荷花一樣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這次是早春進來的,荷花沒有開,奇怪的是,所有的水池都是一塵不染清清亮亮的,連一枝殘荷也沒有看見,倒是有清潔工人劃著船在打撈樹葉,優(yōu)哉游哉的樣子,這道美麗的風景,不亞于荷花盛開。

          我一直念著上次看過的聽雨軒處的那幾棵芭蕉。那處景點在我的眼睛里,是整個拙政園里最有人文詩意的。所謂的芭蕉聽雨,夜窗聽雨,以及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那首詩的寫作地點,自從上次在里面看見它后,就固執(zhí)地認為就是在這里。所以,這次進來,我全部的興致都朝向了那里。卻不曾想,去到后,芭蕉一棵也沒有了,只剩下幾個腐爛的兜子,這給我的失落實在是太大了,我坐在這幾棵已經(jīng)被砍掉的芭蕉樹旁邊,看著面前水池里自己的倒影,往事悠悠。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若有人問起中國古詩詞里有哪一首詩或是詞把一座城市里的一處景點給宣傳的天下人都知,我敢肯定大家都會說是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里的楓橋跟寒山寺。

          因這首詩而被天下人都知道的名勝景點,我前面兩次來蘇州都沒有去。從拙政園出來后,文友沒有跟我商量,自己在路邊聯(lián)系了一下旅行社的業(yè)務(wù)人員,我倆跟著一車游客和導游去了寒山寺。

          來到寒山寺,我沒有想進寺廟里去燒一炷香,也沒有任何念頭想去看一看那面在半夜里才敲響的大鐘,我心心念念的是張繼的雕塑和他的詩碑,還有那座楓橋。當看到楓橋和張繼的雕塑以及他的詩碑后,我站在詩碑的面前,看著邊上的楓橋跟客棧、橋下的河流和漁船。那天下午的天氣十分美好,云淡風輕,畫舫柳煙,水波不興,而我的心里卻是滔滔波涌在入駐,腦海里始終是張繼詩歌里的畫面。我說不出來心里有多難受、有多難受。我怎么也無法克制住自己的情緒,眼淚流了出來,而且很疼、很疼。我想象著一千多年前那個寒冷的晚秋,一個落榜清瘦的詩人劃船來到寒山寺的楓橋下,因為貧窮沒有錢住不起客棧,只能卷縮在船只上忍著透骨的寒冷,看著幾點昏暗的漁火,聽著烏鴉凄厲的一聲又一聲的嘶鳴,怎么也無法入眠,一直等到夜半寒山寺里的鐘聲清亮地傳來,一直等到天明……

          在唐詩人里,張繼不是大家,也不是名家,他現(xiàn)存的詩雖然有幾十首,但除了這首《楓橋夜泊》外,不是研修古詩詞的專家,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他其他的詩作。如果沒有這首《楓橋夜泊》的傳世,我想,后人們根本就不知道唐朝有一個詩人張繼存在,自然也不知道他在蘇州城外的寒山寺附近的楓橋下夜泊一夜的故事,自然,寒山寺的名氣在今天也就不可能有這么大。他死之前做夢估計都沒有想到,自己當年落榜后落魄到這里的絕望心情有感而發(fā)寫出來的這首詩,卻成了千古絕唱。也正是這首詩才讓他的名字在中國文學史冊上被記載了下來,并家喻戶曉,代代相傳,也因為他的這首詩,讓寒山寺的名氣名揚天下,給蘇州的旅游帶來了如香火一樣的興旺。這到底是張繼的幸運,還是張繼的悲哀,我想,曹雪芹也是無法正確回答的。

          導游說,歌曲《濤聲依舊》的MTV電視畫面取景地就是在這里,以楓橋為主景。我隨著人流走上橋,站在橋上四面八方地看,《濤聲依舊》的歌聲依稀在耳畔響了起來,一幅幅電視畫面的鏡頭仿佛就在眼前流動。人生啊,除了事業(yè)跟張繼一樣屢屢不得意而外,其他的也都不得意。此情此景,讓我這個內(nèi)心情感豐富的人,只能揮手說再見,而腳下的濤聲卻在依舊。

          走出寒山寺,天色已晚,而景點還有好幾處沒有去。文友在工地上干活兒,上有老母,下有妻女,壓力特別大,這次若不是我執(zhí)意要過來看他,他是絕不會請一天假出來玩的。此時此刻,他的心里毛躁得厲害,說不玩了,要回去。我看著他的臉色,沒有說什么,答應(yīng)了。我雖是一個人,但深懂生活的艱辛,人生的不易,兩個人在楓橋路上就此別了。

          文友走后,我一片茫然,不知道下一站要去哪里,雖然可以跟著導游繼續(xù)游下一處景點,但文友走了,我也沒有了任何再游玩下去的興致了。不想馬上回杭州,也不想去其他地方,更不想馬上住進賓館,思想混亂著不知所措。我背著包沿著楓橋路朝南走一段后,又掉頭朝北走,然后又掉頭朝南,再掉頭朝北,像里爾克《秋日》里寫的那樣,就這樣不安地來來回回行走著。不知道走了多少回,直到聽見了寒山寺里的幾聲鐘聲,我才感覺自己太困了,而且已經(jīng)很晚了,得找一家客棧休息。

          鐘聲讓我回過神來,我是在寒山寺附近。我又一次想起張繼,這個大我一千多歲的湖北老鄉(xiāng),在世時命運坎坷如我一樣,在我讀小學讀到他的《楓橋夜泊》時,我就把他當成了知己,后來我改名字,若不是母親解釋我現(xiàn)在的名字讓我心服口服,我都準備用高繼的,只因為我的知己叫張繼。

          我想去到張繼的雕像前抱著他震天動地的哭一場后繼續(xù)抱著他睡下,但這個時間我進不去了,我想在附近找一家客棧住下,到了半夜認真聽一次敲鐘聲,感受一下張繼那年那月那日那時刻的心情。我來來回回找了好幾家,始終沒有找到一家合適的,我發(fā)現(xiàn),我的命運跟張繼當年的命運實在是太像了,我想在附近的一座亭子里過一夜,看了看天,灰蒙蒙的,感覺要下雨,加上一天下來走了五六萬步的路,累得骨頭都快要散架了。其實說到底,我還是沒有吃苦的勇氣。

          我對著寒山寺佇立了一會兒后,朝山塘街走去了,那里是白居易在蘇州建功的地方。

          2021年3月9—10日 杭州下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楓橋夜泊
          春游蘇州(5) 詩里獨有名之楓橋
          那個不寐的夜晚
          【江蘇.蘇州】姑蘇城外寒山寺
          實拍 楓橋晨景
          楓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