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唐代王維《終南別業(yè)》
王維(701-761年),唐代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字摩詰 ,著名詩人、畫家,現(xiàn)存詩篇400余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是蘇軾對他詩、畫的評價;他在篤信佛教的家庭里長大,精通禪理,深得個中三昧,性格隨和圓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后人稱他為“詩佛”;他在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他的人生,亦官亦隱。王維從中年開始就“好道”,對佛理禪趣情有獨鐘;“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王維《酬張少府》),道出了他晚年的生存狀態(tài)、無可奈何與對自在人生的向往。他深知官場險惡,對官場失望,似乎已“行到水窮處”而至絕境;然而,他晚年無心仕途,隱居藍田輞[wǎng]川,寄情山水,寫詩作畫弄樂,習禪禮佛,長齋茹素,他“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他超越現(xiàn)實,多么隨性、隨緣與無住自在啊,這也正是“坐看云起時”所表達的禪境!
他的名字,佛味盎然。他的名“維”與字“摩詰”,合在一起為“維摩詰”。維摩詰是古印度一位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薩,意為“潔凈無垢”,維摩詰所說的經(jīng)名為《維摩詰經(jīng)》,深刻闡發(fā)了般若性空的理趣,體現(xiàn)“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六祖壇經(jīng)》)的大乘佛教思想,在中國廣為流傳,影響深遠;維摩詰居士、《維摩詰經(jīng)》自然對詩人影響至深。
他的許多詩,禪理濃郁。其中悟“空”的詩句或詩篇就較多,如“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嘆白發(fā)》),“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過香積寺》)。“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可見《終南別業(yè)》也是一首悟“空”的詩,“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是本詩之詩眼,意境開闊,禪味悠長,闡發(fā)了世間萬物之本性與諸法實相——緣起性空。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是隨緣任性,是順其自然。詩人沿著水嘩嘩流淌的小溪走著走著,忽然小溪、水流消失了,或許此處就是溪流的盡頭;于是詩人便坐下來,抬眼向高遠的天空望去,云霧正在升騰,此時詩人或許展開了無盡的想象,或許什么也沒有想,已達到了“什么都可想、什么都可不想”的人生境界。“緣來則應,去則不留”,這便是包括人在內(nèi)的宇宙萬物應有的姿態(tài)!對人而言 ,就是要擁有一顆隨順自然的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道”,此時的詩人已心無掛礙,走的便是這條“道”!
作為教育者,我們就需要這顆平常心,就要走這條“道”,所用教育之“術”就應契合“道”?!鞍兹詹坏教帲啻呵∽詠怼保ㄇ宄丁短Α罚?,陽光照不到的地方,苔恰恰才會青春萌動,彰顯出生命活力;若將苔置于烈日之下,它將會喪失生命力!同理,教育如果背“道”而馳,再怎么折騰又有何用?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要堅守常規(guī)與常態(tài),要有“靜待花開”、不急于求成之心態(tài);學生千人千面,不能用同一模子去塑造,而應是因材施教;教育,不能強力壓制,不能拔苗助長,而是應創(chuàng)造條件、合理引導,讓學生自然生長;教學,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要給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動口的時空,要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總之,教育教學既要講“術”,更要遵“道”,“術”應是“道”的彰顯,離“道”之“術”要它何用!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水”與“云”二者歸一,當下回歸自性?!八F”而“云起”,“水窮”了嗎?沒有,因為“云起”了,“水”變成了“云”;若因緣變化,“云”還可以變成“水”,可見“云”“水”二物均因緣生滅,沒有永恒性,然而“云”“水”之本性不變,且均為“空”,不生不滅,因而“云”與“水”又有何異?宇宙萬物又有何異?!這些都告訴了我們:我們只有放下物我、名利、貧富、貴賤、善惡、好壞、高低、長短等的分別與執(zhí)著,才能回歸自性,才能見道!
詩人或許追求的就是“云”“水”無異的禪境,“云在青天水在瓶”(唐朝李翱《贈藥山高僧惟儼(其一)》),也蘊含這種禪境?!霸茻o心以出岫”(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云”在青天便無所待了;可是“水”在河道里、在瓶里,在我們看來似乎是有所待,然而這是由于我們有一顆分別與執(zhí)著的心!
實際上,“云”在青天,“水”在河道里、在瓶里,只是“云”“水”隨緣而生。我們只有在“心”上用功,放下這顆分別與執(zhí)著的心,活在當下,就會見道,“云”與“水”不論在哪里又會有什么區(qū)別?《六祖壇經(jīng)》曰:“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此之謂也!
“云”“水”無異!這便是禪家達到的無住無執(zhí)、自在無我的狀態(tài),我想或許就是詩人王維追求的心靈與生命之境界!
作者成程,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物理系,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學物理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正教授級)教師。
關注書韻閑話
無
分享悠悠書韻
文史|教育|時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