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同胞正在為首屆花山節(jié)進行緊張的排練
▲建議在WIFI環(huán)境下觀看視頻哦,土豪隨意!
牛角杯舉起來
苞谷酒滿起來
幸福的山歌唱起來
多情的蘆笙吹起來
遠方的客人一起來
5月5日
云南 ● 尋甸
首屆苗族花山節(jié)和您相約
花山節(jié),苗族叫阿懌敖。最早的時候,卯家有十二大支,居住在直明隸平原地方。當時的社會比較平靜,人們生活像初升的太陽,蒸蒸日上。
可惜安居樂業(yè)的時代不長,部落之間為了爭奪地盤,互不相讓,長年累月處在角逐之中。戰(zhàn)爭從屬雞年打到屬雞年,苗族為了躲避戰(zhàn)亂,卯家首領有了打算,什么時候遷移恰當呢?他們認為是猴年過去雞年到來的時候,就是五月初五屬雞天最好。
卯家老少撤走后,他們走了許多路程,進入山區(qū)來到安全地帶。他們帶著年輕人爬上山頭,吹著蘆笙,排成隊,看著失去的家園,人們心情很不平靜,又感到十分慶幸!
十二支卯家兒孫雖然逃出來了,但失去了美好富饒的直明隸、林茂壩;丟掉了房屋家園財產;丟掉了祖先經(jīng)營傳下來的產業(yè)。他們始終不甘心,始終留戀著美好的地盤,留戀著可愛的家園。人們結對吹著蘆笙、跳著舞、爬上山頭,看著直明隸、林茂壩難過的流下淚來。
十二支卯家結對吹笙就從這時開始,把農歷五月初五作為紀念日,上山結對吹蘆笙,歡慶擺脫了災難。這風俗一直沿襲下來,就是花山節(jié)。
苗族是一個古老而優(yōu)秀的民族。5000多年前,苗族的祖先居住在黃河流域,和炎帝、黃帝一道,成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共同締造者。苗族是第一個種植水稻并且把歷史寫在服飾上的民族,創(chuàng)造了自己燦爛的文化,締造了輝煌的中華文明。全世界苗族人口1000多萬,其中中國900萬,云南100多萬,尋甸6875人。尋甸苗族主要分布在仁德街道、塘子街道、功山鎮(zhèn)、羊街鎮(zhèn)、柯渡鎮(zhèn)、先鋒鎮(zhèn)、河口鎮(zhèn)、金所街道、七星鎮(zhèn)、甸沙鄉(xiāng)、六哨鄉(xiāng)、雞街鎮(zhèn)等處。
尋甸苗族至今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清朝時才從貴州威寧、昭通遷到武定、東川等地,然后再逐步移居到尋甸的。清咸豐元年(1851年),貴州威寧約40戶160人被當著奴隸陪從當?shù)匾妥逋了竟媚锛薜皆颇衔涠ōh(huán)州、元謀,然后部分遷移到尋甸的雞街一帶。咸豐九年(1859)又有部分苗族從黔西北進入尋甸。同治六年(1867年),再有一支從祿勸、武定搬入尋甸,居住在先鋒龍?zhí)扼?、六哨阿樂山、七星螞蝗塘等地。就這樣,逐步形成了今天尋甸苗族的分布格局。
因戰(zhàn)爭等原因,苗族長期輾轉遷徙、流落他鄉(xiāng)、四處漂泊,像猶太民族一樣成為世界上命運最悲慘卻堅忍不拔的民族。而在遷徙過程中,形成了不同支系。尋甸苗族屬于“大花苗”支系,自稱“阿卯”,他稱“大花苗”。
2017年5月5日,尋甸縣將迎來首屆苗族花山節(jié)。
據(jù)悉,本次活動將組織開展:
苗族文化展示活動時間:2017年5月5日全天
苗族文化展示活動,用展板展示尋甸阿卯近年來在尋甸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強有力推進精準扶貧,苗族村落生產生活的較大變化。
苗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時間:下午14:00-17:00分
苗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內容為:爬花桿、射花駑、搶花蛋、打駝螺、磨單秋、踩花山、苗族服飾展覽展銷,尋甸縣鄉(xiāng)村苗族群眾歌舞自娛自樂、跟我學唱,跳蘆笙舞,苗族鋼琴大比舞。
品嘗苗家美食及功夫茶時間:晚17:30-19:30分
品嘗苗家美食及功夫茶。內容為:入花席、喝花酒、吃花飯。
民族傳統(tǒng)歌舞晚會時間:晚20:00-21:30分
民族傳統(tǒng)歌舞晚會。對花歌、跳花舞、慶花節(jié)。13個文藝節(jié)目讓您領略不一樣的苗族文化。來自馬龍、祿勸、富民小水井、武定、安寧、祿豐的苗族同胞將和尋甸苗族同胞將讓您感受不一樣的熱情。
好玩,好吃,好看,
盡在花山節(jié)
伙伴們,約起來,
來尋甸趕首屆苗族花山節(jié)!
主辦單位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苗族文化學術研究會
協(xié)辦單位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文體廣電旅游局
尋甸縣民宗局
尋甸縣文產辦
活動主題
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打造民族旅游品牌。
活動時間及地點
時間:2017年5月5日中午13:00-21:30分。
地點:尋甸體育中心
圖文來源:龍?zhí)彀l(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