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一直有“多子多?!钡膫鹘y(tǒng),所以不論是達官顯貴,還是普通小老百姓,都盡可能地生育子嗣。至于皇家,有朝廷的供養(yǎng),生起孩子來就更沒有節(jié)制了。例如明朝開創(chuàng)者朱元璋,就生了26個兒子和16個女兒。朱元璋的兒子朱棣,也有4個兒子、5個女兒。但令人好奇的是,朱棣的所有子嗣都是在當王爺時所生,在他當了皇帝后,沒有生下一兒半女。這又是為何呢?
朱元璋
很多人將其解釋為沒時間。朱棣雖然是通過靖難之役上的位,但不可否認,他是一位出色的皇帝。其在位期間,政治上改革官制,加強中央集權;軍事上五征蒙古,積極經營邊疆,加強對北方的控制;文化上修《永樂大典》;外交上派鄭和下西洋。對于朱棣來說,時間實在太緊了,他要在有生之年為子孫打下未來兩百年的基業(yè)。也正因為他天天忙于政事和軍事,所以很多人將他當皇帝后沒有子嗣的原因歸結為:沒時間。
朱棣
但事實真是如此么?有句說得好,叫磨刀不誤砍柴工。即便朱棣真的很忙,難道就連生孩子的功夫都沒有?所以這些只是明面上的說法而已。而關于朱棣后期無法生育子嗣的原因,其實在朝鮮史料中有所記載。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朝鮮為了獲得庇佑,派使臣來朝見明朝皇帝。兩國之間往來頻繁。中國的史官為了避朱棣的諱,不敢提及他的隱疾。但朝鮮史官卻如實記載了下來。
宮女
《朝鮮李朝世宗莊憲大王實錄》記載,朱棣在皇帝期間,處死了很多宮女。尤其是“呂魚之案”,更是牽連甚廣。一名宮女在被處死前,開口大罵道:“自家陽衰,故私年少寺人,和咎之有?”朝鮮之所以會記錄這段歷史,是因為這名宮女乃是朝鮮進貢給大明的。而宮女口中的“陽衰”,就是今天陽痿的意思。也就是說,朱棣之所以在當皇帝的22年里都沒有生下子嗣,是因為早已經喪失了生育能力。
那是什么原因導致朱棣喪失生育能力的呢?主要有兩方面因素。第一個原因:燕北苦寒之地讓朱棣身體變差。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為了拱衛(wèi)皇室,將自己的兒子分到各個地方當王。其中朱棣被封到了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這也是朱棣燕王稱號的來源。朱棣自幼在南方長大,突然到了氣候寒冷的北方,身體自然不適應。
朱棣
如果只是天氣嚴寒倒也沒什么,畢竟北京人祖祖輩輩生活了那么多年,也沒見誰因為天氣寒冷而喪失生育能力。但朱棣與常人不同的是,他作為明朝的戍邊九王之一,還肩負著鎮(zhèn)守邊關的重任。當北元侵襲時,他需要帶著將士們將蒙古人趕出去。長期騎馬,加上天氣寒冷,便使得朱棣陰寒之氣入體。對于這一點,朱棣也很清楚,所以他事后回憶道:“朕北征出塞,動至經年,為陰寒所侵而至?!?/p>
朱棣
第二個原因:飲食上的偏好使朱棣生育能力減退。據(jù)史料記載,朱棣年輕時喜歡吃一種蔬菜,那就是生芹。如果適當?shù)爻砸恍┣鄄?,對身體自然是有好處的,但朱棣卻到了無芹不歡的地步。但這生芹有一項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殺精。
朱棣
用醫(yī)學上的說法來說就是,芹菜會抑制男性睪丸酮的生成,而睪丸酮減少,男性精子也會減少,進而就會喪失生育功能。當年朱棣生了一場重病,朱元璋派太醫(yī)給他看病,太醫(yī)詢問他飲食時,他就說喜歡吃生芹。雖然在太醫(yī)的診治下,朱棣身體漸漸好轉,但他生芹吃得實在太多了,已經對身體造成了根本性的損害,所以自洪武二十五年,他的第四子朱高爔出生后,他便再沒有子嗣。而朱高爔也是早早夭折,并沒有活下來。
參考資料:《明史》、《朝鮮李朝世宗莊憲大王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