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成熟,
是一種能力。
我們經(jīng)常說要做一個情緒成熟的人,但是怎么做才算是情緒成熟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
有同理心,能為他人著想
一般來說,多數(shù)人會習慣性的從自身的角度來看問題,比如我想要什么,我能不能達到我的目的等等,也有一些時候我們會去猜測對方在想什么,但是我們很少會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對方,在這件事情上會有什么樣的感受、會有什么樣的情緒。
當然,很多人會想:我為什么要為他人考慮?我為什么要委屈自己,成就他人?
這樣想的人內(nèi)心有一種誤解,就是認為替別人考慮,為他人著想只是一個道德問題,反映的是一個人品性的高低。其實,為他人著想不僅是一種道德品性,更是一種能力。
當我們只關(guān)注自己的時候,我們的視野會非常狹窄,更容易用一種非此即彼的競爭甚至是對抗的心態(tài)來看待對方,從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沖突。
而善于為他人著想的人,在人際交往上遇到問題時,能從自己和他人兩個角度來看待問題,視野的格局會更大。因而在遇到?jīng)_突的時候,一方面不容易被激起極端的負面情緒,另一方面即使有不好的情緒,也更容易調(diào)整自我。
這樣的人在與人相處時,在親和力上會更突出,因而吸引更多的人愿意與之相處。
所以,學會理解他人,有同理心,是情緒成熟非常重要的一個特質(zhì)。
有擔當,敢于承擔責任
生活中,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事事如意,我們總會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和打擊。就像有一句話所說的,生活就是好與不好的總和,不管我們是否愿意,一切發(fā)生的都是你該體驗的。
逆境對所有的人都是一個考驗,而面對逆境,擁有多強的承受力也是決定一個人成就大小的重要因素。
承受能力弱的人,要么變得自卑,遇到事情后習慣性的退縮和回避,要么變得喜歡抱怨,把問題的責任盡可能地推給別人。
相反,承受力強的人,會用于勇于承擔責任,不會輕易地找借口責怪別人。
這樣的人很容易給人一種值得信任、有安全感的形象,是一種情緒成熟表現(xiàn)。
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
與人發(fā)生矛盾和沖突的時候,普通人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被攻擊了,因而會變得很沖動,很憤怒。結(jié)果就是,很容易也去攻擊別人,讓彼此的矛盾升級。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如果一個成年人總是就事論人,說明 TA 的心理狀態(tài)還處在嬰兒般的高度自戀狀態(tài)。高度自戀的人,常常不能把人和事區(qū)分開,覺得所有的不好的事情、或者不符合自己期望事情都是在針對和攻擊 TA,因而也很容易從負面,甚至是敵視的角度來看待他人,無法處理好與他人的關(guān)系。
情緒成熟的人很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能夠就事論事,不被自己的情緒,尤其是那些負面情緒控制,因此,他們不會輕易地進行人身攻擊,更容易與人相處。
懂得愛自己
一個情緒成熟的人一定是愛自己的。
所謂愛自己,就是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然后去滿足它。畢竟,一個人只有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時,才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
而且,只有你自己先感受到快樂,才可能將這種快樂分享給別人。同樣,當你能照顧好自己的需要,內(nèi)心不再虧空的時候,才有足夠的意愿和能量去照顧別人的需求。
情緒成熟的人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不會過度壓抑自己的合理需求和需要,而是積極地去滿足。這樣,自己的內(nèi)心才會越來越充滿能量。
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際關(guān)系反而會變的簡單起來。
會放下
為自己曾經(jīng)的過失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于很多習慣了罪己的人來說,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還需要注意兩件事:
1. 這件事是由你直接造成的,還是間接造成的?
2. 這件事是你有意為之,還是無心的過失?
原因不同,你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是不同的。如果并不是你直接造成的,事情的結(jié)果也不是你的本意,那么要告訴自己:這不是你的錯。
即時你需要為此負責,這種責任也是有期限的。有些人因為當時的某些原因,確實做了一些讓別人和自己都無法原諒的事情。對此,確實要擔負起自己應有的擔當來。但是,任何過錯都不值得用一生來承擔。
過去的生活是讓我們警醒的,但是并不是讓我們固著于此,用犧牲現(xiàn)在和未來的方式為過去還債。
情緒成熟的人,明白有些事情是需要及時放下的。因為相對于過去,更重要的是如何過好現(xiàn)在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