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上,總會見到一些腰疼的中老年朋友。當(dāng)我告訴他們,如果把腎護好了,腰自然就不會有問題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其實,中醫(yī)典籍中有句經(jīng)典的話叫“腰者腎之府”,這五個字的意思很簡單,腰是腎臟的家,反過來就是說腎臟是腰的主人。
古話說:“腎氣一虛,腰必痛矣?!蹦I主骨生髓,如果腎精不足,骨的支撐力就會減弱,那么,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腰部。所以,護腎就要先護腰。
說到護腎先護腰,有兩個穴位就不能不提,那就是“氣海”和“關(guān)元”。有人覺得穴位很難找,都感覺很神秘,其實,只要你用心,穴位是很容易找準的。而這兩個穴位找起來更容易,因為它們是相鄰的。你將手指并攏后放在肚臍的下方,大約兩指處是氣海穴,而三指處就是關(guān)元穴了。
我每天都會用手掌以順時針方向按揉這兩個穴位30~50次,自己感覺還是很有效的。這么多年了,我的腰沒跟我“叫過板”。
有時候,門診上的朋友會特別多,坐診時間過長,我就會感覺腰部疼痛。但我知道,這并不是說我的腰有問題,因為這種疼痛只是暫時的。這個時候,我會花兩三分鐘時間,用手掌拍打背后的腎俞穴,每次拍打百十次,腰部的酸痛感很快就減輕了。腎俞穴也不難找,它就在我們平常所扎的皮帶和腰椎交叉處向上約四指的地方。經(jīng)常拍打腎俞穴,既能培補腎元,又可以緩解腰肌勞損,還可以保護腰部,簡直是一舉多得。
除了按摩穴位,我還有一個補腎的好方子:狗脊、川斷、菟絲子各30克。每天熬藥的時候,先把這些藥在水中泡半小時,然后加入400毫升水熬煮;待藥汁熬成一半后,把藥汁倒出來,然后再用同樣的方法熬一次;把兩次熬出來的藥汁混在一起,每天早晚各喝200毫升。
中醫(yī)上有種說法叫“以形補形”,就好比核桃仁比較像人的大腦,吃了可以補腦安神一樣,這個方子里面一味草藥“狗脊”,一般生長在山腳下、溝邊或是樹林下陰的地方,看起來就像狗的脊梁,中醫(yī)認為它有壯腰、扶筋的功效。狗脊與川斷、菟絲子配伍,可以起到壯腰、填精、補腎、強骨的作用,一般來講,堅持喝一周,就可以明顯看出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