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 文學(xué)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xiāng)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人生的境界
王海青
什么是境界?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覺悟與精神修養(yǎng)。人的境界是不一樣的。人的境界有高有低。人們總希望自己有較高的思想覺悟與精神修養(yǎng),也就渴望提高自己的境界。但提高境界談何容易。一個人的經(jīng)歷和悟性決定了一個人的精神境界。一般來說,人有一些經(jīng)歷,才能有一些認識。(當然,還有閱讀的途徑、現(xiàn)實中他人的經(jīng)驗等可供參照)沒有經(jīng)歷,有些認識很難領(lǐng)略到。在人的精神境界提高過程中,悟性是一個重要的元素。經(jīng)歷了,未必深入思考,也不一定從中頓悟。因而,人生境界的提高是很艱難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停地思考,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方可達到高境界。
清代鴻儒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中說:“古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三種之境界?!薄白蛞刮黠L(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边@就是境界修行的層次與方法了。一個想修道、悟道之人,有了方向,有了方法,一直堅持,就有到達高境界的可能。
我還想到,民國時期,一代才子李叔同出家后,人們對他出家的動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他的子弟豐子愷在《我與弘一法師》中作出自己的解釋。提出人生的三個境界。一是物質(zhì)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zhì)生活指衣食,精神生活指學(xué)術(shù)文藝,靈魂生活指宗教。通過人生三境界,又引申出人生三層樓之說。詳盡闡述了人生三種境界的具體內(nèi)容。既對李叔同的出家提出了合理解釋,又對更多人認識人生境界提供了參照。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
我感受到過天人合一的境界。我曾透過文字看到一幅幅畫面。如李木生老師的《靈之舞》,《雪花搖曳的真恣》等。人與物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芍^天人合一。沒有這種境界,形不成這種文字。
我也見過無人之境。這是一種屏蔽到一些障礙的修為。面對現(xiàn)實,魯先圣老師有這樣的認識:“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對你充滿友善,有人喜歡你,也有人不喜歡你。重要的是,當遇到對你不友善的人,你是否能夠目不斜視、心安理得、從容若定、如入無人之境?!睂σ恍┱系K,要修養(yǎng)到目不斜視、心安理得、從容淡定的無人之境才好。人生苦短,有很多重要事要做,對一些人、事不必耿耿于懷,斤斤計較、睚眥必報。消解人與人之間的針鋒相對,充滿敵意,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諧,才能做到“青山不問人間恩怨”的無人之境。人認知的差異,思想的不同,注定想完全達到“一笑泯恩仇”,是困難的。只能以大的心胸實現(xiàn)一部分。
只有參悟到一些境界,才有可能達到這種境界。人生的境界有很多,一步一步領(lǐng)悟。必能有所收獲。
作者簡介:
王海青,1981年生,山東省濟寧市人。小學(xué)教師。現(xiàn)已創(chuàng)作作品700多篇(首) 。作品見于《山東電大報》、《山東教育》、《快樂寫作》、《山東文學(xué)》、《心天地》等刊物。作品受到多個公眾號認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