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歷古今中外,不管哪個時代,人才都是最搶手的東西。戰(zhàn)國時期,魏文侯率先發(fā)起人才引進,讓魏國最早強大了起來。之后的楚國、秦國和齊國紛紛效仿,招攬和重視人才,可這時候的魏國卻掉了隊,責(zé)任就出在國君魏惠王身上。
據(jù)《資治通鑒》記載,公元前355年,齊威王和魏惠王相約,在兩國的邊界之處共同狩獵。說狩獵,其實就是一個借口,作為兩個強大的國家,這也是給彼此創(chuàng)造一個交流的機會,所以在狩獵結(jié)束以后,兩位國君就坐在了一起。
雖然這些年魏國有些沒落,可有著爺爺魏文侯創(chuàng)造的光環(huán)加身,在齊威王面前,魏惠王多少還是有些優(yōu)越感,他主動挑起了話題。你們齊國,有什么寶貝嗎?
這個話題,有點讓齊威王沒想到,本以為兩個國君坐在一起,會聊點當(dāng)前國際局勢之類的,沒想到對方這么家長里短,還跟小孩子一樣聊寶貝的話題,不知道他的真實用意是什么,齊威王不好往下接,就簡單的應(yīng)付一句,我們齊國沒有什么寶貝。
聽齊威王這么回答,魏惠王來勁了。
不可能吧,我們魏國雖然不大,可好東西還是有不少的,別的不說,光直徑一寸以上的珍珠,就有十二顆,這珍珠可不只是大,而且光彩奪目,要是在夜里放出來,都能照亮十二輛車子。你們齊國那么大,不會真的沒有寶貝吧!
齊威王差點笑出來,想不到這老哥,還真的是想聊寶貝,他這么幼稚,我可不能被他帶跑偏了。
你是說這種寶貝啊,我對寶貝的理解,可能跟你的理解有點不一樣。
在我齊國的臣子中,有一位叫檀子的,負(fù)責(zé)鎮(zhèn)守最南方的城邑,自從他去了以后,南方的楚國就沒有再敢來侵犯邊境,泗水流域十二個小國的國君,都來向我齊國朝拜。
在我齊國的臣子中,還有一位叫田盼的,在西部邊境鎮(zhèn)守高唐,他在那里,西邊的趙國人,都不敢到附近的黃河一帶捕魚。
還有一位臣子黔夫,被我派到徐州(今天山東境內(nèi))去治理,這個人把地方治理的那叫一個好,燕國人在北門焚香祈禱,趙國人在西門焚香禱告,都希望準(zhǔn)許他們移民到齊國生活,最后沒辦法,只好收留了他們七千戶人口。
我還有一位大臣,是負(fù)責(zé)治安工作的,名字叫種首,在他的管理之下,盜賊根本就沒有施展本事的空間,齊國人民能安居樂業(yè),路不拾遺,都是他的功勞。
我齊國的這四位大臣,可謂光芒四射,他們能照耀的范圍,可遠(yuǎn)遠(yuǎn)不是十二輛車子能比得上的。
齊威王把自己的這四件寶貝往外一抖,整個會面的氣氛馬上就不一樣了,人家那才是真寶貝,是國家的至寶。跟齊威王的寶貝一比,魏惠王的十二顆珍珠,那簡直就啥也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