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臨床上把具有補氣作用,即可補益臟腑不足之氣、糾正人體臟腑虛衰的這類藥材統(tǒng)稱為補氣藥材,如人參、黨參等。此類藥材主要適用氣虛所致的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多汗等癥狀。
補氣的藥材有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黃芪、山藥、白術,以及大棗、甘草、刺五加、絞股藍、紅景天、沙棘、飴糖、蜂蜜等,都有補益脾氣、補益肺氣的作用。此外,人參、西洋參、沙棘還有補益心氣的作用,西洋參、山藥能夠補益腎氣,而刺五加可以補益腎氣、補益心氣。
補氣的中藥多性甘、平,此類藥材歸脾、肺經,僅有少數(shù)補氣藥還能夠兼補心氣或腎氣等。補氣藥材通常需搭配其他藥材使用,可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應用補氣藥材時,需在專業(yè)中醫(yī)醫(yī)師指導下進行合理配伍,方可使用,以免出現(xiàn)補氣過度的情況,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