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4日,河南省欒川縣一間狹小的手工作坊里,來自湖南梆州的手工師傅小陳正在精心打磨牛角梳子,他說旅游旺季快要結(jié)束了,得趕緊加班多制作一些手工牛角梳子,趁著有游客,還能賺一點,等到十一以后,就只有靠網(wǎng)店銷售了。
陳師傅制作的是純牛角的手工梳子,十幾年前一輛三輪車邊走邊賣,最終在欒川的一個景區(qū)里租下了門面。他說當時租門面是因為景區(qū)剛開始招商,房租比三輪車的耗油還便宜,現(xiàn)在雖然自己已經(jīng)有些名氣了,很多游客也幫他做宣傳,還開了網(wǎng)店,感覺還是不掙啥錢。
店門口的地上堆積著一大堆牛角切割后的半成品,陳師傅說:制作牛角梳的大多都是南方人,北方黃牛角不好切割,牛角也小,主要還是在老家那邊收購的水牛角和斗牛角,也有人要定制犀牛角的,材料很難買,價格很貴。陳師傅制作的牛角梳,最便宜的10塊錢一把,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賣過兩千多把,近兩年附近又開了一家,有了競爭,生意就差了不少。
給客戶看樣品的間歇,陳師傅給老家的父母打了一個電話,老人們正在地里收百合,小陳說再有半個月,他就回去了,叮囑父母別太勞累,等自己回去了再下種。陳師傅說景區(qū)里的生意一年只能做8到10個月,冬天景區(qū)封山,就沒有生意了。
他每年都會在封山之后回老家,幫父母種地,再收購一些牛角。他說:今年生意不好,每個月只能給家里3000塊錢左右,別看一個月賺一萬多,除去一家三口的花銷,實際上也攢不了多少錢。
現(xiàn)在陳師傅制作的是一家旅行社定制的旅游紀念品,陳師傅說自己干的年數(shù)多了,眼睛也累壞了,一天出不了多少貨。砂輪機打磨時候揚起的粉塵,盡管無法穿破口罩,卻很容易瞇眼睛,一個多小時的打磨下來,陳師傅兩眼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