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檔,有一部外語影片成為一眾電影里的黑馬。正面迎戰(zhàn)復聯(lián)4的情況下,這部原本被認為小眾的劇情片,上映11天票房突破2億元人民幣。
沒錯,就是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zhí)導的《何以為家》(中譯名)。
這部電影斬獲了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在引進后,也引發(fā)了我國觀眾的熱議,
豆瓣十萬人給它打出了8.9的高分,幾次熱搜都證明了觀眾對影片中所呈現(xiàn)的問題的關注——
01
狀告父母是他最后的“武器”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十二歲的獄中男孩,向媒體公開宣布要狀告自己的父母,就因為他們生下了他。
光看這個簡介可能會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看過影片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主角為自己做出的很重要的決定,也是他自我保護的最后一道武器。
電影原名《迦百農》,在西方的語境中這個詞也被代指為混亂、無序。
影片一開始,就用一組沉默的升格鏡頭,交代了故事發(fā)展的環(huán)境——在低矮、臟亂的貧民窟里,一群衣衫不整、蓬頭垢面的孩子們在廢棄的房屋中漫無目的地玩耍。
他們的童年,沒有像樣的玩具,沒有漂亮的衣服,沒有美味的零食……
但這些還是不是最壞的,更難過的是他們甚至得不到基本的照顧
贊恩明明自己還是個孩子,卻要承擔起照顧家中更年幼孩子的責任
他還要去雜貨店幫工,要帶著妹妹們一起出門賣飲料
父母沒有正當職業(yè),還要靠他買來特殊藥物做點“生意”,讓他上學更是遙不可及的奢侈愿望……
而且,贊恩工作的時候,還得時刻盯住對自己妹妹虎視眈眈的雜貨店主,三毛書里的娃娃新娘,在贊恩生活的環(huán)境中依然存在
可是現(xiàn)實比贊恩想的更殘酷,他還沒玩去準備好帶著妹妹出逃,妹妹就已經被當成租金抵給了雜貨店主
父母的冷漠,讓贊恩出離憤怒。到這里影片才行進了三分之一,但贊恩的無力感卻已經讓我有些喘不過氣
在贊恩經歷了流浪、被收養(yǎng)、再次流浪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后,他回到家卻發(fā)現(xiàn)更恐怖的事實——他十一歲的妹妹因為沒有合法身份而在醫(yī)院外難產去世,好像花朵還沒來得及綻放就迅速凋零。
當贊恩發(fā)現(xiàn)自己入獄后,母親沒有絲毫改變甚至再次懷孕后,絕望透頂?shù)乃K于想起了利用的法律武器來維護尊嚴
為了保護未出生的弟弟妹妹,也為了替像他一樣的孩子發(fā)聲,贊恩用公開、平等的手段去維護一個人的權利。
02
身陷絕境的人心底仍有溫暖的光
盡管見到了分離、遺棄、童工童婚等種種苦難和不堪,但是導演拉巴基依然在影片中保留了關于愛與光的部分,而且不是高高在上的愛,而是困境里的光
當贊恩發(fā)現(xiàn)自己無力拯救,他的內心經歷了巨大的苦楚,他選擇離家去往陌生的城市,選擇放逐自己。
年幼的他沒有生存手段,但天無絕人之路,他遇到了拉希爾。
其實拉希爾自己的生活也很困難。
她拿著微薄的薪水,還要為敏感的身份問題不斷犯愁,家里還有個嗷嗷待哺卻沒有身份的孩子……
可是她卻愿意帶著贊恩,給他在之前的家享受不到的關愛和信任。
而贊恩也盡力回報著拉希爾,他和約納斯的相處也是影片的淚點之一。
無論拉希爾在或不在,贊恩都像照顧親弟弟一樣照看約納斯。
他愿意陪約納斯玩廉價的玩具,用鏡子給他轉播動畫片,給他沖泡奶粉
在拉希爾失聯(lián)后,只剩他們兩人相依為命,贊恩也沒有做出拋棄約納斯的選擇,盡管他只是個十二歲的孩子
十二歲的孩子,想的是先讓更小的約納斯填飽肚子
十二歲的孩子,學著自己母親的樣子掙錢
十二歲的孩子改造滑板,拉著約納斯走街串巷
在贊恩對未來的期待和規(guī)劃里,始終有約納斯的部分,他沒有想過遺棄這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弟弟”。
最后的最后他走投無路,受人蠱惑才交出了約納斯。
而拉希爾再知道真相后,也沒有歇斯底里地要報復贊恩,反而內心五味雜陳地說著不怪贊恩。
看到這里,再鐵石心腸的觀眾也很難不為這兩個獄中的“好人”感到悲慟。
困苦的生活,冷漠的父母,沒有教會贊恩很好地去表達愛,但是卻始終沒有磨掉他心中關于善良的底線。在他的成長中,父母是嚴重缺位的,可是他自己卻努力承擔起家長的角色。
03
生而不養(yǎng)的悲劇仍在重復上演
在做監(jiān)護人這件事上,贊恩父母的缺位程度是異常嚴重的,盡管他們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可是他們對孩子的生活可以說毫不關心,同時讓人觸目驚心的是這又并非個案。
就像庭審時,贊恩的母親面對兒子律師的質問,她聲嘶力竭地向對方怒吼,認為對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難處,不理解自己生活的痛苦。
而更加令人心驚的是,她說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她就認為自己的孩子也理所應當?shù)貞撨^這樣的生活。
這一刻,所以關于這對父母的批判,可悲也好,可恨也罷,全都只能化作一聲沉重的嘆息。
在面對兒子入獄、女兒意外去世,家中還有幾個孩子無人照管的情況下,贊恩的母親又一次懷孕,用“死性不改”這樣的詞語去形容這對父母并不過分,因為即便到法庭上他們還是意識不到對孩子犯下的錯誤。
對無知的父母來說,生下孩子就已經完成任務的一大半了,剩下的無非是給“適齡”的兒子找份工作,給“適齡”的女兒找個婆家
孩子被看作商品,背后暴露出的是病態(tài)、畸形的家庭關系,而這在拉巴基拍攝的社會環(huán)境中并不少見
淺薄的認知,粗暴的教育,給年幼的孩子造成的傷害是不可磨滅的——曾經以為自己可以成長為好人,卻發(fā)現(xiàn)父母根本不給這樣的機會
生而不養(yǎng),還在繼續(xù)生,不負責的態(tài)度周而復始,帶來的只能是一個又一個悲劇。
唯一讓觀眾覺得些許欣慰的是,影片最后贊恩找回了自己的身份,他也在拍攝身份照時露出了全片唯一一個真心的笑容,燦若暖陽,稍縱即逝……
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我曾一度被導演的鏡頭語言迷惑,混亂的街頭,臟兮兮的孩子,街頭眾人迷茫的眼神……都讓我把電影看成是一部真實的紀錄片。
而影片最后提到關于故事的真實性,更是讓人難以釋懷。電影改編自演員贊恩本人的真實經歷,同樣,曾經震動戛納的《無人知曉》也是改編自真實事件,關于孩子們的故事,最令觀眾痛心的就在于此。
娜丁·拉巴基通過電影,把世界的目光引向自己的國家,引向現(xiàn)實。鏡頭越接近真實,就讓觀眾更貼近殘酷的真相,而大家也跟導演一樣,希望從殘酷背后能生發(fā)出一股力量,推動地區(qū)家庭觀念的改變,推動更多革新,讓不負責任的父母越來越少,讓孩子有所依靠。
把黑暗的幕布撕開,才能讓光照進來。
PS:嚴禁私自轉載!轉載或者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圖片來源網絡
xkxike@qq.com
戲客小程序上線啦
點擊進入戲客小程序演員資料庫,即可查看資料頁,超強地圖功能也上線啦!
使用指南:戲客小程序上線了!更多新功能解鎖!
溫馨提醒
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小可愛們可把我們設置成星標,網絡一線牽,找到你們不容易
戲客人氣榜,每人每天可送花三朵。海量藝人資料熱度排行依據累積鮮花數(shù),你的一鍵助力,讓演員位于熱度優(yōu)先位。此外,戲客還會有不定期福利放送哦!
人氣榜送花教程如下▼▼
*點擊圖片可回顧相關功能文章及榜單最新消息*
現(xiàn)已入駐以下平臺 今日頭條 | 企鵝媒體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點
鳳凰新聞 | 搜狐新聞 | 網易新聞 | 一點資訊
快傳號 | 東方號 | 知乎 | 豆瓣 | 大魚號 | QQ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