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是希望能夠全方位的呵護寶寶,給寶寶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但是,隨著寶寶的逐漸成長,不少家長都“悔不當初”。后悔自己將寶寶照顧的“太好了”,以至于寶寶不敢獨自面對外界的事物,變得十分膽小,經(jīng)不起挫折。這該如何是好呢?別擔心,這四個做法會讓寶寶越挫越勇。
01
家長做好榜樣
人們常說“有什么樣孩子就有什么樣的家長”,雖然大家對這句話褒貶不一,但是這句話卻能展現(xiàn)出榜樣的力量。家長無疑是孩子們的榜樣,家長的行為對寶寶的成長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細心的家長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個性、氣質(zhì)、為人處世的方法,都有著其父母的影子,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父母的影響。因此,家長要做好榜樣,培養(yǎng)出不怕挫折,充滿自信的孩子。
02
讓寶寶去鍛煉
如今,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于是就經(jīng)常讓寶寶做與自己年齡不符的事情,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鍛煉自己的寶寶。其實,如果做事的目標和孩子當下的能力相距太遠,只會對孩子造成打擊,這不是鍛煉抗挫能力,而是讓寶寶更加不敢面對挫折。雖然說應(yīng)該讓寶寶去鍛煉,但是一定要為寶寶安排合適的事情去做,超出能力反而會打擊孩子。
03
樂觀面對挫折
不少家長在寶寶犯錯或者做什么家長意想不到的事情之后,總是會發(fā)出很十分震驚的語氣,這樣的語氣會讓寶寶感受到一些“壓力”,讓寶寶意識到自己可能做錯了什么,從而導(dǎo)致寶寶不敢做出任何的動作。長此以往,寶寶就不敢去做任何事情,害怕挫折。建議家長要培養(yǎng)寶寶樂觀面對挫折的心態(tài),告訴寶寶,這并不算什么,慢慢的,寶寶就會不怕挫折了。
剛出生的寶寶純凈的像一張白紙,寶寶如何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長所影響。因此,在寶寶的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給予寶寶充分的關(guān)懷。但是切忌,溺愛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要采用科學(xué)的育兒方式,這樣才利于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