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不要向人告貸,也不要借錢給人;因為債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丟了本錢,而且還失去了朋友;向人告貸的結(jié)果,容易養(yǎng)成因循懶惰的習(xí)慣。”
人與人相處,雖然應(yīng)該互幫互助,但不能盲目。尤其是跟你關(guān)系不一般的人,牽扯到友情、親情和愛情的時候,在關(guān)乎借錢和告貸的問題上,應(yīng)該慎重,因為容易傷感情。
只可惜,人們的防范之心往往只用于防范陌生人,對身邊的人則疏于防范,于是就很容易出現(xiàn)莎士比亞說的那種問題。在你看來,是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而事實上,人性的弱點始終和利益得失如影隨形。
有的女人因為跟婆家人有金錢方面的糾紛而撕破臉,就是因為疏于防范的結(jié)果。她們自認為家人之間沒必要防范,結(jié)果自己的好意卻成了婆媳矛盾的導(dǎo)火線。
下面這個女人和她婆婆之間的恩怨,就屬于這種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與人為善是好事,但盲目與人為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因為人跟人不一樣,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樣善良。你因為善心大發(fā)而對所有人一視同仁,雖然省事,但是卻也容易出事。
誰不想在善待別人之后得到別人的善待?但問題是,如果你善待的人心存歹意,你根本不可能從她那里得到善待。即便她欠你的錢,在你問她要錢的時候,她也不會對你客氣,甚至?xí)匆阋豢?/span>。
我的婆婆就是這樣的人,她抓住了我善良好說話的弱點,從我這里借走了20萬,而且滿嘴花言巧語,讓我誤認為她一定會還錢,一定不會辜負我的好意。
然而,當我娘家弟弟因為買房缺錢而向我借錢的時候,我去問婆婆要錢,她卻耍起了無賴。
她一開始矢口否認曾經(jīng)向我借過錢:“你有什么證據(jù)證明我借過你的錢?有沒有借條?有沒有證人?如果沒有,就趁早從我眼前滾開!”
即使她口不擇言,我暫時也沒有跟她翻臉,因為我不想跟她吵架,也不想因為這件事而讓婆媳矛盾出現(xiàn),我只想心平氣和把事情解決掉。
我試著提醒她,試著幫她回憶,試著用卑微的姿態(tài)讓她良心發(fā)現(xiàn)??墒牵业谋拔Q來的卻是她的囂張。
無奈之下,我只好求助于我老公,讓他出面把錢要回來??杀氖?,婆婆在他面前依然耍無賴,不承認自己借過錢。
事情發(fā)展到這個地步,已經(jīng)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了,而是人品的問題,誠信的問題。我怎么也沒想到,她作為長輩竟然會耍無賴,竟然會說話不算話。想到她當初借錢時說的花言巧語,我心里止不住的惡心,感覺自己被她當猴耍了。
當我決定跟她翻臉,準備跟她對簿公堂的時候,她才承認自己借過錢。但是,她卻并不想還錢,因為她提出了一個明擺著不想還錢的條件:“讓我還錢可以,但我有條件:當初我們家娶你進門也是花了錢的,既買了房子,又辦了婚禮,這筆賬怎么算?如果非要計較,你還欠著我的錢呢!所以,必須把你欠我的錢抵消掉,我才能把剩下的錢還給你!”
我老公感覺面子上掛不住,要求她必須還錢。但是沒有用,對一個無賴提出正常的要求,根本行不通。我老公沒辦法,只好以自己的名義借了一筆錢給我。
雖然他是好心,但并不能彌補婆婆帶給我的傷害。我沒有她那么多歪理,說不過她,也不敢拿她怎么樣,只有認栽。這就是盲目與人為善的下場,除了會給自己找不痛快,沒有任何好處。
借錢,往往是婆媳矛盾的導(dǎo)火線。
雖然不是所有的婆媳之間借錢都會出現(xiàn)矛盾,但只要婆婆和兒媳二人之間有任何一方心術(shù)不正,都會鬧出矛盾。
一個本就心術(shù)不正的婆婆,仗著兒媳善良好說話,就巧立名目問兒媳借錢,而且在借錢的時候說盡好話,這就很容易讓兒媳疏于防范,彼此間甚至連借條都沒有。在善良的兒媳看來,婆婆說盡好話會讓自己不好意思讓她打借條,于是就有可能變成一筆爛賬。
即便婆婆的問題沒有那么嚴重,借錢也有可能讓她因循懶惰,激發(fā)出一些人性的陰暗面,從而不想還錢。就像如今的很多老賴一樣,能拖就拖,能躲就躲,妄圖用耍無賴的方式逃避自己的義務(wù)。
這種問題對于把錢借給別人的人來說,肯定是不好受的。比如那個女人,她本以為婆婆值得相信,本以為婆婆會說話算話,結(jié)果卻跟她的期待完全相反。這就會造成心理和情感上的落差,既讓人痛恨欠錢不還的人,又讓人因為自己盲目與人為善而自責。
總得來說,即便是親朋好友之間,也不要輕易借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