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精神病學(xué)家、著名發(fā)展心理學(xué)家和精神分析學(xué)家埃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他曾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fā)展理論。他把心理發(fā)展分成八個階段,40歲屬于成年中期,是成家立業(yè)的階段,這一時期需要做的是繁衍和生殖,也就是需要繁育后代,將自己的生活推進到下一個階段,將自己的生命以新的方式延續(xù)下去。所以,40歲的女性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沒有選擇生育,那么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母性泛濫,改變以前不想要孩子的想法,重新考慮有一個孩子的好處。畢竟,隨著人的年齡越來越大,人的身體機能會逐漸下降,內(nèi)心也會越來越空虛,如果在乏味的生活中沒有一個孩子作伴,內(nèi)心就會少一份牽掛,多一分空虛,也就少了一份精神的寄托與歸屬感,從而進入了一種生命的停滯狀態(tài)。
- The End -作者 | 湯靡達編輯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Mae, L., Carlston, D. E., & Skowronski, J. J. (1999). 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 to familiar communications: Is a little knowledge a dangerous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2), 23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