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第一心理”課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怎樣的兩個人最合適?首先,合適的伴侶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chǔ)上的,那么什么是愛情呢? 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三因素論認為,愛情由“親密”、“承諾”、“激情”組成,而這三個因素所占的比重可能會因人而異。
其中,親密指的是兩個人之間可以互相傾訴、說心里話、愿意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感受與看法;承諾指的是愿意為對方做出例如結(jié)婚、終生陪伴之類的話,愿意承擔(dān)起自己在愛情中的責(zé)任;激情則是指戀愛中由荷爾蒙帶動的親密行為。
因此,真正的愛情,是親密、承諾與激情兼具的,這樣的感情往往更持久、更穩(wěn)定,給人帶來的愛情甜蜜感也最多。不過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伴侶間并不是這三個因素的平均結(jié)合。
例如,有些伴侶之間,具有親密與承諾,缺乏激情,這就像從友誼發(fā)展起來的愛情,兩個人可以良好的交流、互相理解,但少了幾分浪漫。又比如,有的情侶之間充滿了激情,但遲遲不愿意給對方一個承諾,這樣的愛情不會長久。
而缺乏親密的愛情,會讓人覺得,雖然與對方在一起,卻不太清楚對方到底在想什么,難以理解對方的心情,這種愛情難以給人帶來心靈上真正的慰藉。并不是說哪方面因素的缺乏,會導(dǎo)致愛情或者婚姻關(guān)系難以維持,只是相對來說沒有那么令人滿意而已。
三觀
因此,在愛情中最合適的兩個人,往往具有相似的三觀。例如兩個人都認為親密很重要,即使少了一些激情,也不會影響他們之間的情感質(zhì)量。
而如果一方更看重承諾,而另一方覺得承諾沒有那么重要,兩個人間便很容易產(chǎn)生分歧。比如說前段時間娛樂圈的紀凌塵,因為沒有在對方三十歲前求婚,而對方恰恰是很看著承諾的人。
因此他們的觀念差異使得原本很甜蜜的兩個人,最后鬧得不歡而散的結(jié)局。這就是因為兩個人看重的因素的差異造成的。所以說,雙方所認同因素的一致性,也是影響兩個人關(guān)系是否持久,感情質(zhì)量是否高的原因。
相處模式
另外,兩個人的相處模式能夠看出這兩個人是否合適。比如,經(jīng)常吵架的情侶可能是因為缺乏溝通,而造成的誤解。在小矛盾產(chǎn)生后,一方不愿意反思,喜歡指責(zé)對方,另一方喜歡回避沖突,始終保持沉默。
這樣一來,一個人想通過交流解決問題,可惜無法遏制住自己激動的情緒,一味指責(zé)對方;而另一方恰好又是個傾向把情感內(nèi)化的人,通過保持沉默來試圖減輕這種爭端局面。
然而,這樣一來對方會認為他不在乎自己才不理自己的,反而變得更加生氣了。而相處模式好的情侶,能夠在發(fā)生矛盾時都心平氣和的去溝通,兩個人共同做出努力,自然矛盾就能很好的化解。所以相處方式好的情侶,會有更好的關(guān)系,更加合適長期待在一起、互相陪伴。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