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雖小,玩的卻是整個天空。
《紅樓夢》愛情五味
周會濤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紅樓夢》圍繞著家族興衰 ,上演了一出出悲歡離合的故事,其中的愛情糾葛,更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酸
齡官和賈薔是什么時候相戀的,小說中沒說,但猜也猜得出是賈薔奉賈珍之命到姑蘇采買女戲子籌建戲班時,齡官的出色才藝和美貌打動了賈薔,而賈薔一路之上的關愛有加和眉目傳情又讓情竇初開的齡官芳心洞開,于是上演了一場才女佳男的愛情故事。
由于進賈府后賈薔做戲班的總管,總理戲班日常事務,在排練戲文的過程中,接觸日益增多,二人可謂朝夕相處,相交無礙,感情自然也就逐步加深。齡官是個極其癡情的女孩,這從她對待賈寶玉和賈薔的不同態(tài)度,以及大家非常熟知的“齡官畫薔”的情節(jié)都能得到很好體現。然而,她又是個極其冷靜的女孩。當她從過熱的情感沖動中冷靜下來之后,她清清楚楚看到了賈府錯綜復雜而又冷漠無情的人際關系,男盜女娼的糜爛生活以及森嚴的等級制度。
我們也許還記得趙姨娘罵芳官的那句賈家三等奴才都比她們這些戲子高貴的話,實際上就是那么回事。作為富家公子的賈薔和作為戲子的自己是不可能真正結合的。賈薔雖然表面上父母雙亡,但自小是被賈珍養(yǎng)大的,而且是寧國府正派玄孫,很得賈珍寵愛。賈薔的婚事,自然必須得到賈珍的許可,以賈府的門第以及賈薔的身份,賈珍斷不會允許賈薔和一個賈府買來的戲子結婚,這是要被世人恥笑的。即使在他們的努力爭取下她有幸成為賈薔的姨娘,秦可卿可趙姨娘等例證活生生擺在她面前。
她生性愛自由,這從他放掉雀兒可以看出來,她才不愿終身身陷賈府的淤泥中不能自拔,但要說服賈薔跟她私奔更是天方夜譚。艱難抉擇后,齡官選擇了離賈薔而去,除了追求自由的緣故外,絕大部分還是一種明智。生離有過于死別,他們的愛情雖無果而終,但我相信,這段美好的情愫,一定會成為他們各自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憶,而不是美麗錯誤之后的懊悔。留給讀者的,自然也就是悵然若失之后淡淡的心酸。
甜
相對齡官和賈薔,小紅和賈蕓的愛情就要幸運的多了。也許曹公筆下有太多情感的哀傷,才留有這樣一點點的希望,讓善男信女們相信,還有美好愛情的存在。
兩人的相戀有一見傾心,絹帕傳情的浪漫,但絕非柏拉圖似的虛幻;他們有 不甘命運擺布,腳踏實地,積極進取,善抓機遇的共同追求,有彼此門當戶對的基礎(賈蕓是賈氏宗親,小紅的父母都是賈府高級奴仆)。再進一層,其實作者寫兩個人愛情的目的,并不是單單是歌頌美好的愛情,更重要的是為寫書中的重量級人物王鳳姐,寫她的愛才如命和知人善任。
賈蕓在紅樓夢的男性中已經算是出類拔萃了 ,雖然沒什么文采,但稱得上是世事達練、人情洞明,是個做事的人才。你看他為謀求一份謀生的差事,看他垂著手恭恭敬敬地討好鳳姐,絞盡腦汁取悅她,直接把鳳姐哄得眉飛色舞,心悅誠服,把個園子里栽花木的肥缺。
而小紅,更是不簡單,善于抓住每一次改變命運的機遇。 鳳姐在山坡上遙遙地招了一下手,小紅就扔下眾人跑了過去。其實,鳳姐叫的不一定就是她,她滿可以假裝看不見,反正也不知道她這手是向誰招的。但是機會來了,懂得及時抓住,就要爭,就要搶,小紅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
非但如此,小紅深知第一印象對領導的重要,你看她那一大串“奶奶”稟報的,好一副伶牙俐齒,事務繁雜但卻有條不紊,頗得鳳姐歡心,不幾時便把她從寶玉身邊不起眼的位置上要走,成為自己的貼身丫鬟。按照這個思路,他們的愛情發(fā)展為婚姻,王熙鳳從中肯定沒少攛掇。而據脂批,賈府抄家,王熙鳳落難,賈蕓、小紅夫婦協助劉姥姥救下巧姐,也就順理成章了??偠灾?,兩個人走到一起真是天造地設,他們的愛情,在《紅樓夢》大悲劇氛圍里,真乃難能可貴,留給讀者的,是絲絲的甜蜜。
苦
與小紅與賈蕓的甜蜜愛情形成鮮明反差的,要屬司琪與做小廝的表兄潘又安的愛情。他們的愛情,絕對是陰差陽錯釀制的一杯苦酒。
首先說二人的性格不合,司琪潑辣、爽直,敢作敢當,這從她大鬧廚房可以淋漓盡致展現出來,與其主子迎春形成鮮明對比;而潘又安,卻是一個膽小懦弱之人,有一次他們園中幽會被鴛鴦巧遇,他嚇得連家都不敢回,逃走了,害得司琪大病一場。本來青年男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男歡女愛雖有違封建禮法,卻也是正?,F象,情有可原;更何況兩人情投意合,一旦結合,親上加親,何樂而不為?這時的潘又安,作為一個男人,應該積極主動想辦法,征得雙方父母以及賈家主子的同意,想方設法成就美滿姻緣,方為上策。萬不得已,果敢私奔,自謀出路,我想司琪也會欣然跟隨的。可是潘又安除了與情人做些偷偷摸摸的幽會之事外,竟對他們的將來束手無策,剛剛遭遇一點點異常便逃之夭夭,一點男人的氣度都沒有。
如果這時司琪幡然醒悟,認識到雙方性格上的差異,毅然斷絕這種錯誤的選擇,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如果那樣,果斷把她與潘又安之間的信物通通扔掉,也就不會有檢抄大觀園,東窗事發(fā),被趕出門的悲劇了。可她此時恰恰中了封建禮教從一而終的流毒,依然心存幻想,藕斷絲連。應該說,檢抄大觀園司琪還是有希望擺脫困境的,應為打頭陣的是王善保家的,還是有心庇護自己的這位不爭氣的外孫女的,怎奈好事多磨,偏偏瞞不過旁邊毒眼的周瑞家的,一劍封喉,徹底斷送了她最后的退路。
被趕回家后,如果潘又安膽小如鼠,一去不回也還好,可那小子舊情未了,偏偏這個時候不知從哪里冒出來,找上門來求婚。被趕出大觀園的時候,主子迎春懦弱無比,任她苦苦哀求就是不肯為她說一句話;可這時,她的母親卻在她婚事上飛揚跋扈,強硬無比,憑她據理力爭也無濟于事。性情剛烈的司琪再無出路,只能以死了斷這段錯誤的姻緣。而她的情人潘又安,這時反而有了勇氣,司棋撞墻身亡,他也殉情自盡。然而,一切為時已晚,也只能在一碗苦藥湯里,加一些黃連而已。
辣
《紅樓夢》中的愛情大都以悲劇告終,但是,留給人們心中的滋味卻是不太相同的,比如尤三姐和柳湘蓮的愛情故事。尤三姐愛上柳湘蓮,絕對是一見鐘情式的,而且,至始至終,都是那樣執(zhí)著,那樣熾熱,與她剛烈、潑辣的性情如出一轍。
在寧府那種環(huán)境,在那種不得不與賈珍賈蓉甚至賈璉調笑無度的日子,五年,整整一千八百多個日日夜夜,尤三姐,把自己美麗情愫,交付給了一個并不知情,也未必領情的男子,這樣的癡情,古往今來,能有幾人? 我們來看尤三姐的決心:“這人一年不來,他等一年;十年不來,等十年。若這人死了,再不來了,他情愿剃了頭當姑子去,吃常齋念佛,再不嫁人?!薄拔覀儾皇悄切目趦蓸拥娜耍f什么是什么。若有了姓柳的來,我便嫁他。從今兒起,我吃常齋念佛,伏侍母親,等來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來,我自己修行去了。”“一句不真,就合這簪子一樣!”及至柳湘蓮悔婚,尤三姐以死明志,其實,她是用自己的生命來證明給柳湘蓮看,用自己的生命來證明自己的對愛情的忠貞。
而作為另一方的柳湘蓮,同樣是一位性情豪爽、俠肝義膽之人。對待婚事,他還是嚴肅認真的:以祖?zhèn)鲗殑樾?。但同時也暴露了他豪爽性格的一個難于避免的缺點,那就是只憑一時意氣,草率行事!這從他的語言里得到體現:"我本有愿,定要一個絕色的女子,如今是貴昆仲高誼,顧不得許多了,任憑裁奪,我無不從命!"應該說,他后來的反悔并非朝三暮四,而是聽了閑言碎語之后,要保住名聲, 在未作詳細調查的情況下,他又一次草率行事,提出退婚。直到三姐以死證明自己的清白,他才如夢方醒,安葬完心愛的人之后,隨道人一起,削發(fā)出家。他們的愛情,無所謂孰對孰錯,留下來更多的是對他們辣味十足的性情與愛情的贊美與世代傳頌。
咸
《紅樓夢》里說,黛玉的前世是絳珠仙草,幸得神瑛侍者每日以甘露灌溉。黛玉來到這世上是為了報恩的,以一生的眼淚來報答寶玉。于是才有了黛玉喪母,投奔賈府,與寶玉的一段艱難曲折的愛情經歷。親人相見時的傷心之淚,吃醋使小性時的酸楚之淚,有寄人籬下的傷心之淚,有遭人誤解的賭氣之淚,有多愁善感的傷春之淚,有凄風苦雨的孤寂之淚,當然,更有心如死灰的絕望的淚水……直至淚盡而終,實現了以淚還情的前世試驗。寶黛的愛情,有兩小無猜的純潔,有磕磕絆絆的煩惱,有相互關愛的溫情,有激烈沖突的慍怒,有風雨同舟的信賴,有心心相印的默契,更有曲終人散的悲哀……
應該說,寶黛淚水合成的情感才是《紅樓夢》最本色的元素,而其他各色的戀愛片段,只不過的這一主線的陪襯和補充,是故事的枝節(jié),正像寶玉《紅豆曲》中吟唱的那樣: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具體細節(jié),過于繁雜,大家也很熟悉,自不多言。
【紅樓札記】曹雪芹塑造的四大美女暗合古代四大美女 猜一猜,她們一一對應了誰 周會濤
【紅樓札記】“呆霸王”“母蝗蟲”與“極品毒舌趙姨娘”等喜劇人物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本真,與主人公共同盤活了紅樓夢這場經典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