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善,是個文化詞。
爺爺奶奶那輩兒,從老爺爺老奶奶傳承下來,囑咐爸媽和我們這輩兒:出門在外當孫子,別爭強好勝,讓人家一步又如何?
爺爺三番五次說這話,我一直聽不到心里。一樣為人,干嘛咱當孫子?我還想讓他們當孫子呢!于是打,本村打,鄰村打,打出了威風,腦殼上也留了不少坑洼。
在我越過50周歲生日的幾年里,突然明白了爺爺?shù)慕陶d。出門當孫子,不起爭執(zhí),不惹是非,一切以保全身體為根本。太對了,都是一時意氣,何必叫真?
爺爺說這話時,算來就是我當下的年紀,50歲左右。如今爺爺不在了,我也到了50歲左右年紀,孩子大了,想囑咐些什么,隨口一說,竟就是爺爺當年所說。
爺爺那些話說得慫?錯了。爺爺,包括爸爸,一直這么教育我們,但真到我們?nèi)橇说?,他們的膽量比誰都大,寧可委屈自己,決不讓孩子們受屈!
今天喝酒了,和我喝酒的人,都是老朋友、老領導,確切講,都是老弟兄。我喝酒,因為我想喝,因為他們的今天,很快就是我的明天。好好喝酒多好!
與人為善,老一輩的意思,應該有三點。第一,自家兄弟,有必要斤斤計較?第二,能好好相處,何必因小失大?第三,忍一忍海闊天空,忍比不忍更值得!
但是別一味忍。譬如美日,譬如菲越,他奶奶的,觸及國家利益,危及民族生存,那就只能以命相搏,沒有什么好猶豫的。誰猶豫誰滾蛋,別給中國人丟臉!
2015-10-30 20:26:16 于鏤月裁云軒
精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