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臉貓”旅游隨筆漫記《國內(nèi)》〖048〗201312貴州(5)
(貴陽黔靈山、“多彩貴州風”演出、黔南州荔波大七孔、小七孔)
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于美麗,就是誘惑于傳說。即使遠方的風景,并不盡如人意,我們也無需在乎,因為這實在是一個,迷人的錯。(汪國真《旅行》) 。
遠方如果是這樣一個美麗的錯,那我情愿錯上加錯,一錯再錯。
201312貴州貴陽黔靈山,黔靈山顧名思義是黔中靈山,由杖缽峰、寶塔峰、缽盂峰、三臺峰、獅于巖、象王嶺、大羅嶺、檀山等峰巒組成,大羅嶺為全山最高峰,海拔1500多米。
黔靈山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靈猴為特色,沿著盤山步道一路上山,路旁植被茂盛,郁郁蔥蔥,不時會看到獼猴出沒,行到山頂,有弘福寺。弘福寺內(nèi)有摩巖石刻、徐霞客游過的古佛洞、歷代長老塔林等古代遺跡,而寺廟本身素以祈福靈驗著稱,因此香火十分旺盛。弘福寺雖掩映于一片綠色之中,顯得古風十足。
弘福寺是十方叢林,為貴州首剎。弘福寺于1672年(清康熙11年)由赤松和尚開創(chuàng),“弘福”二字乃“弘佛大愿,救人救世;福我眾生,善始善終“之意。赤松是為本寺開山始祖,佛法為臨濟一系之正宗,乃禪門五宗之一。
弘福寺寺院殿堂結(jié)構典雅,莊嚴、古樸,曲欄長廊,廊廡廣闊,布局精嚴,古雅清幽。主要建筑有法華塔、九龍浴佛石壁、大山門、鐘鼓樓、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玉佛殿、藏經(jīng)樓、說法堂、客堂、雙桂樓、方丈苑、碑廊、五觀堂、五百羅漢堂、素香齋等,大小建筑72座,加上放生池,茶樓等處。
201312貴州貴陽“多彩貴州風”演出,《多彩貴州風》是一臺黨政推動、市場運作的大型歌舞,是貴州的大型民族歌舞詩,世界頂級的民族舞臺史詩,由17個民族600位演員歷時8年精心打造4個版本。
《多彩貴州風》海內(nèi)外商演逾3000場,遍布全球20個國家及地區(qū)、50個城市,榮登《國家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名錄》,被加拿大總理哈珀、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譽為——“全球最生態(tài)的歌舞演出之一”。網(wǎng)友評價“一夜多彩貴州風,演繹貴州六百年”。
《多彩貴州風》飽含了光陰的沉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沖破了大山的阻隔,每一次呈現(xiàn)都充滿神秘的魅力?!抖嗖寿F州風》由22個歌舞節(jié)目組成,集中反映了貴州多民族大家庭的和諧生活,可以領略到貴州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
世界頂級的民族舞臺史詩《多彩貴州風》,是一席探秘中國民族文化的饕餮盛宴,一張多彩貴州走向世界的亮麗名片,耗時八年,精心打造,傾力制作,4個版本,以貴州民族民間文化、生態(tài)文化、歷史文化和高科技手段、先進理念、時尚包裝進行深度融合,生動地呈現(xiàn)出華夏土地上特有的自然形態(tài)和文化形成,以及中國文化中千年流傳的“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的多元民族文化格局。
《多彩貴州風》以本土深刻的族群記憶,演繹苗、布依、侗、彝、水等世居少數(shù)民族繽紛的浪漫風情,無法復制的侗歌、民族絕技、器樂表演和精美的民族服飾秀,切實地書寫著“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的傳奇。
201312貴州黔南州荔波大七孔,大七孔景區(qū)是以原始森林、峽谷、伏流、地下湖為主體的景區(qū),景觀峻險神奇、氣勢雄峻磅礴,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天窗,陽光投下形如日月星斗,還有一座高80余米的天生橋巍然而立被專家們譽為“大自然神力所塑造的東方凱旋門”,觀之令人肅然起敬。
大七孔以進入景區(qū)的一座大七孔古橋而得名。充滿了神秘、奇特的 色彩。從大七孔橋溯流而上,迎面而來的是一道長長的天神峽谷,峽谷內(nèi)危崖層疊,峭壁聳立,嵐氣繚繞。
大七孔景區(qū)的風神洞、恐怖峽、地峨宮景點,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窗,陽光投下形如日月星斗,極富驚險性、神秘性、奇特性。
大七孔景區(qū)氣勢恢宏,雄渾險峻。妖風洞激流躍出,形成層層跌水,構成一曲曲渾厚激越的交響樂。
大七孔景區(qū)橋旁坐船漂流,可以欣賞到兩岸峭壁聳立、危崖層疊。絕壁上附著朵朵鐘乳、層層翠林,宛若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
201312貴州黔南州荔波小七孔,小七孔景區(qū)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是樟江風景名勝區(qū)的四大風景片區(qū)之一,于2007年成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中國最美麗的地方之一。
小七孔景區(qū)在寬僅1公里、長12公里的狹長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種景觀于一體,玲瓏秀麗,令游客耳目常新,有“超級盆景”的美譽。
小七孔景點有銅鼓橋、小七孔古橋、涵碧潭、拉雅瀑布、68級跌水瀑布、野鴨池、龜背山、一龍戲九珠、飛云洞、野豬林、水上森林、天鐘洞、鴛鴦湖、臥龍?zhí)?、臥龍河生態(tài)長廊漂游等。
小七孔景區(qū)北首有一座建于道光十五(1836)年的小七孔古橋,景區(qū)之名由是得之。
小七孔古石橋橋長25米,橋面寬4米,拱高4米,為溝通荔波至廣西道路的重要橋梁。橋由麻石條砌成,橋身爬滿藤蔓和蕨類;古色古香的橋下是綠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兩岸古木參天,巨大的虬枝沿著橋伸臂,宛如巨傘撐在橋上。
小七孔的狹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錯落著68級瀑布和跌水。專家們考證,如此眾多而密集的瀑布、跌水,實屬全國罕見。
小七孔層層疊疊的瀑布,淙淙嘩嘩傾瀉而下,或傾珠撒玉,推雪擁云,或如匹練飄逸,似銀河瀉地,形態(tài)各異,氣象萬千。
小七孔千姿百態(tài)的瀑布跌水競領風騷,爭奇斗妍,構成風情萬種的動態(tài)水景,令游客目不暇接。
小七孔景區(qū)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為一體,秀美幽靜,加上濃郁的土家和瑤族風情,使得小七孔景區(qū)名聲大震。
小七孔景區(qū)山水秀美精巧,景致古樸幽靜,置身景區(qū)之中,能夠感受到如詩如畫的情懷和如夢如歌的韻律。
不是旅游的黃金季節(jié),稀稀拉拉的游人反而可以慢慢的走慢慢的看,可以隨心所欲的取景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