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情況下,無限制,無差別的接納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處理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到本源所在,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做一些并不能解決問題的吶喊。
但歐洲人意識到自己國家正在被移民問題卷入到新的風暴當中的時候,圣母們也就按捺不住了。某種程度上,移民問題確實是帶給了他們最大限度地恐慌。
法國人如何面對移民問題呢?最開始的時候,依舊是接納,但是接納太多的移民之后,卻沒有辦法將他們完全的融入進法國社會中去,因此,接納的結果在一些底層社區(qū)之間便開始顯現(xiàn)。
原本就動蕩不安的底層社會,因為涌入了很多的移民而變得更加的動蕩。高居不下的犯罪率,婦女兒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等等社會問題開始接二連三的出現(xiàn)。
好在法國人開始有了意識,于是對于移民問題的口開始收緊了。
但是好景不長,并不是所有的法國人都愿意對于移民問題進行積極面對的。更多的人還是愿意動動嘴皮子來維持自己圣母的形象。
就如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一樣。看完讓人覺得很困惑,原本是一個揭露底層人民面對問題的電影,但是卻在最后時分,變成了一部刑偵劇。
看完后我并不知道我收獲了什么?難道說愛與包容是解決任何問題的最佳方式么。法國人民面對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呢?這個點,導演沒有做解答。
《魯貝之燈》講述的是在偵破一起社區(qū)謀殺案過程中,警察們面臨的重大考驗,而這種類型的電影如果在國內的話,基本上會被影迷們噴慘。
因為整個過程除了展現(xiàn)出案件的感性之外,對于案件的理性部分描繪的并不是很深,相反,對于偵破案件的警察卻進行了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渲染,警察在這個故事中依舊是高大上的偉岸形象,并且對于犯罪分子實施了救贖。
通過警察同志的一陣嘴遁,犯罪分子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且對于人生樹立了方向。很明顯,在犯罪份子出獄后,她們會成長為一個對于社會有用的人,并且開始自己的新的人生。但是問題來了,這與本片又有什么關系呢?
本片名叫《魯貝之燈》意思就是說,有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形象,它的存在使得魯貝這個地區(qū)有了方向,有了指引人們前行的一盞明燈。
正因為有了它,民眾們不再迷茫,正因為有了它,民眾們感覺到了方向。因此,魯貝人民喜歡這個它,它也深深的扎根于人民的心房。
為了展現(xiàn)出來這個警察的無窮魅力,以及個人人格的閃光點,一定要設定一起可以救贖犯人的典型案例。
因此,兩起特殊的案情就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一起案件是由于社區(qū)民眾入侵另一家民眾而引發(fā)的過失殺人案,另一起則是地鐵猥褻案。
這兩起案件的矛頭無一例外的指向了一個特殊的群體,那就是外來移民。這里說是移民也行,其實大部分都是難民,他們并沒有得到官方的準入,但是卻身處法國的領土,因為有了這些人,法國的社會才變得不安定。
這是一般的邏輯,但是在本片中,這樣的指向性很快的就淺嘗輒止了。移民問題并沒有成為困擾法國社會的根本問題,甚至于在法國的底層犯罪中,移民只不過充當著被污化了的角色。
至少在本片中是肯定的。其實這里可以看作是法國的導演為這類弱勢群體進行了適當?shù)拈_脫,因為他們也明白,如果將移民問題的矛盾展現(xiàn)在影視作品中的話,就會加深這種矛盾,但是沒有解決辦法的加深,只會讓社會矛盾更加激化
這是導演們不愿意看到的結果,因此,本片對于這些問題進行了軟化處理。處理的結果就是將移民問題完全的過渡到了社會底層的矛盾當中,人們依舊是不會在意這些問題,而會在意愛與包容本身。
一方面為移民或者是難民們洗清了嫌疑,另一方面,對于底層人們展現(xiàn)出來了更好的教育意義。我們不要去懷疑任何的情感的包容性,我們要讓這個世界充滿愛和溫情。
面對問題后,法國人或者說法國文藝界的人用一種近乎于反省的態(tài)度去面對這個問題,然而這并不足以解決問題本身。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