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還是要有點情懷的
文 / 陳小林
晚上下班了,我照例坐在沙發(fā)上,回看家長群中的信息,忽然想起學校要求孩子們報興趣班的事兒。于是在轉(zhuǎn)發(fā)了學校的鏈接以后,照例跟了一句話:親愛的家長朋友,大家一天辛苦了……忽然在一邊聽課的同是教師的妻子來了一句:“你真還是一個有情懷的老師!”我一愣,連忙問:“為什么?”她笑著說:“就是這一句親愛的家長朋友??!不是冷冰冰的轉(zhuǎn)發(fā)。”
這么多年了,我似乎習慣了,習慣了把家長當朋友,習慣了把孩子們當做寶貝。原來在不知不覺中,自己也成了一個有點教育情懷的人,不禁回憶起開學半個月來發(fā)生的點點滴滴。
開學第二天,學校給我們班又分了一個學生,并且告訴我,分到我班上的這個孩子,是這幾個孩子當中入學成績最弱的。我高興地把孩子領到班級,并且要求全班同學掌聲歡迎新同學。在我心中,似乎已經(jīng)沒有了弱孩子的概念,每個孩子都是家長心中的寶貝,也應該是我們老師心中的最愛。孩子基礎弱一點,我要求家長每晚陪陪孩子;孩子的自信心不足,我就讓她上臺領讀。忽然有一天,原本怯生生的孩子張開了笑臉,幾科的考試成績也并不太弱。接納算不算教師的情懷呢?
早晨六點五十分,我照例走進了教室。教室里沒有幾個孩子,坐在第二排的是貝貝同學。我走近一看,她正在寫著數(shù)學作業(yè),旁邊擺著的是同學的作業(yè)。說實話,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孩子在抄作業(yè)。當我一仔細詢問,孩子說她昨天沒看微信,忘記抄題了。其實我和數(shù)學老師昨天都在班上強調(diào)過,數(shù)學作業(yè)在爸爸媽媽的手機上面,作為一個學生,你總要記得你沒做數(shù)學作業(yè)吧!其實對貝貝我是了解的一些的,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所有的事情都由爺爺奶奶包辦,作業(yè)可能習慣了要家長提醒才能完成,還沒有養(yǎng)成主動承擔責任的習慣。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我只好叫她快點趁這點時間先完成。一方面我和數(shù)學老師商量,今后盡量不在微信群里布置作業(yè),因為有少部分孩子父母不在身邊,看微信是不方便的。另一方面,等孩子作業(yè)完成后,我告訴貝貝:“從今天開始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自己的學習任務,包括其他自己該做的事情自己要經(jīng)營好?!迸φ驹诤⒆拥慕嵌认雴栴},然后耐心的引導,算不算一種教師的情懷呢?
“老師,東東今天中午吃泡面了?!敝形鐒傄贿M教室,值日班長就向我匯報。開學初,為了讓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也為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我強調(diào)孩子們中午盡量不要在學校超市吃泡面。我剛把東東叫到講臺上,還沒來得及詢問情況。忽然明明、鵬鵬、程程四五個小男孩一下子全部圍上來,紛紛告訴我,他們都吃了。哪有犯了錯,這么勇敢地承認錯誤的?看著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我禁不住笑了。當問到后來的孩子都只跟著喝了一點湯時,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自己十多歲的時候跟在別人后面要點東西吃的情景。禁不住摸了摸幾個寶貝的腦袋說:“老師真能理解你們今天吃泡面的事兒。不過呢,一碗湯喝了五六個人,實在有點不衛(wèi)生。今后中午盡量要吃飯,特別想吃泡面的時候,周末叫爸爸媽媽在家里給你煮了吃好嗎?”“老師,謝謝你,我們知道了?!睅讉€男孩一哄而散了。孩子出現(xiàn)了問題,我只是給了他們這樣一點小小的建議,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點教育情懷?
老師,為什么辦手抄報的只有三個人?老師,我的孩子在家里辦板報就是查電腦照著上面抄,我覺得沒什么意義。正在辦公的我,忽然看到了家長發(fā)給我的這樣兩條信息。一條質(zhì)問,一條否定。我迅速明白過來了,學校要求全校同學辦一份國防教育手抄報,然后選兩份上交到學校。因為開學初,我要求孩子們剛剛辦過一期手抄報,加上學習任務比較緊,還要準備國慶歌詠比賽,所以我只安排了三個孩子回家辦。接著我給家長回了這樣一條信息:選擇您的孩子辦手抄報是因為孩子上次辦得很好,這是給她一個鍛煉的機會,希望她能好好珍惜。另外辦手抄報,培養(yǎng)孩子繪畫和書寫能力,排版的水平,還有做事認真的習慣,意志的磨練都有好處的。哪怕是抄關于國防的一些知識,這也是在學習,在了解,也是有意義的??吹轿一氐男畔ⅲ议L朋友立即給我打電話作解釋,原來是自家孩子對電腦手機有癮,剛剛給她斷了電腦和手機,怕重操舊業(yè)。我又接著解釋說:電腦手機固然孩子上癮不好,但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正常進行學習使用還是可以的。當家長和老師的教育觀念發(fā)生沖突,甚至有誤解發(fā)生矛盾的時候,老師具有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算不算一種教育情懷呢?
當孩子回答問題聲音很小的時候,我喜歡湊到孩子耳朵邊聽;當孩子課堂上讀錯字的時候,我喜歡說如果把你讀錯的這個字忽略不計的話,你的朗讀可以得一百分;當早晨到校后,我第一件事是提醒孩子們注意吃早餐;當我收拾講臺的時候,我習慣把講臺上的粉筆灰輕輕地朝黑板這邊吹……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看,對孩子多一份理解和關愛,和家長相處多一份寬容和溝通……這就是我理解的教育情懷。
(作者系松滋市實驗初級中學教師。)
【觀 察】俞敏洪曾說過,“做教育,首先是做影響人和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影響人的生命態(tài)度,培養(yǎng)人的人格品質(zhì)。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難免會愛到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思想潮流的影響出現(xiàn)波動。特別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陣痛是必然的。教育不能培養(yǎng)出一堆強大的考試機器,而是要立德樹人,幫助學生提高自信、開闊眼界、成就夢想。不論教育怎么改革,堅守質(zhì)量、提高品質(zhì),永遠是最核心的工作。這就需要教師的教育情懷。這種教育情懷,就表現(xiàn)在小林老師對家長的溫度,對學生的負責、細膩、信任和嚴格,對工作的狂熱、忘我和悅納。(黃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