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散文選刊》原創(chuàng)版線上平臺:西散原創(chuàng)
西散原創(chuàng)——西散原創(chuàng)紙媒選稿基地
西散原創(chuàng)——中國散文作家成長搖籃
西散原創(chuàng)——最具親和力原創(chuàng)精品散文平臺
舟山群島,大大小小小一千三百多個島嶼。無論有沒有人居住,幾乎都長滿了綠色的松樹。
在海上航行,那海水并不如詩中的碧藍,大多是黃而渾濁的。偶爾途中一座綠島迎面撲來,頓時會有種沙漠偶見綠洲的那種親切感,像一股清涼的泉水從心頭流過。
聽老兵們講,部隊剛上島時,山上光禿禿的,滿是石塊和茅草。這些松樹是五十年代國家用農(nóng)用飛機播種植林的。那些松籽,在石縫里,在堅硬的紅土層里,在風(fēng)雨云霧的歲月中,頑強扎根發(fā)芽,一代一代的成長,終染綠了群山。
綠松,漫坡一片紅的杜鵑花,藍色的大海,構(gòu)成了舟山群島迷人的原色。年輕的我們,著迷著一身國防綠,對綠松自然多了一份親近。
島嶼多霧。清晨,從松林小道穿過,那霧中的松被洗得碧綠,細(xì)長的松針掛著的露珠,晶瑩欲滴。林間,散發(fā)出陣陣清香。
夜深月明,那綠松在海風(fēng)中如浪起伏,松濤聲不絕于耳,伴著站崗的我們。青春歲月,我們傾聽了無數(shù)遍如夢似醉的松濤狂想曲。
島嶼綠色山峰逶迤,遠看,整齊得像一列行軍的隊伍。一般的高,一般的綠。走近了,你會發(fā)現(xiàn),山上各處的綠松,其實因環(huán)境而各異。
那山脊風(fēng)口上的松,大多矮而粗壯,像頂風(fēng)的傘,蒼勁有力。而那山谷溪澗的松,總是又細(xì)又高,長得筆直。大概,地勢低凹,那松樹十分渴望來之不易的陽光吧。
那朝陽的坡,土層厚些,松干造型勻稱,枝頭茂盛,綠得更深些。而山背那邊,松樹多廋削,有些根須暴露在薄土之外 。
最令人驚奇的是那懸崖峭壁上,生長的如盆景似的一簇簇短松,寫意著生命的堅韌和頑強。只是不得而知,那巖隙的松籽,是風(fēng)刮進的,還是小鳥銜進的。
綠松,具有軍人的性格。耐旱,抗寒。不懼風(fēng)暴,不畏艱難。
我當(dāng)兵的那個小島,有座大龍山,山頂有個觀察哨樓。哨樓邊環(huán)繞著一簇簇綠松。1969年臺風(fēng)季節(jié),一道閃電,把哨樓的水泥頂擊穿18個洞,值班的戰(zhàn)士遭雷擊負(fù)重傷。那哨樓周圍的綠松幾乎都被攔腰折斷,那流出的滴滴松脂似淚。但又都頑強的活過來了。第二年春天,又向天空舉起翠綠的松枝。而后許多年。哨樓豎起了高高的避雷針,雷雨天氣,戰(zhàn)士們?nèi)匀话俦毒璧挠^察???。
守島的兵,是穿著軍裝的松。島上的松,是不脫軍裝的兵。
那年夏天,到大龍?zhí)妒貍湟贿B采訪。夜里悶熱,窗外明月已悄然躲到烏云背后。走出房間,忽生出意外的驚喜。
藍色夜幕下,那墨黑無際的海面,翻滾著無數(shù)光點,閃閃爍爍。近處,像節(jié)日夜空的焰火點點。望遠,像夜幕下的一座城市的燈火輝輝…。
這,就是小島傳說的海光嗎?
下樓,操埸下濤聲不絕于耳。正巧,遇到站崗的老兵。他對海面耀眼的海光無動于衷,讓我有些奇怪。
他笑著說,你大概是第一次看到吧?新兵下連時,我頭一回看到夜里的海光,也你一樣的驚奇??炊嗔?,也就平常了。偶爾看著,有時還會想著家鄉(xiāng)平原的萬家燈火…。
早飯后,我和連隊指導(dǎo)員談起昨夜的海光。他說,這片海灣海水?dāng)噭拥脜柡?,常常見著海光。有回夜里查崗,正巧附近村里的幾條漁船返島,海光里,疾行的船身飛濺無數(shù)火花,船尾拖著一條長長的"火龍"。他十分 惋惜的說,這樣巧合的夜景,再沒看到過了…。
當(dāng)年,也沒人說清那海光是怎么來的。后來才知道,原來是各式各樣的海生物,死后成為了磷火質(zhì),積聚在一片,被海水?dāng)噭?,震蕩出了萬點熒光。
這次在大龍?zhí)犊吹降暮9狻J俏疑蠉u多年,僅有的一次。
離開小島后,那難忘的海光,卻每每在我夢中浮現(xiàn)。我想,那墨海閃耀著的萬點熒光,也許,是七十年無數(shù)守島老兵留下的青春之火吧!
歲月如歌。我想,如同古戰(zhàn)場飄忽的熒火,不管多少年之后,我們的靈魂都會在那座小島上,在墨黑的夜海里,漂流著,閃爍著燦爛的銀光。
春有百花秋有月,小島秋月,更是軍營生涯刻骨銘心的。
初秋之月,總有一點兒暈紅。夜半,或悶熱,或有一點點心事,從床上起來。坐在營房西側(cè)的檔墻上,吹著涼涼的海風(fēng),前方的海灣,在月色中波瀾不驚。身后的群山,無聲沐浴月光中。營房附近的草叢里,蛩鳴聲聲,在寂寞中傳得很遠很遠的。心,漸漸清涼了。天地之間,只剩一個靜字…。
中秋之月,總是與潮共生,如銀色玉盤,早早掛在了東山之上。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連隊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會歺后,我們的心里總會有一點點的思念。戰(zhàn)友們坐在小板凳上,看著那天幕藍藍,月色溶溶,默默低頭想著遠方的家鄉(xiāng),想著親人的笑臉。但誰也沒說出口。熄燈號后,枕著一彎明月,自然久久難以入睡。
深秋之夜,那月牙彎彎,有了一點點寒意。陣地偽裝網(wǎng)上的爬山虎紅了,一年一度的退伍就快開始了。老兵們心思重重。熄燈號后,久久難以入睡。走出營房。那月光灑在地上,清冷如霜。心里有點留戀小島,不舍連隊。又想著家鄉(xiāng),大雁南飛,快種麥子了吧…。
小島秋月溫柔如水。轉(zhuǎn)眼四十多年了,一直在戰(zhàn)友們的心頭流淌,滋潤著我們的生命。
作者簡介:沈巖,江蘇東臺人。曾在舟山群島服役。有作品散見于《散文百家》《金山》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