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有人研究,宋代有五大跨地域信仰,分別是:張王信仰(安徽廣德)、梓潼神(四川梓潼)、媽祖(福建莆田)、五通神(江南一帶)、仰山神(江西宜春)。到了現(xiàn)代社會,除了媽祖信仰,其他幾位神靈已式微。這故事講到了媽祖本廟早期的一些情況。
【原文】
興化軍境內陸名海口,舊有林夫人廟,莫知何年所立,室宇不甚廣大,而靈異素著。凡賈客入海,必致禱祠下,求杯珓,祈陰護,乃敢行,蓋嘗有至大洋遇惡風而遙望百拜乞憐見神出現(xiàn)于檣竿者。里中豪民吳翁,育山林甚盛,深袤滿谷。一客來指某處欲買,吳許之,而需錢三千緡,客酬以三百,吳笑曰:“君來求市而十分償一,是玩我也。”無由可諧,客即去。是夕,大風雨。至旦,吳氏啟戶,則三百千錢整疊于地。正疑駭次,外人來報,昨客所擬之木已大半倒折。走往視其見存者,每皮上皆書林夫人三字,始悟神物所為,亟攜香楮,詣廟瞻謝。見群木皆有運致于廟堧者,意神欲之,遂舉此山之植悉以獻,仍輦元直還主廟人,助其營建之費。遠近聞者紛然而來,一老甿家最富,獨慳吝,只施三萬,眾以為太薄,請益之,弗聽。及遣仆負錢出門,如重物壓肩背,不能移足,惶懼悔過,立増為百萬。新廟不日而成,為屋數(shù)百間,殿堂宏偉,樓閣崇麗,今甲于閩中云。
【白話語音文字版】
興化軍(福建莆田)境內有個地方叫???,以前就有座林夫人廟,也不知是何時所建,廟宇屋室并不廣大,但廟神非常靈驗,凡下海貿易的客商,出門前一定會到林夫人廟敬禱神靈護佑,主要通過扔珓杯定吉兇,只有祈請過神靈暗中保護,才敢動身出海。確實有這樣的說法:有人曾出海到外洋,遇上惡風,情況危急??腿诉b望林夫人廟方向,不斷下拜乞求廟神搭救,真看到“林夫人”在船檣竿上現(xiàn)身救護,結果轉危為安。鄉(xiāng)里有個大戶吳翁,他家山林長得非常好,深山長谷都種滿了樹。有一天,一個客來找吳翁,指定要買某處林木,吳翁答應了,但索價三千緡,客人說只能給三百緡,吳翁笑著說:“您來買我的樹木,但只愿負擔我開價的十分之一,真是玩我來了?!鄙庹劜怀?,客人就走了。當夜出現(xiàn)了大風雨天氣。天亮時,吳翁開門,看到三百千(緡)的錢整齊的疊垛在地上,他正在驚疑間,外人來報,昨天客人打算買的那些林木已經(jīng)大半摧倒折斷。吳翁走過去看情況,那些沒倒下的樹,在每棵樹的樹皮上都刻寫著“林夫人”三字。吳翁意識到這件事是神靈所為,馬上帶著香及紙錢等物,來到林夫人廟瞻禮謝罪,他又看到不少林木都已運到廟外空地上了,他意識到,這些樹木是廟神想要的。吳翁馬上決定,把整座山的樹植都奉獻出來,并把廟神給的三百千的錢推車送還林夫人廟,作為幫助營建新廟的費用。知道林夫人廟要翻新擴建,遠近百姓都過來奉獻錢物。有個老頭家里是周邊最有錢的,唯獨他吝嗇,只愿意布施三萬錢。大家都認為拿出來的錢太少了,希望他再多布施,他不聽。等派仆人扛著錢出門去捐助,仆人忽然感到有重物壓著自己的肩背,根本邁不開腳。這下老頭害怕了,馬上發(fā)誓悔過,當場把布施的錢増加到百萬錢。新廟很快建成,新造了數(shù)百間房屋,殿堂宏偉,樓閣高聳華麗,到現(xiàn)在還依然是閩中最知名的勝跡。【祥宏點評】:這“林夫人廟”應是現(xiàn)代依然鼎鼎大名的媽祖廟,這故事的價值是,它描述了原來媽祖本廟一個初始狀態(tài)。都說媽祖本廟是在福建莆田的湄洲島,宋代的這個“海口”跟湄洲島是不是一個地方?存疑;扔珓杯,是人們祈問廟神吉兇的一種方式,是占卜的一種;吳翁大有善根,見到廟神的威神力,馬上竭誠奉獻,識時務就是善根。后邊說的老頭表現(xiàn)也好,雖然吝嗇,見到廟神威力,馬上改悔,也是好的;林夫人,本名林默,也有人稱她為林默娘,宋代五大跨地區(qū)信仰之一,到了現(xiàn)代社會,媽祖的影響依然盛大,其他幾個信仰就比較默默無聞了。全本夷堅志,點開免費聽(文圖說明:原文電子版文字來自“夢遠書城”-特別致謝!再經(jīng)中華書局版《夷堅志》校訂;圖片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軼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與宋代文化領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上卻是最真實細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fā)現(xiàn):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隨手轉發(fā),積功累德
(解讀:祥宏談夷堅系列之22-地方信仰及萬物有靈-現(xiàn)場交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