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圣泉”是安徽省肥東圣泉中學,她是享譽安徽乃至全國的一所民辦中學。
圣泉中學的聲名鵲起,源于她歷經滄桑而始終不渝的生命活力。
圣泉的生命力源自她的形態(tài)
何謂形態(tài)?形態(tài),就是形式或狀態(tài)。它是指事物存在的樣貌,或在一定條件下的表現(xiàn)形式?!靶螒B(tài)”是可以把握的,是可以感知的,甚至是可以理解的。一個學校的形態(tài)其實是學校的校長的思維形式外顯,因為學校的樣貌表現(xiàn)的是形象思維形式,雖具有主觀性,更表現(xiàn)為客觀性。你的校園環(huán)境或者說外貌,就是校長主觀性的客觀實在的反映。
圣泉中學在自己的外在的形態(tài)建設上可謂苦心孤詣,處處昭示著學校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價值。
你如果站在學校中軸線的橋上,放眼望去,藕荷蔥蘢,生機勃勃,充溢著詩意,猶如學校勃發(fā)的人氣,靈動盎然。
學校新辟了一泓小湖,有水的地方,便有了活潑潑的靈動之感。即便是炎熱的夏天,湖水也汪汪洋洋,清澈見底。學生將這一汪小湖名之為“潤心湖”,足見小湖是他們清凈心靈之園囿,也是學校育人之旨歸。心純則行善,這是為人處世的根本。
圣泉的生命力源自她的精神
想當年,王勝權校長創(chuàng)業(yè)艱難,但百折不撓。他和福華校長等一群人刀耕火種,胼手胝足,硬是打拼出了現(xiàn)在煌煌大矣的圣泉中學,沒有一種精神的支撐,絕難做到。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說過:“學校必須是一個精神王國,而只有當學校出現(xiàn)了一個精神的王國的時候,學校才能稱其為學校。”學校的精神,昭示著學校師生的一種生存狀態(tài)、一種行為習慣。
圣泉中學每一個教師節(jié)的“我為教育獻青春”的演講比賽已經堅持了20屆,她就是老師在圣泉中學這塊熱土上揮灑青春汗水的精神支柱。近年,每次看她的演講直播,都讓人心靈為之震顫。
胡凡中老師在《好學校的樣子》中曾說過,要讓讓學校成為一個精神的王國,學校應該有準確的定位、明確的目標、精確的舉措;校長的心中應該有定力,不浮躁、不功利,沉下心來按教育規(guī)律辦事,團結帶領教師在有效的制度框架和高雅的文化氛圍中,不事張揚地履行自己的職責,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勝權校長做到了這一點,圣泉學校更是在這一點上,腳步邁得穩(wěn)健、扎實、富有力量,充滿激情。
圣泉的生命力源自她的氣象
氣象,本指天氣形態(tài)的變化,抑或云氣變化。后來指景色,景象,事物發(fā)展的跡象、情狀和態(tài)勢。而我這里所言之氣象,是指一個人或一個團隊、一個集體的氣度,氣局,氣概,氣派。它應該是一個人、一個團隊或者一個集體生命力最高的體現(xiàn)。
勝權校長也特別看中“氣象”。他在第39個教師節(jié)的學校慶祝大會上就談到學校的氣象特別是教師的氣象問題。
其次,勝權校長認為教師氣象來自崇高的職業(yè)意義。因為教師始終與青春作伴、與靈魂對話,教師肩負啟智、導航、樹人的使命,最大的快樂就是培養(yǎng)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教師需有對職業(yè)意義的清醒認知,才能樂在其中。
最后,他還叮囑老師們,教師氣象來自心中無邊的大愛和自身不斷的成長。因為愛是教育成功的基礎,理想的教育應該是有溫度的、有生命的、有靈魂的、有人性的愛的教育,心中有愛,就能打開學生心扉,溫暖每一顆心靈,更能激發(fā)自己對工作、對生活的熱愛,讓自己忘卻身心疲憊,享受幸福生活。因為自身的成長是教師生命最美好的狀態(tài),只有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反思,不停地研究,不停地寫作,不停地實踐,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