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 / 紀伯倫
第一次,當它本可進取時,卻故作謙卑
有時候機會降臨,我們反而會故作謙卑。
也許是擔心自己能力不及,也許是害怕失敗,遭人嘲笑,眼睜睜的看著機會流走。
因為故作謙卑,我們會失去一場年會表演的機會。
因為不愿爭取,我們會丟掉最佳員工的資格。
因為羞于表白,我們會錯過一段美好的愛情。
就這樣,放走了一個又一個的機遇。
一點一滴積累下來,人生也慢慢流于平庸。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第二次,它在瘸子面前跛行而過
嘲笑弱者絕不可取,尤其是直接攻擊他的弱點。
一個身體、心智、能力和見識階層較高的人,最好努力往下包容比自己差的階層。
攻擊弱者的軟肋,并不會讓自己顯得更高大,卻往往會引起弱者的全力反擊。
弱者易怒如虎。
況且,弱不是原罪,所有的強弱都與所處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環(huán)境變化時,強弱的態(tài)勢或將改變。
弱者不會永遠是弱者,弱者把握好手中的資源,也會有戰(zhàn)勝強者的可能。
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
人生的過程中,會做各種選擇。
小選擇靠的是理性,而大決策通常遵循感性。
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往往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即更容易做到、或者看起來更容易控制的結果。
有人選擇乘風破浪,逆天而行;有人選擇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
都無可厚非。
只是,當那些選擇地獄模式的人,贏取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并且開始制定游戲規(guī)則時,也就不要再諸多腹誹了。
這是人家應得的。
第四次,它犯了錯,卻借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
很多年前,有一位大哥級別的明星,昭告天下說,對不起,我犯了一個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誤。
你看,我做錯事情,這樣確實不好,但沒有辦法,我只是依從了人性的生理本能。我會犯這個錯誤,別人也會犯,不值得大驚小怪。
我買不起房子,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大家都買不起。
我不能升職加薪,不是我的原因,而是大家都做不到。
從而,將責任推得干干凈凈。
歌德說,人只要奮斗,就會犯錯。
所有的錯誤,都可以歸結為概率問題。概率只要存在,錯誤就有發(fā)生的可能。
只是,將某個特定的錯誤,歸納成必然會發(fā)生的結果,那就不合邏輯。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不斷去犯錯。不斷試錯,才能找到正確的路。
可以犯錯,但需要誠懇的認錯。
第五次,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
對手比你強大,他凌駕于你之上,你卻從未想過抗拒,一味退讓,得過且過,那是軟弱。
你想反擊,但考慮到成功的概率太小,或者產(chǎn)生的后果不能接受,所以韜光養(yǎng)晦,隱忍不發(fā),擇機而行,那是堅韌。
我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畫將軍武士。班里有個大個子男生,逼著我給他畫了整整三年,看著他缽兒般大的拳頭,我不敢說一個不字。
這是軟弱。
韓信在街上走,碰到屠夫牛二騷擾,甘受胯下之辱。韓信殺他很容易,但要見官償命,瓦破玉碎。
他選擇了隱忍。
軟弱和堅韌之間有一道原則,是否存在抗爭意識。
第六次,當它鄙夷一張丑惡的嘴臉時,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有人哭著吐槽,我的主管太惡心了,所有的活我們來干,所有的功勞他都搶走,這樣人怎么做到這個位子的。
而等他走上這個位置時,他可能會變成同樣的人,甚至變本加厲。
社會是一個集合的整體,每個現(xiàn)象的存在,都是所有人一起推動的結果。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戴著某張面具,藏起另一張面具,只是我們在做最優(yōu)選擇。
人性使然,利益使然。
你在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
和惡龍纏斗的少年,終將成為惡龍。
有一天,你終究會變成你討厭的那個樣子。
第七次,它側身于生活的污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
不甘心,是我們每個人心底深藏著的吶喊,尤其在中夜難眠時。
糟糕的薪水,飄渺的前程,崎嶇的長路,種種不如意碾壓神經(jīng)。
只是個人微弱力量,在驚濤駭浪的命運中顯得那么的脆弱。
放棄前行,留在原地,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
夜里千番打算,白日萬念俱灰,大抵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不甘心源于我們豐滿的夢想,而現(xiàn)實總是冰冷而骨感。
理智上已經(jīng)放棄,但感情上仍是不死心。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為力的憤怒。
說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