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蘇岑曾說:“到了一定年紀,漸漸學會了獨處,學會了一個人行走。與人與事漸行漸遠,不取悅也不委屈?!?/span>
作為一名中年人,我深以為然。
人到中年,歷經(jīng)世事滄桑后更應明白,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這個階段,要學會停止“喂養(yǎng)”任何人,把時間和精力留給自己,才能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不輕易評價他人,守住言語的邊界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曾說過:“誰要是手里老拿著一桿秤,他就會忘了自身的重量?!?/span>
在生活里,有的人常常不自覺地充當那個手持“秤”的人,熱衷于衡量、評價他人,卻忘了審視自己。這種行為看似平常,實則傷人又傷己。
小區(qū)里的張姐,就特別愛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鄰居家的孩子大學畢業(yè)后,選擇留在家里創(chuàng)業(yè),沒有去找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
張姐知道后,到處跟人說:“這孩子太不懂事了,放著好好的工作不找,瞎折騰什么呀,以后肯定會后悔的?!?/span>
后來,鄰居家的孩子創(chuàng)業(yè)成功,在行業(yè)里小有名氣。張姐意識到自己當初的話太過分,可想要彌補,卻發(fā)現(xiàn)鄰居早已和她疏遠。
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家大娘子性格直爽,卻有個毛病,總是看不慣林小娘的所作所為,還經(jīng)常在公開場合對她冷嘲熱諷。
有一回,家族聚會,眾人都在,大娘子看到林小娘穿著一身精致的衣裳,又開始發(fā)難:“喲,瞧瞧這一身行頭,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大戶人家的當家主母呢,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span>
林小娘聽了,表面上不動聲色,嘴角掛著微笑,可眼神里滿是怨恨。
此后,林小娘處處找機會算計大娘子,兩人矛盾不斷升級,家里也被攪得不得安寧。
莊子在《人間世》中說:“未經(jīng)他人苦,莫勸他人善?!?nbsp;
語言如刀,傷人無形,沉默與尊重才是處世的良方。隨意評價他人,是一種不尊重,也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xiàn)。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選擇,我們沒有經(jīng)歷過別人的人生,就沒有資格輕易去評價。
人到中年,要學會管住自己的嘴,守住言語的邊界。尊重他人的生活,就是尊重自己。
不隨意評價,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平靜。
不強行改變他人,尊重個體的差異
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誤區(qū),認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是正確的,想要去改變身邊的人。然而,這種做法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書友小李,結婚后一直想讓丈夫變得更加上進,更有點出息。她丈夫在一家普通公司工作,工作之余就喜歡看看球賽、打打游戲放松。
小李卻覺得丈夫應該利用業(yè)余時間提升自己,于是給丈夫制定了各種學習計劃。
每天下班后,小李就督促丈夫看書、學習,準備各種職業(yè)資格考試。剛開始,丈夫還會配合,每天硬著頭皮坐在書桌前??蓵r間一長,丈夫對這種被安排的生活越來越抵觸。
有一次,小李又在催丈夫學習,丈夫終于爆發(fā)了:“我每天上班已經(jīng)夠累了,回到家就不能讓我輕松會兒?你總是想把我變成你想要的樣子,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
從那以后,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原本恩愛的夫妻關系變得緊張起來。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span>
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有自己的成長背景和性格特點。試圖重塑他人,是一場必輸?shù)牟┺?,尊重差異,方能和諧共生。
強行改變他人,不僅會讓對方感到壓抑和束縛,也會讓自己陷入痛苦和疲憊之中。
人到中年,要明白,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尊重他人的選擇和生活方式,不強求、不勉強,才能讓關系更加和諧。
不盲目消耗自己,專注自身的成長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喜歡向我們傾訴負面情緒,把我們當成他們的“情緒垃圾桶”。
如果不懂得拒絕,我們就會被這些負面情緒所淹沒,消耗自己的能量。
曉妍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同事們有什么煩心事都喜歡找她傾訴。
有個同事,工作上遇到一點挫折,就跑來跟曉妍抱怨,一抱怨就是一兩個小時,說領導不公平、同事不配合。
曉妍總是耐心傾聽,盡力安慰??陕?,曉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情緒也受到很大影響。
每次聽完同事的抱怨,她一整天都會心情低落,工作效率下降,晚上回到家也沒什么精力。
原本積極樂觀的她,變得焦慮起來,生活也變得一團糟。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提到“課題分離”的概念,即要分清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別人的情緒問題是他們自己的課題,我們沒有義務去承擔。
有句話說得好:“渡己是智者的修行,渡人是命運的饋贈,先自沉穩(wěn),而后愛人?!?/span>
人到中年,精力有限,我們要學會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自己身上,專注自身的成長和發(fā)展。
不盲目消耗自己去滋養(yǎng)他人,才能讓自己的內(nèi)心更加充實和強大。這不是自私,而是一種清醒和睿智。
人到中年,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我們不再年輕,沒有了年輕時的沖動和熱血;但我們也擁有了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和成熟的心智。
這個時候,要學會停止“喂養(yǎng)”任何人,不輕易評價他人,不強行改變他人,不盲目消耗自己。
把生活的重心放回自己身上,關注自己的內(nèi)心需求,追求自己的夢想。
點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