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秋
人生本不必如此沉重,所有讓我們耿耿于懷的事情也終會過去。
看過一則小故事:
寺廟里新來一位小沙彌,對什么都好奇。
秋天,禪院里紅葉飛舞,他跑去問師父:“紅葉這么美,為什么會掉呢?”
師父一笑:“因為冬天來了,樹撐不住那么多葉子,只好舍。這不是放棄,是放下!”
人痛苦的根源往往是支撐不起,卻不愿意放下。
放下是非,才能自在;放下過往,才能把握好當(dāng)下。
放下,是治愈一切的良藥。
放下負擔(dān),輕裝上陣
《風(fēng)雨哈佛路》里有句經(jīng)典臺詞:“放下負擔(dān),讓它過去,這樣才能繼續(xù)前進?!?/p>
手機會因為內(nèi)存不足而卡頓,人亦是如此,若壓力超過身體的負荷,則容易被壓垮。
知乎網(wǎng)友@樓小叔 講過一個親身經(jīng)歷。
大學(xué)畢業(yè)后,他在一家小的廣告公司上班,需要時不時跟客戶聯(lián)系。
一開始見客戶是前輩帶著他,慢慢熟悉后,便讓他一個人跟客戶對接了。
因為經(jīng)驗不夠多,在與客戶對接過程中,他出過幾次岔子。
單位領(lǐng)導(dǎo)得知后惱怒,上來對他就是一頓大罵,甚至還當(dāng)著所有同事的面數(shù)落過他,這讓他非常難堪。
網(wǎng)友心里的負擔(dān)也日漸沉重,與客戶溝通時變得十分謹慎且拘束。
然而,越是擔(dān)心被罵,他就越容易出錯。
漸漸地,他開始自我懷疑,害怕溝通,精神長期處于焦慮的狀態(tài)。
一年后,他從原公司離職,進入了另一家公司上班。
在新的環(huán)境里,他才慢慢放下原有的心理負擔(dān),且在學(xué)習(xí)與實踐中,與客戶溝通不僅不再讓他覺得有壓力,還幫他獲得了更滿意的工作。
看過這么一句話:“人生最大的障礙,不是困難,而是自己的內(nèi)心?!?/p>
每個人的身邊,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的人:
因為他人隨意的一句評價,就寢食難安;
把事情的結(jié)果看得太重,整得徹夜不眠;
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陷入深深地自責(zé)。
當(dāng)被生活壓得透不過氣時,不如試著放下所有顧忌。
只有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負累,給心靈減負,輕裝上陣,才能走得更遠。
放下抱怨,坦然面對
《人世間》里,“六小君子”中國慶的妻子吳倩,雖然戲份不多,但給觀眾的印象卻是很深刻。
吳倩剛嫁給肖國慶時,生活水平跟身邊的親朋好友相比,差不了多少。
而多年之后,國慶卻是“六小君子”中混得最差的那一個,吳倩見丈夫不如別人,心里很不平衡,抱怨之心便由此產(chǎn)生。
當(dāng)著國慶的面,吳倩常抱怨他沒本事,養(yǎng)不了家。
當(dāng)著孩子的面,吳倩教訓(xùn)道,如果不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就跟爸媽一樣沒地方??!
就連好不容易的一年一次“六小君子”聚餐上,吳倩也是滿滿的負能量,當(dāng)著眾人的面,嘮叨不停地說著家里的糟心事。
國慶聽不下去,就跟吳倩吵了起來,聚會也因此不歡而散。
反觀周秉昆的妻子鄭娟,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后,日子過得都很艱難,但她從來沒說過什么。
周秉昆在外忙事業(yè),賺的錢不多,鄭娟卻沒有嫌棄,反而還安慰秉昆,說只要平安就好。
大兒子好不容易考上清華大學(xué),卻因為意外在他鄉(xiāng)去世,這事還沒緩過來,秉昆又因為失手殺人,入獄9年。
面對不堪的人生,鄭娟說:“有難處的人多了,別人都能過去,我鄭娟也能過去。”
故事的結(jié)局里,鄭娟逆襲成面館的老板娘,生意紅紅火火,一家子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p>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不是得到的少,而是抱怨的多。
事物的好與壞,往往取決于我們遇事的態(tài)度。
正如一句話所說的那樣:“你若抱怨,處處可抱怨;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習(xí)慣抱怨,是一種災(zāi)難,坦然面對,是一種良藥。
不如意時,放下抱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向上的路。
放下悲傷,擁抱快樂
人生這條路,常常帶著傷,也帶著痛,一些事,難過又難忘。
閱歷世事無常之后,才明白:消除痛苦最好的方法,不是遺忘,而是放下。
在英劇《唐頓莊園》中,幾經(jīng)波折之后,馬修和瑪麗兩人終于修成正果,結(jié)了婚。
可是天公不作美,在瑪麗生子之日,一場車禍帶走了馬修,讓相愛的兩個人從此陰陽相隔。
接下來的半年里,瑪麗整日沉浸在失去馬修的痛苦中,對生活沒有任何期待,就連幼小的孩子也無心好好照顧。
奶奶不忍心看著孫女一直這樣消沉下去,于是直接找到瑪麗,對她說:
“你面前有兩個選擇,你必須做出決定,是消沉避世,或者是積極生活?!?/p>
一番話點醒了瑪麗,她慢慢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頹廢了很久,并決定要有所改變。
于是,她接受了湯姆的建議,接手莊園的工作,開始新的生活。
關(guān)于馬修的記憶,她不是忘了,而是放下了。
我們并非無所不能,當(dāng)悲痛來襲時,難免會陷入其中無法釋懷。
若將一個個悲痛藏于內(nèi)心,心靈就會飽受摧殘,眼前是一片灰暗的世界。
作家張麗婕說:“我們要想舉起未來,就得放下過去的包袱,輕裝上陣,更加精神抖擻地面對生活。”
生活總是有太多的猝不及防,讓我們難以接受。
放下生命中那些不能承受的重,接受事與愿違,讓陽光照進心窗,才能走出黑暗。
曾國藩有言:“既往不戀,當(dāng)下不雜,未來不迎,人生要學(xué)會放下?!?/p>
漫漫人生路,有時候,放下其實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放下負擔(dān),腳步才輕盈;
放下抱怨,好運才相伴;
放下悲傷,幸福才靠攏。
人生本不必如此沉重,所有讓我們耿耿于懷的事情也終會過去。
愿你修出一顆強大的心,拿得起,也放得下。
點亮在看,讓往事隨風(fēng),愛恨清零,活得瀟灑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