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shù)據(jù),對15個副省級城市的人口狀況進行簡單的比較,為方便說明,按地域原則分成沿海城市(大連、南京、杭州、寧波、廈門、青島、廣州、深圳)、東北地區(qū)(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其他城市(武漢、成都、西安、濟南)3個組別(詳見附表)。
常住人口總量
15個副省級城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總人口為1.32億人,占全國總量的9.6%,平均常住人口為878.94萬人,其中沿海城市平均828.83萬人、東北地區(qū)平均827.74萬人、其他城市平均977.87萬人,均高于大連市常住人口150萬人以上。從總量看,大連常住人口669萬居第14位,排在前4位的成都、廣州、哈爾濱、深圳人口均過千萬人。
與2000年比較,15城市常住人口10年間年均增長2.15%,大連市年均增長1.28%居第12位,廈門市人口總量(353萬人)最低,但年均增速5.57%居第一位。
平均家庭戶人口
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15個副省級城市平均家庭戶人口最多的是長春市,達到3.08人,其次是濟南市為2.98人;家庭戶人口最少的是深圳市,僅有2.11人;大連市2.63人,居第11位。
同2000年相比,各市家庭戶規(guī)模均不同程度在縮小。15個副省級城市平均家庭戶人口為2.7人,其中沿海城市平均2.56人、東北地區(qū)平均2.8人、其他城市平均2.9人。
總人口性別比
15個副省級城市總人口性別比為105.25(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與全國人口性別比105.20基本持平。最低的是濟南市,男女性別比為101.00;性別比最高的是深圳市,男女性別比高達118.34;大連市總人口性別比在副省級城市中居第13位為101.84,分別低于沿海城市平均、東北地區(qū)平均、其他城市平均5.13、0.56、2.06個百分點。
年齡構成
大連市0—14歲少年人口占總人口9.9%,低于副省級城市平均值1.45個百分點,低于全國6.7個百分點。少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最高的是濟南市占13.64%,最低的南京占9.51%;大連市15—64歲勞動人口占79.39%。深圳市勞動人口最高占其總人口的88.4%,青島市以76.3%的比重列最后;大連市老年人口比重(65歲及以上)最高,達到10.71%,高于副省級城市平均值2.53個百分點,最低的是深圳市,僅為1.76%。
從年齡結構看,大連市總人口年齡結構具有明顯2低1高特征。0—14歲少年人口和15—64歲勞動人口所占比重較低,分別在副省級城市中列第12、11位,老年人口比重(65歲及以上)最高居第1位。
人口素質
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每十萬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最高的是南京市,達到26119人;其次是武漢市25191人;第三是西安市22005人;大連市以17367人居第9位;最低的是寧波市為10333人。
由于常住人口中包括在校大學生數(shù),所以武漢市、廣州市、西安市、濟南市、沈陽市等城市憑借位居全國前列的在校大學生人數(shù),使得每十萬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shù)也位居前列。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shù),它是表示各地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標,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內的常住人口為計算單位。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大連市人口密度為532人/平方公里,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12位。人口密度低于15個副省級城市平均值680人,低于沿海城市均值1092人,高出東北地區(qū)平均值99人。
附表:
?。ê灠l(fā)人:袁成亮 審核人:種衍安 編寫人:王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