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人生如尺,必須有度。人與人之間,關系再好也要把握好一個度,沒有邊界感的人,永遠都會拎不清。達列夫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邊界感?!蹦敲催吔绺杏质鞘裁茨??其實所謂的邊界感就是每個人生活的圈子,不要隨便介入別人的生活,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自重。在生活中,兩個人之間的關系變差多半由于邊界感丟失。比如,父母隨意翻看孩子的日記,情侶隨便翻看對方的手機,親戚口無遮攔催別人結婚生孩子,朋友毫無顧忌地替對方拿主意,等等。好心不一定就能辦成好事,有些事情雖出于好心,最終也有可能釀成惡果。說到底這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爺?shù)氖隆N覀冎恍枳龊米约涸撟龅氖?,別人的事情不要管,老天爺?shù)氖虑橐补懿涣恕?/p>
一個缺乏邊界感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仿佛這個世界缺失了自己,就無法正常運轉。事實上這個世界離開誰都能繼續(xù)按部就班,太陽落下自然會有月亮升起。生活中很多人由于太把自己當回事,最終出力不討好,搞得自己里外不是人,還滿腹委屈。任何時候都不要以愛之名去控制對方,真正的愛是懂得、是尊重、是靜靜守候,而不是一直沉醉在自我感動的付出中,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把所謂正確的做法強加給別人,這樣的行為十分自私。三毛曾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也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身隔離。”把握不住度的關系,一不小心就會變質。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系不是不分彼此,而是熟絡但不逾矩。
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心里都有屬于自己的一把尺,在人際交往中不會讓關系搞得過于粘稠。那些化不開的情,最終要么逐漸衰敗,要么成了長久的恨。關系越親近,越需要用心去維護和經營,人與人之間靠得越近越容易在不經意間傷害對方。叔本華說:“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又會覺得寒冷。所以保持合適的距離,明晰自己的邊界,才能擁有簡單的人際關系,活得輕松自在?!碑吘姑總€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需要友誼,但更需要活出自己,如果一份關系讓自己覺得窒息,那么再好的關系也難免要變成仇敵。也許會有人說,我可以換位思考。而事實上那所謂的換位不過是你以為的換位,別人究竟怎么想怎么看,你終究難以預料。
與人相處之時,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底線在哪里,而后再去觀察別人的底線,在相互不侵犯底線的情況下友好交往,親密接觸,這樣的關系才能朝著好的方向健康生長。在職場上我們必須要跟同事搞好關系,卻盡量不要和同事做朋友。工作和生活注定要分開,同事之間從來都是競爭關系,只有友好競爭才能讓這份“親密”關系成就彼此。其實,人生注定是孤獨的,小時候我們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后卻總是笑著笑著就哭了。長大后的你會慢慢發(fā)現(xiàn),無論哪種關系,無論你多么努力地去維持,它最終都會被時間帶走,留下的只有自己孤獨的腳步。人心善變,太多人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由熟悉變陌生不只是時間的問題,還有層次和空間。
成長從來不會停下腳步,每個人每天都在發(fā)生細微的改變,終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曾經的諾言根本無法實現(xiàn)。彼此之間關系再好,也不要摻合別人的家務事,更不要替別人做決定。老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有些事情當事人自己都說不清,更何況你只是個普通的外人。若一份關系走得太近,難免會產生摩擦。關系再好都不能得意忘形,更不能口無遮攔,不注意分寸的人,一不小心就會得罪人。常言道,距離產生美。此言非常有道理,人與人之間天然就存在安全距離,一旦靠得太近就會讓對方心理上產生壓力,安全感的喪失難免會令人感到恐慌。說話是一門藝術,在與人聊天的時候說話的分寸十分重要,既不能說得太深,也不能廢話連篇。
兩個人在保持距離的時候,最容易看到對方的好,一旦靠得太近,缺點就會被發(fā)現(xiàn)然后放大。這世上人無完人,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真正的完美。同時能夠接受自身缺點的除了自己,很難再有第二個人。人性總是這樣,得不到的一直在騷動,得到后便不會再心動。好的關系要始終保留新鮮感,而新鮮的來源就是距離。與人相處最好保持親疏有度,只有這樣才能讓關系穩(wěn)固長久。
作者簡介:唯晨,自由撰稿人。熱愛文學,對詩詞及文學作品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