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歲月催人老。一眨眼,一年也就過去了。再一眨眼,也許一生也已然度過。
年輕的時候原以為自己天不怕地不怕,頗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在里頭,所以荒唐事兒也做了不少。
慢慢地,當時光促使我們看透這個社會,滿面滄桑之后,我們就會明白,人在江湖,有些事兒是該干的,而有些事兒是不該干的。無論你是誰,終究無法阻擋環(huán)境的變化。
在大環(huán)境中,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有難懂的人,有難以解決的事兒,更有難以明白的心。
所以說,懂得好好地活出自我,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我們最為明智的選擇。
小時候,曾聽到過這樣的一句俗語,印象頗為深刻,人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那個時候,原以為這番話所代表的含義過分自私了。但是,當有所經(jīng)歷后,你就會明白,你不照顧好自己,又有誰會照顧好你呢?
當人上了年紀后,這幾件事兒就別做了??此朴忻孀?,實際上會人財兩空,注意了。
上了年紀,能別炫耀,就別炫耀了
有句話說得好,你高調(diào),這是你的勇氣。而你低調(diào),這是你選擇安穩(wěn)的態(tài)度。
在生活中,我們大多人都是平平凡凡的人,不可能做到完全抵御生活中的風霜雨雪,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擺脫是非,置身事外。
如果你過分高調(diào),過分去炫耀自己,也許你會感覺很有面子。但是,在很多時候,那些所謂的“是是非非”就會不請自來,悄悄地來到你的身旁。
可如果你懂得低調(diào)點,那么你雖然少了幾分面子,別人也不會過分了解你。但是,你卻可以保全自身,守護住自己的錢財。
俗話說:“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你的炫耀,你的高調(diào),不就是一塊吸引是非的磁石嗎?所以說,想要過得安穩(wěn),想要余生安好,能不炫耀,就別炫耀了。
上了年紀,有些錢,無論對方多親,也不能借
談到“人情”,我們首先想到的,應(yīng)該就是“錢財”。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錢財說到底,就是跟“人情”掛鉤的。要知道,有錢財,才會有人情。而你沒有錢財,自然是不會有人跟你講情分的。
尤其是那些和你有一定關(guān)系的親朋好友,他們很多人,都不會去銀行借錢,而總是喜歡找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人借錢。為什么呢?
因為他們牢牢地把控住了人的虛榮心,以及他們知道找親人借錢,那錢是可以不還的。
就像有人找你借錢,你會借給他嗎?也許不會??蓜e人把自己說得很慘,甚至還用“情分”來綁架你,你會借嗎?你肯定會借。
但是,還是想說,人上了一定的年紀,就別把錢財借給別人了。要知道,你借錢的行為,就是自己在給自己樹敵。
上了年紀,別成為了孩子的“牛馬”了
老話常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p>
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大多人都喜歡為了兒孫之事而操心。甚至有些時候,還以長輩的身份去教訓他們,想要他們按照我們自己的想法辦事。
但是,我們要明白,有些道理,不是你說了他們就能懂的,而是需要他們有所經(jīng)歷,才會明白當中的“道理”的。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日子要過,我們自己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偸欠挪幌?,總是放不開,最后吃苦的,終究是我們自己。甚至有些時候,反而會讓兒孫更加“溫室化”。
一個人,只有經(jīng)歷風霜,他才能明白生活的含義,才能獨當一面。所以說,上了年紀,就別成為兒孫的“牛馬”了,沒有必要。
上了年紀,別總是“討好”別人了
曾有位作家寫道:“人最大的愚蠢,就是把真心托付給了別人,而把空虛留給了自己。”
在生活中,在職場中,在社會里,大多的人,他們不是今天討好某某親戚,就是明天討好某某同事領(lǐng)導,總是活在“卑微”當中。
很多人就會認為,你不討好,別人也會討好啊。
說實話,討好這樣的事兒,是要跟經(jīng)濟利益掛鉤的。如果你啥利益都沒有,那么你的討好,就只會被別人看作是一種“無能為力”的行為罷了。
另外,我們很多人都喜歡討好身邊的親戚,或者家族中的某些三大姑八大姨等這類人。
想想看,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你是這樣的人嗎?
對待親朋好友,我們最好的態(tài)度,應(yīng)該說是正常交往,而并非是“討好”別人。你要明白,“討好”的行為,往往是最不值錢的,也是最讓人看不起的。
生活不易,人生艱難。我們連自己都沒過好,為何非要討好別人呢?
如此說來,我們此生的首要使命,應(yīng)該是過好自己的人生,懂得取悅自己,而并非是去“舔”那些所謂的“外人”。
往后余生,別再干這些吃力不討好的傻事了。俗話常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果你并非別人的至親之人,那么你卑微地去討好,又有什么用呢?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