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因為愛,所以恒久;
因為好,所以傳遞。
南
腰痛病
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外傷、或由腎虛,導致氣血運行失調(diào),脈絡絀急,腰府失養(yǎng),常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腰部軟組織疾病、脊髓和脊椎神經(jīng)疾患、腰椎病變等,如腰肌勞損、腰肌筋膜炎、急性腰扭傷、腰三橫突綜合征、梨狀肌綜合征、骶髂關節(jié)炎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可導致患者運動功能障礙,甚至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復發(fā)率高。
禁忌證
惡性腫瘤進展期、四肢長 骨 新 鮮 骨 折 、腦 疝 、有 原 發(fā) 和 繼 發(fā) 癲 癇 病 史 者 ,且 禁 忌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及血壓、心率、體溫等生命 體征不穩(wěn)定者。合并有椎管狹窄、椎體滑脫、椎體不穩(wěn)者等。
注意事項
1 康復介入時間宜早 開始康復治療的時間 越早越好。一般來說,只要病情穩(wěn)定且無其他嚴重 合 并 疾 病 ,如 心 肌 梗 死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肺 部 感 染 、 腎功能不全等,即可進行康復治療。
2 訓練量要適度 開始康復訓練時,訓練強度 要由小到大,使患者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以不加劇 患者的疼痛為度。
3 注意日常保健 規(guī)律起居,避免久坐久站, 避免彎腰及過度勞累。若在康復過程中出現(xiàn)其他 疾 病 ,如 感 冒 、發(fā) 熱 、胸 悶 等 ,則 應 暫 停 康 復 治 療 ,必要時與醫(yī)生取得聯(lián)系。
康復訓練的技術規(guī)范
1 腰痛患者往往存在脊柱失穩(wěn)、肌力不平衡,從而形成“疼痛-活動限制-肌肉萎縮-脊柱失穩(wěn)-疼痛”的惡性循環(huán)。
2 衣著寬松舒適,不妨礙運動。運動前后要放松肌肉; 運動時用力要求柔和、 緩慢,每項動作重復 5 ~ 10 次。
3康復訓練的技術規(guī)范
3.1 放松訓練 仰臥位,閉上雙眼,做深而慢的 呼吸,讓全身放松。
3.2 骨盆斜抬運動 仰臥位,雙膝屈曲,臀部用 力 收 緊 ,收 縮 腹 部 ,壓 迫 下 背 部 緊 貼 床 板 ,再 抬 高 臀 部??稍鰪娡渭『透辜×α?,減少腰椎前屈。
3.3 單側(cè)抱膝運動 仰臥位,雙膝屈曲,臀部用 力 夾 緊 ,收 縮 腹 部 ,再 雙 手 抱 單 膝 靠 近 胸 部 ,然 后 回 復至原來位置,重復 5 次,換另一側(cè)膝部。此運動可 牽拉下背部、髖部肌肉。
3.4 雙側(cè)抱膝運動 平躺屈膝,抱雙膝觸胸,慢放 于 床 上 ,雙 臂 向 前 伸 直 ,保 持 骨 盆 略 斜 姿 勢 ,使 上 半身慢慢后仰躺下,再慢慢坐起,重復 5 次。
3.7 坐位前屈運動 坐在椅子上,雙足平放于 地板上,雙手于體側(cè)自然下垂。夾緊雙臀,收縮腹 部 ,使 下 背 部 緊 貼 椅 背 ,然 后 向 前 彎 腰 ,雙 手 著 地 , 再回復至原來姿勢,重復 5 次??蓮娀臣〖×?,牽 拉下背部及膝后方肌肉。
3.8 馬步下蹲運動 站在椅子后,手扶椅背,夾 緊雙臀,收縮腹部,盡量下蹲,再慢慢站起,重復 5 次。可強化臀部肌肉及下肢肌肉肌力。
3.9 弓步前推運動 雙腳前后分開,然后身體 向前傾,可牽拉跟腱及膝后肌肉,雙腿交換,重復 5次。
3.10 飛燕式背肌強化運動 俯臥位,上部軀干 抬起 5 次,然后雙膝伸直,盡量上抬下肢 5 次。
3.11 腰部伸展運動 俯臥位,雙手后伸置臀 部 ,以 腹 部 為 支 撐 點 ,胸 部 和 雙 下 肢 同 時 抬 起 離 床 , 然后放松,重復 5 次。可增強腰肌力量。
3.12 拱橋式訓練法 患者仰臥于床上,雙腿屈 曲,以雙足、雙肘和后頭部為支點( 五點支撐) 用力 將臀部抬高,然后緩慢放下,重復 5 次??稍鰪娧?力量。
推拿療法的技術規(guī)范
推拿手法的選擇 推拿治療的患者要根據(jù)其 病 情 、病 變 部 位 、病 程 、體 質(zhì) 等 因 素 選 擇 適 宜 的 手法,并制訂其施用順序、力量大小、動作緩急等方案。1處于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治療時手法不宜太重,常用的手法有 法、揉法、推法、按法等。主要目的在于緩解肌肉痙攣,減輕疼痛癥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以利于炎癥吸收。治療后應盡量臥床休息 。2 對 于 慢 性 期 ,存 在 肌 肉 緊 張 、痙 攣 的 患 者 ,主要采用 法、拇指彈撥法和擦法,關鍵刺激部位為腰椎 棘 突 旁 、橫 突 外 緣 、髂 嵴 上 緣 、髂 腰 三 角 等 豎 脊 肌附 著 區(qū) 域 ,臀 中 肌 、臀 大 肌 、梨 狀 肌 、闊 筋 膜 張 肌 、下肢足少陽膽經(jīng)路線、足太陽膀胱經(jīng)路線。
辨證取穴與施治 急性期,可采取遠端取穴 ,如 環(huán) 跳 、委 中 、承 山 ,也 可 在 腰 痛 點 等 穴 強 刺 激 。寒濕證: 腰骶部松解手法刺激可適度加強,操作時間延長,加橫擦腎俞、命門、八髎; 濕熱證: 配合點按陰陵泉、足三里、豐隆等穴; 血瘀證: 加強腰部及下肢松解手法; 腎虛證: 慎用大幅度的腰椎扳法,配合點按腎俞、太溪等穴。可在治療后,教授患者平時在家中自我推拿的相關穴位和按揉方法。
推拿療法治療的禁忌證 合并脊柱外傷,出現(xiàn)脊髓損傷癥狀者,選用推拿療法可能加劇脊髓損傷; 嚴重皮膚病、傳染病,懷疑有結(jié)核、腫瘤等情況; 妊娠 3 個月以上的女性,或婦女在月經(jīng)期間; 伴有 骨 折 、骨 關 節(jié) 結(jié) 核 、骨 髓 炎 、腫 瘤 、嚴 重 骨 質(zhì) 疏 松癥、重度腰椎滑脫癥等患者。
拔罐療法的技術規(guī)范
緩解期拔罐療法 1治則: 以舒筋通絡、行 氣止痛為主。2處方: 腎俞、承山、委中、腰眼、環(huán) 跳。3操作方法: 患者俯臥位,用中號或大號玻璃 罐在腰骶部走罐,留罐于腰骶部的痛點,然后在背 部足太陽膀胱經(jīng)走罐,至透熱為度,重點拔腎俞; 最 后 依 次 在 承 山 、委 中 、腰 眼 、環(huán) 跳 等 穴 位 處 閃 罐 并 留 罐 5~10 min。隔日 1 次,5 次為 1 個療程。
恢復期拔罐療法 1治則: 以補益肝腎、行 氣通絡為主。2處方: 腎俞、關元俞、承山、委中。3操作方法: 患者俯臥位,首先在上述穴位用閃罐 法拔罐,留罐 10 ~ 15 min; 然后再于腰背部督脈、足 太陽膀胱經(jīng)以及下肢后側(cè)、外側(cè),用大號罐或中號 罐,以每秒鐘 10 cm 的速度循經(jīng)走罐。隔日 1 次, 5次為1個療程。
拔罐療法的注意事項 拔罐治療操作簡 便 ,療 效 可 靠 ,具 有 臨 床 實 用 性 ,但 對 發(fā) 熱 的 患 者 、 過于消瘦或腰部有濕疹和皮膚破損的患者,以及患 腰痛病的孕婦,都不宜進行拔罐治療。治療期間應 睡硬板床,并注意腰背部防寒保暖。
藥涂擦技術規(guī)范
局部涂抹復方冬青油膏后,用手掌( 掌擦法) 或大魚際( 魚際擦法) 、小魚際( 側(cè)擦能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改 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打躬勢”等。
居家康復健康宣教
腰痛病反復發(fā)作,與日常生活、工作中不適當 的用腰習慣密切相關,居家康復治療者深入患者家 中,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患者日常起居情況,全面指 導患者在日?;顒?、工作中的體位姿勢,合理使用 腰椎,對預防和治療腰痛至關重要。
傳統(tǒng)功法訓練技術規(guī)范
中醫(yī)傳統(tǒng)功法如易 筋 經(jīng) 、太 極 拳 、五 禽 戲 等 ,訓 練 中 “ 動 靜 結(jié) 合 ,以 靜為主”??墒咕植繗庋〞场⒔钊馐嬲?、增強肌力
個人方面
舒適的床墊對脊柱尤 其重要。推薦選擇硬板床或偏硬的床墊,且床墊硬 度以平臥后骨盆區(qū)無明顯塌陷為宜。腰圍可限制 脊柱活動,改善急性腰痛癥狀,并能預防腰痛進行 性加重。腰圍的選擇應該根據(jù)個體的體型,一般上 至 肋弓 ,下至 髂 嵴 下 ,松 緊 適 宜 ,佩 戴 后 可 保 持 良 好 的生理曲線。一般持續(xù)佩戴腰圍時間不超過 1 個 月,臥床不要帶腰圍。
姿勢糾正教育 正確的坐姿、站姿、勞作姿 勢可顯著減少腰痛病發(fā)作。指導腰痛患者正確的 姿 勢 ,盡 量 減 少 腰 椎 過 度 彎 曲 ,減 少 腰 部 負 擔 ,避 免 長時間勞作,定時改變姿勢,可大大減少腰椎疾病 的發(fā)生。如提取低處重物的正確姿勢為盡量靠近 重 物 ,蹲 下 ,保 持 腰 部 挺 直 ,握 緊 重 物 ,雙 腿 用 力 ,提 起 重 物 ,伸 髖 、膝 ,直 到 身 體 直 立 ,整 個 過 程 要 保 持 上半身挺直。
生活起居教育 腰痛患者的疼痛常與受冷、 氣候變化有關,故應防止腰部受冷、受風; 在日常生 活中避免腰椎外傷; 注意控制體重; 規(guī)律生活,避免 過度勞累; 保持大便通暢,減少腹壓增高帶來的不 良后果; 盡可能避免彎腰、提重物等加重腰痛的危 險因素。
日?;顒咏逃?日?;顒又袘苊膺^度沖 撞、跳躍等動作,可采用步行、游泳、傳統(tǒng)功法( 如易 筋經(jīng)、太極拳、八段錦) 等低強度運動,注意運動中 不要引起或加重腰痛。如腰部有疼痛時應避免腰 部扭轉(zhuǎn)動作的運動。
作業(yè)活動方面
1簡化作業(yè)活動內(nèi)容: 如,洗衣用洗衣機代替彎腰手洗; 掃地用長手柄、無需彎腰的吸塵器; 購物后用小拉車代替手提帶將物品帶回。
2節(jié)能技巧教育: 如搬重物時,將物體盡可能靠 近 自 己 身 體 ,蹲 下 、挺 直 腰 背 ,伸 直 胳 膊 ,然 后 用腿的力量將物體抬起。
3注意勞逸結(jié)合,長期從事站位工作,工作一段時間,需坐下休息;長期從事坐位工作,每隔一個小時要有起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