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美素圖庫
在推廣親子閱讀的路上,我遇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孩子總是需要我來給他朗讀,他自己不去讀!什么時候孩子能自己獨立閱讀呢?”
有時一問,才知道有的孩子才剛剛四歲,還在上幼兒園。
有的孩子已經(jīng)八歲,上了小學(xué)。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說說孩子的閱齡。
因為年齡有時無法作為絕對的參照物。
因為有的孩子1歲多就開始接觸親子閱讀了。
那么他到了6歲,就有了5年的閱齡。
而有的孩子到了5歲才開始接觸親子閱讀。
那他到了6歲,其實才1年的齡。
這樣,同樣年齡的孩子,閱讀能力會很大不同,甚至天壤之別。
比如有的孩子能捧著書本安靜地閱讀半個小時以上。
而有的孩子呢,一分鐘也待不住,無法安靜下來。
所以,在孩子走上獨立閱讀前。
我們要反思一下,孩子到底接觸了多少書本,親子閱讀的時間加起來有多少天?
你知道嗎?
很多問題,都是在很早以前就埋下了種子。
一時之間根本無法解決。
還有媽媽問我說一個十歲的孩子從來不愛閱讀,只喜歡玩手機,有沒有什么辦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我的答案是,真的很抱歉,暫時沒有好的辦法,讓孩子一下子愛上閱讀。
因為過去的十年,你在做什么呢?
為什么沒有用心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xí)慣?
如果在6個月的時候你給孩子一個搖鈴和一本色彩鮮艷的布書。
他是不會拒絕的,而是會像每個孩子那樣伸出小手來觸摸。
不要覺得給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讀書是浪費時間。
的確,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還無法懂得你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但是,真正給嬰幼兒讀過書的父母會發(fā)現(xiàn)。
當(dāng)我們發(fā)聲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有時會睜得大大的。
他們無法理解每一個字,但是他們大腦內(nèi)的語言和理解區(qū)域已經(jīng)在悄然變化。
就好像柳樹冒出第一顆新芽,遠(yuǎn)遠(yuǎn)看去還是光禿禿的,可是一大片綠意已經(jīng)在醞釀著。
我一直記得小小魚半歲的時候,我給他看書的情景。
他一把就抓住,然后往口里塞。
我搶過來,一直跟他說,“這是書,不能吃,不能吃!”
看到我焦急的樣子,他愣了一下,然后咯咯地笑了起來。
就在這你爭我奪之間,讓他一直接觸到有趣的書本。
他不聽故事,那我陪他讀圖。
那些鮮艷的顏色,生動的車車或者動物圖畫,總是有打動他的那一頁。
當(dāng)你給孩子買玩具,也給孩子添置書本。
安排好陪孩子玩的時間,也有親子閱讀的安排。
那到了兩歲的時候,孩子基本就會愛上閱讀。
到了6歲的時候就能獨立閱讀一些簡單的繪本。
而到了8-10歲的時候,基本可以獨立閱讀比較深邃的書本,并且會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了。
但是你什么都不做的話,讓孩子的閱讀世界一片空白。
那最后孩子閱讀跟不上,怪誰呢?
所以,你能看到,問題其實在多年前就已經(jīng)埋下了。
在孩子邁上獨立閱讀之路前,一定要記得盡早開始親子閱讀。
從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了,這是第一個黃金閱讀期。
接下來談?wù)劒毩㈤喿x的兩個基本能力培養(yǎng)吧。
小小魚今年6歲,我們家目前的閱讀狀況是親子共讀+初級獨立閱讀。
為什么我要把它稱之為初級獨立閱讀。
因為他閱讀的書本還局限在圖畫書,純文字的書本還讀不了。
他翻的最多的就是那些科普書,比如他心愛的幾本恐龍書,總是會定期從書架上搬到我書房的榻榻米上。
還有漫畫書,那本父與子他放在自己的小床上,好幾次我發(fā)現(xiàn)他一個人在那安靜地翻著。
我也是試著讓他讀文字書。
但是認(rèn)識的字大概只有500個左右,所以讀起來還是像拉鋸一樣。
他自己也許覺得吃力,幸好興趣在這,也沒有放棄。
所以有時他會捧著一本漫畫書或者故事書,指著其中的幾個字讓我教他。
我一讀,還沒等我解釋,就拿著書跑開了。
而有時,我看他能認(rèn)識所有的字,但是卻也說讀不懂。
那就跟識字沒有關(guān)系,而跟理解能力有關(guān)了。
因為有些字組在一起,就變成了專有詞匯,孩子就無法理解。
所以有孩子讀小學(xué)的媽媽跟我說孩子認(rèn)識很多字,為什么說讀不懂。
也許是真的讀不懂。
因為光認(rèn)識字,而不知道如何去使用,如何去組合,如何去理解這些組合、句子、段落背后的意思,那就無法體味到獨立閱讀之美。
所以,在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之前,就要先幫助孩子識字,同時提高理解能力。
一說到閱讀和識字,有很多父母關(guān)心要不要給孩子指讀。
有媽媽說每次閱讀時,遇到孩子認(rèn)識的字,自己就興奮地指出,遇到成語就趕緊告訴孩子,希望他能記住。
但是孩子的反應(yīng)卻是無視,甚至很不高興父母這樣做。
因為他們更關(guān)心故事的發(fā)展或者畫面。
所以我尊重孩子的選擇,在閱讀的時候不識字,除非他自己主動發(fā)問。
然后我們單獨準(zhǔn)備一個識字的時間。
每周三的下午,我會讓小小魚朗讀一些簡單的句子、段落,還有一些小故事。
讓他把認(rèn)識的新字鞏固,讓他看到文字的使用。
而更多的時間是平常我們會玩很多語言游戲或者在外邊認(rèn)字。
這些生活中的小碎片積累多了,也是非常有效的。
而理解能力呢?
一般情況下,閱讀理解能力往往跟一個人的閱讀量成正比。
就要靠反復(fù)閱讀進行錘煉。
另外在平常多跟孩子交流,認(rèn)真傾聽他們在閱讀時的提問。
然后一起討論。
在孩子閱讀能力增長的過程中。
父母會見證到孩子的興趣在不斷地變化。
隨著他們見識和眼界的增廣,閱讀的書籍也需要作出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
比如小小魚在3歲前,很多書籍都是我給他選擇的。
但是到了如今,他自己會去書架上挑書,然后拿來要我們講。
他從最初的翻翻書到繪本故事,再到科普故事、漫畫故事、簡短童話。
一步步地打開閱讀的世界。
而你會發(fā)現(xiàn),兩三歲的時候,孩子會喜歡某一本,然后會要你給他每天講好幾遍。
那時候小小魚喜歡一本《啊嗚君》,講的是吃吃吃的故事。
他特別喜歡看到那些美食,還有冒險的經(jīng)歷,搞笑的情節(jié)。
所以每天都要我給他講,最后我都能背誦了。
而到了如今,他會不滿足一些簡單的故事了。
有時一本書聽完或者一個故事聽完,意猶未盡。
所以有時睡前我得給他多講幾個才行。
而我也給他準(zhǔn)備了豐富的書本在家里,讓他伸手就來。
以至于來我家的朋友說我們家就是一個小圖書館。
到處都堆滿了書。
當(dāng)然,給孩子讀的書,也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好書多一點好。
怎么給孩子挑到合適的好書,對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都很重要。
千萬不要以為孩子不愛閱讀某一些書就覺得孩子不愛閱讀。
就拿我陪小小魚讀《我爸爸》及《猜猜我有多愛你》來說。
那時候1歲多的時候,我拿著《我爸爸》這本書,興奮地遞給他,他一點也沒有關(guān)注。
讓我傷心不已啊,你看,這是我的爸爸,他很厲害。
孩子不管,反而瞧我兩眼,他的爸爸就是我,書上的爸爸是什么?他還理解不了。
所以我把書收了起來。
然后到了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從書柜里看到這本書,他有了興趣,覺得里面的比喻很搞笑。
爸爸像大猩猩那樣有力氣,游得有魚那么快。
他好幾天都在看這本書。
而《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很多媽媽在孩子一兩歲的時候就介紹給孩子。
覺得這能說明我對你的愛,幫助孩子理解愛。
可是跟一兩歲的孩子說愛,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所以那時候我深情地跟小家伙說我愛你。
他才不管,他就覺得那只大兔子蹦啊跳啊有意思。
然后我在床上蹦啊跳啊模仿大兔子,他模仿小兔子。
沒人管這愛到底是從哪里到哪里。
但如今我回憶起來,覺得親子閱讀時,帶著小小魚蹦蹦跳跳的時光就是愛的時光。
所以有媽媽說“為什么我兩歲的兒子不看這本《猜猜我有多愛你》,難道他是不愛閱讀?”
沒事,你只是沒找對時間。
我們沒必要帶著沉重的負(fù)擔(dān)去陪孩子閱讀。
因為他們只需要喜歡看,并且能找到快樂就好。
而那些所謂的意義,有時是我們大人過于功利心急。
讓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來讀這本書,肯定感受就不一樣了。
那么,我們可以怎么給孩子選書呢?
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興趣來選擇。
對于1-3歲的孩子來說,最好挑選構(gòu)圖較簡單,顏色較明快,輪廓較清楚,線條較干凈的圖畫書。給他們的書文字還要富于節(jié)奏感,朗朗上口,情節(jié)在反復(fù)中有變化,形象和場景是在寶寶生活中常見的。
這樣他們會覺得閱讀是安全的,是有趣的。
而到了3-6歲,他們會保持對圖畫的愛,但是也會喜歡小故事,所以可以找一些短小、生動的故事書,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找一些繪本故事書。
而對于6-8歲的孩子,他們會有自己的選擇和偏好,而且具有了初步的獨立閱讀能力,父母只要把把關(guān),把一些好的書籍放在他們能拿到的地方,允許他們自己決定閱讀的時間和內(nèi)容。
而對于8歲以上的孩子,他們閱讀的空間更大,民間故事、名人傳記、古典名著、偵探故事、冒險小說,都可以嘗試,父母不要去阻擾,而要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閱讀選擇中來。
有一句話叫“機會總是留給有準(zhǔn)備的人”。
所以,當(dāng)你希望孩子成為愛閱讀的人種,那就要好好準(zhǔn)備。
在育兒和親子閱讀的路上,魚爸在你身邊。感謝你能讀完,每次寫關(guān)于閱讀的文章就有三四千字,刪改了又寫,寫了又刪改,想說的太多,希望能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