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
文:一米陽光/版式設計:Effi / 圖源:網絡
一
春依十六歲的時候,就出落成漂亮的大姑娘了。一米六幾的個頭,白皙的皮膚,一頭如瀑的秀發(fā)黝黑發(fā)亮,走起路來姿勢很美,就如電影里走下來的演員。春依笑起來左臉頰上還有一個酒窩,眼睛也很大,雙眼皮,美中不足的是,眼睛斜視的時候,才能略微看出一只眼睛有些斜視,正眼看人是看不出來的。那是因為出生的時候,母親還要照看大她兩歲的哥哥,夜晚一直亮著燈,造成了這種情況。七十年代,父母發(fā)現她這種情況的時候,醫(yī)療條件還不太好,又是生在鄉(xiāng)下,想著一個丫頭,又不影響視力,咋樣也能嫁人,也就沒到處尋醫(yī)問藥。
姑娘大了,來尋親的人就多了,春依雖然有點兒小缺陷,卻也生得傲氣,對于那些因為她這點缺陷想尋一個便宜媳婦的,她壓根看不上。
春依因為是個女孩,小學二年級還沒上完,就被媽媽叫停下來幫忙做農活,說一個丫頭片子上學沒用,遲早嫁人。春依的媽媽是個能干的女人,里外一把手。春依的父親在大隊部當會計,整天游手好閑,還窮講究,生怕身上會沾上泥土的氣息,家里一切農活也就落在了春依媽媽的身上。
春依懂事,雖然特別想上學,但看著媽媽辛苦,也就不想和媽媽鬧別扭。做飯,洗衣服還有一些簡單的農活,春依樣樣都干得很出色。尤其做飯,不到二十歲的姑娘家,再怎么簡單的菜,她都能做出味道和花樣來。
二十歲之前,春依推掉了好多來尋親的人,那些上門來求親的,沒一個她看得入眼的。農村女娃定親早,父親看她都二十了,人家姑娘這么大都結婚了,就急了,隨口應了一門親事。春依生氣,鬧,卻擰不過父親,母親那么能干的一個女人,就擰不過父親,還常看父親臉色。父親嫌棄母親,說她大字不識一個,整個就是一個泥腿子。從來就沒有想過,不是她這個泥腿子,這個家怎么撐得起來。他整天像個公子哥似的,穿的水灑不上身,在這個靠農田吃飯的鄉(xiāng)村,是靠誰他才這么瀟灑自在的。
農村定親后,每年男方就來接女方去過年。每次那個叫王虎的男孩來到家后,春依就氣不打一處來,那是看到他就生氣啊,可是父親卻強迫春依跟著男孩去了男方家里。
親事訂下來,第一年去了王虎家以后,春依發(fā)誓再也不去了。她跟那個王虎沒一點感覺,看到他就想生氣,甚至飯都吃不下。迫于父親淫威,自己沒有經濟來源,也退不了父親收下的彩禮,就跟著村里的姐妹去北京打工了。
定親的第三年,春依攢夠了王虎給的彩禮錢,無論父親怎么打罵,死活退了那門親事。這一晃三年,春依也二十三了,在鄉(xiāng)下,也算是大姑娘了,條件好點的男孩這個歲數多半已經成親或者有了對象,春依因為那點缺陷加上歲數,偶爾有來提親的,外在和內在條件就更差了,春依想找個對自己心思的男孩也就更不容易了。
二
退完親事在家過年的時候,父親一直沒給春依好臉色。說要不是春依太倔強,都已經結婚了,家里的農活好歹也有個人來幫忙,也不至于一到農忙季節(jié),春依的母親就不停地嘮叨,有人幫忙了,他也落個耳根子清凈。春依嘴里不說,心里想:結婚一輩子的事情,我找個自己看順眼的也不行嗎?為了躲避父親的嘮叨,元宵節(jié)還沒過,春依就又和鄰村的一個女孩靈兒去了北京。
在勞務市場里,等工作的人烏泱泱的一大片,天寒地凍里,個個都縮著身子,等著被老板‘拯救’。春依和靈兒也夾雜在其中,她們的身形樣貌老遠的就吸引了幾個人的眼球,這正是他們要物色的姑娘。
春依見一個中年的和兩個年輕男子晃悠到她們面前,就有些莫名地緊張,可想著青天白日又是人多勢眾的,能有什么呢?也就沒有逃避。三個人來到她們跟前,為首的中年男子問有一個輕松的工資且不低的活兒她們要不要去干。春依的心理是戒備的,轉而想到父親,想到和靈兒一起的,也就放松了警惕,帶著靈兒上了他們的昌河車。車里還有三四個女孩,來自不同的地方。
一路的顛簸,都幾個時辰了,還沒到達上班的地方,春依就有些恐懼了,可帶她們來的那三個男子,也沒對她們怎么樣,一路上好吃好喝地伺候著,還跟她們有說有笑的。春依聽說過人販子,剛開始往那上面想過,可這也并不像傳說中的那樣上車就搜身,把值錢的物件都搜走,而且嚴加看管,防止逃跑的可能性。她們中間是可以逃走的,因為他們不限制你上廁所,也不限制停車的時候你任意活動。就這樣,原本有點警惕心的女孩子們放下了所有的心理戒備,開開心心地跟著他們走了。工作的地方遠怕什么?工資高活兒輕松就好了。
當看到一路的房舍越來越陳舊,離北京城越來越遠的時候,女孩子們的心開始提到嗓子眼了。無奈在夜色里,人少車少,女孩們只有認命。那個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通訊設備,她們根本也無法跟外界取得聯系。
車開到有一百來戶人家的村莊里,停在了一個四十開外的光棍家門口。其中一個年輕男子偷偷把春依拉到一旁,塞給了她幾十塊錢。九十年代中期,幾十塊錢也頂好大用處的。他告訴春依,我們一會兒把你賣給這一家,到時候你可以逃跑,如果你能逃到北京找到我們,這賣的幾千塊錢我會都給你,隨后給春依寫了地址。春依一下子懵了,賣給這老頭,還不如在老家隨意嫁了,自己所要尋找的愛情呢?那個看對眼的人就是這個跟父親年齡無異的人嗎?等那個年輕男子帶著一幫女孩進屋的時候,春依想過就此逃了,但想到一起來的靈兒,春依就放棄了想法,反正他們看管不嚴,等機會再說,她不能丟下靈兒。
說也奇怪,因為不是一路強迫來的,這些女孩竟然都沒怎么哭鬧。村里不一會兒就來了不少看熱鬧的人,買賣婦女對于這個人口大村已經習以為常了。山西這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娶個媳婦彩禮都是天價,本地女孩都在外地尋親,男子娶媳婦也就靠買賣婚姻了。好多男子到三四十歲才掙夠買媳婦的錢。
春依被賣的就是這家年近四十的男人,在他們數錢的當口,從屋外進來一個年輕俊俏的后生,個頭也將近一米八。他進門后掃了一眼屋內的女孩,伸手把春依拉到了門外就問她:"我叫秋生,我看上你了,你能看上我嗎?"原本有些沮喪的春依,抬頭看了看叫秋生的男孩,眼前不由得一亮,這不就是自己心心念念喜歡的那種男人嗎?隨后害羞地低下頭"嗯"了一聲。接著像想起了什么又問:"那,剛才那老男人給了錢咋辦?""這你別操心,我能擺平,他是我三叔,一會我回去湊錢給他。就這么定了,你跟了我哈。"說著拉著春依的手進了屋內。
三
秋生把春依拉進屋內后,對著數錢的中年男子說:"三叔,我把春依領我家去了,這兩天把錢給你送來。"中年男子還沒反應過來,秋生拉著春依就跑出了屋外。
春依是不想回到老家那個家了,真的不想面對父親。路上原本有逃跑的機會,她又想碰碰運氣,萬一真的是有個好的工作呢?再則她看到那幾個人警惕性也不高,就是真的有什么不測,到了地方,如果想辦法也能逃出去的。確定了是被人販子販賣了后,春依心里也七上八下的,可有個人販子居然給她錢,說她配合得好,回到北京還把賣她的錢給她,這有點讓春依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F在被秋生看上,無論日子窮富,看著秋生的模樣,也比老家那個王虎看著心里敞亮歡喜。
秋生家里只有三間房子,有些陳舊,家里看不到一樣值錢的物件。有兩個姐姐,都已經出嫁,父母身體看樣子也不咋結實了。春依心里閃現些許的凄涼,轉瞬又晴朗開來。家庭條件無所謂了,兩個人都還年輕,相互又能看對眼,只要勤勞,兩顆心往一處擰,條件慢慢會好的。
山西吃的面食,春依生在河南以南,以大米為主食。第一年里,可把她折騰得夠嗆,特別想念老家,尤其老家的飯菜??煽粗锷撬尚牡娜藘海钟X得一切苦都值得。春依向來脾氣好,就是再苦,再怎么不習慣,她也沒顯露出來,就想著跟秋生踏踏實實地過日子。
秋生并不是一個能吃苦的主,干起活來重也不得輕也不得,所有的活計都落在了春依一個人的身上。就那樣,原本有機會逃跑的春依,還是選擇了留下,就因為這個男人讓她看得順眼。
婚后第二年(說是婚后,他們連結婚證都沒扯,登記結婚得有男女雙方的戶口本還有所在地的證明,她們這些被賣過去的女人,基本都是沒有走法律程序的婚姻),春依懷了身孕生完孩子之后,整天在家無所事事的秋生準備去北京做事,春依心里暗喜:當了爹之后,果然懂事了,知道維護家庭努力進取了。
秋生去北京不到半年,就有噩耗傳來:秋生被抓到局子里去了!春依傷心、難過、又心疼。把孩子留在家里,也去了北京。通過多方打聽,才知道秋生打工壓根吃不了苦,就跟一些混混倒賣假幣,出去第二天就被警察抓了個現形。
春依無奈,讓人捎信給家里老人帶好孩子,自己在北京打工掙錢,看能不能早點把秋生撈出來。
秋生也是初犯,春依打了一年工攢了點兒錢,托人把秋生從局子里撈了出來。兩個人因為想念孩子,就又回到了山西老家。春依也有些想念父母,三年了,她和父母之間沒有任何聯系,父母應該也擔心她了。就和秋生商量,說是想回河南看看。秋生想著他進去了春依就沒跑,還掙錢撈他出來,心里多少有些感動,即便回到河南,春依肯定也會和他一起回來的,就同意了。
兩個人帶著孩子,顛簸了將近兩天,終于回到了春依的老家。母親見到春依,喜極而泣,父親依舊一副不喜不悲的表情,好像春依的存在與否,與他沒有什么關系。春依心里有些痛,父親肯定是怪她忤逆了他,這孩子都有了,他又沒得到彩禮。
在父母家住了幾天,春依的母親偷偷問過春依,問她是否要留下,說秋生看上去懶惰又粗心,除了長相不錯,真沒啥優(yōu)點。春依說孩子都有了,她舍不得孩子,將就著過唄,母親不也將就了一輩子嗎?春依的母親因為常年和父親不和,脾氣雖然慢慢變得暴躁,但是干活卻是一把好手,思想也比較傳統(tǒng)正直,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道理,也是她灌輸給女兒的。母親除了偷偷抹眼淚,也不知道該如何勸女兒留下。
四
春依走的那天,母親拉著春依的手,哭得不能自已,她真沒看出來女兒哪兒幸福。看女兒的穿戴,還跟小時候一樣隨心,就是那孩子看著真的不是體貼勤快的主,這么大老遠,嫁那么一個窮地方,再遇不到一個貼心的人,日子該咋熬?。〈阂赖母赣H看著春依的母親哭哭啼啼,不耐煩地說:"這看著不是挺好的一個后生嗎?"春依的母親沒好氣地說:"是啊,好,跟你一樣好?。⒋阂辣Я吮赣H:"媽,你別替我擔心,你自己好好保重身體,要學會愛惜自己。"春依的母親更難過了:"囡啊,以后咱母女不知道還能見著面?!⒄f完這話,春依的母親掩面離去,這分別的痛,太痛!
春依走的時候,村子外面圍著很多看熱鬧的人,都指指點點竊竊私語:"她被賣了。"
"是啊,是啊,這不男人小孩都帶回來了!"
"嗯,看那后生長得還不錯,聽說比她還小兩歲呢?。?/p>
"嗯,還算走運,鄰村和她一起的靈兒聽說賣給了一個大她二十多歲的人,也有孩子了呢!人家不放她回來,怕她不去了。"
……
眾人的議論,像刀扎著春依的心,好歹唯一的安慰,她這個男人年輕又帥氣,算是給她長了點兒臉。
靈兒的下落是春依告訴她父母的,靈兒自己也不愿意回來,在那邊生了個兒子,她舍不得孩子,父母也沒有尋她回來的心思,家里孩子多,也不缺她一個。有時候,很多東西,都是人性的悲哀。女人的悲哀,就是有了孩子,她就有了致命的弱點。
春依回到山西一年多,秋生又去了北京,這一去,又想干一勞永逸的事兒,被人攛掇著,又去倒賣假幣,這次數額大,又是重犯,被判三年,春依那個氣呀。你想好好過日子,他偏不讓你安生。這次無論如何是撈不出來了,春依也沒那大能耐了。春依在離家不遠的小城飯館里找了個端盤子的工作,秋生進去了,她和孩子還得生活,公婆年紀不小了,也幫不了他們什么。
秋生進去第二年,噩耗從老家傳來,母親去世了!春依悲痛欲絕,母親辛苦了一輩子,身體好好的,咋說沒就沒了啊?問了情況后,春依的心一瓣一瓣地碎裂,母親居然是喝農藥死的!一輩子要強的母親,到底多大的事讓她下如此的決心啊?
雙重的打擊,讓春依的心痛得有些麻木了。就抱著孩子跌跌撞撞地去車站坐了車,一路上就跟傻子似的,除了喂孩子一點兒東西,她沒有一點胃口。她在回憶著和母親分別時母親說的話:"囡啊,以后咱母女不知道還能見著面啵……"母親那個時候就有想法了嗎?到底啥原因啊?自己咋沒有細問母親呢?就怪自己心粗!春依深深地自責著。
春依回到家的時候,哥哥妹妹都已到家了,母親已經下了葬,據說母親是被匆匆埋葬了的。老姨(春依母親的小妹)是第一個接到信的人,老姨說她來的時候,二姐斜歪在一個帶靠的椅子上,就朝著門口坐著,口吐白沫,眼睛睜著,有不甘又像是等待誰。
春依聽完,心如刀絞,就問父親:"母親就不能等我們都回來了再下葬嗎?你嫌棄她一輩子,死了也嫌棄嗎?至于頭一天死第二天就埋了嗎?她最愛的三姨也還沒趕回來?。⒋阂懒滔逻@句話,就奔往母親的墳地,路上剛好遇到也從外地趕回來的三姨,兩個人抱頭痛哭。
兩個人邊哭邊來到墳地,老姨最后也趕了過來,三姨問她為啥不阻止春依的父親,就這么匆匆把姐姐埋了,姐姐死得冤,肯定有隱情。老姨說:"你們都不在,我能咋整?姐姐不是自己喝藥,還是人逼的呀?都是自己家的人,又沒依據,還能去告呀!"
母親的事就這樣不明不白地結束,春依以及兩個姨娘即便想鬧,那又去鬧誰呢?三姨那么柔軟的性子,就想把這個家砸了,想著春依的母親辛苦了一輩子,這個家也是孩子的,不得不作罷。這次回來,如果母親還在,春依真的不想再回山西了,可想著母親的死,想著父親的狠心,這個家真的沒有可依靠的人了。
終
春依回到山西,心里的傷痛讓她不想待在家里了,就把孩子給了婆婆,又去了北京。
春依漂亮勤快,在哪兒做事都招人喜歡。打工期間遇到一個湖北武漢的男人,自身條件還不錯,一直對春依照顧,屬于體貼又善解人意的那種。后來對春依表白,春依說自己有男人,也有孩子。她的事男人多少也知道一點,說春依的婚姻不合法,也沒有結婚證,男人又進去了。孩子她可以帶著,他不嫌棄,如果春依堅持和秋生過下去,未來是沒有幸福的。男人說得再好,春依想想孩子,想想秋生再有幾個月就出來了,這兩進兩出,萬一改過自新了呢?他就是懶一點粗心一點,春依自己掙錢,穿啥吃啥他是不管她的。
春依善良的個性,各方面總是往好里想,她拒絕了別人的好意,男人說她太傻,一起干活的姐妹也勸她,春依卻鐵了心的等秋生。如果母親還活著,或許春依還考慮離開秋生??赡赣H的自尋短路,對春依的打擊很大,感覺自己就像個孤兒,再也沒了真正的家了。春依考慮著女兒,孩子帶走是不可能的,可放下孩子她真的做不到。
秋生回來了,他們繼續(xù)過著日子,好與不好,開始雖然情非得已,后來也是自己的選擇,只有認命,女人天生認命的多。
再后來斷斷續(xù)續(xù)的,雖然又生了兒子,他們的日子也過成了白開水,大事小事,重重疊疊壓在心里,兩個人再也沒了什么交流溝通。春依看到他,就如看一個陌生人,說一句話,就覺得多余,為了孩子,不得不繼續(xù)著。人到中年的日子,或許很多夫妻都過成了這種日子吧?和春依一起被賣的靈兒,生了兒子后不久,兩個人就過成了陌路人,靈兒沒跑,因為兒子可愛。他們分開過了,靈兒守著兒子。靈兒不能回老家,她走兒子就得留下,靈兒舍不得。靈兒的兒子有出息,學習一直很好,聽說現在已經讀大學了,一所很好的大學。
想問: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或許好,或許不好,留在家鄉(xiāng),所遇非人,或許也一樣吧?
作者簡介
一米陽光:李中芹,河南信陽人,筆名一米陽光,70后,小時候就喜歡寫作,夢想成為一個寫者。尤其喜歡寫詩,把自己每一份心思都融入詩歌里,讓靈魂在詩歌里自由歌唱。曾經在精品閱讀、潮流美文、第一記錄頭條、詩人思歸、文心詩苑等平臺發(fā)表有詩歌散文三百多首(篇),詩人思歸客詩詞會特邀作家。業(yè)余愛好,喜歡唱歌、旅游、烹飪、朗誦。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執(zhí)行總編:風剪云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白曉輝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Effi
編輯部:
總監(jiān):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銅豌豆 風碎倒影 連云雷 夏梓言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葉兒 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