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一生奢侈無度,無論任何事情,都要講究鋪張和排場。慈禧太后曾經在火車上吃了一次魚,然而,這次吃魚的過程卻讓人驚訝不已。她究竟會吃出什么新花樣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慈禧太后曾是清末時期最具權勢的統治者,在她的掌控下,大清帝國在一天天的衰敗,可她自己的日子卻瀟灑快活。
德齡曾經在自己的著作《微香縹緲錄》中介紹過,慈禧太后決定去奉天祭祖之前,朝廷已經為慈禧花重金買下了一輛列車,還修建了一段京奉鐵路,專門為慈禧太后祭祖做準備。
既然是老佛爺出行,排場必然盛大無比。慈禧太后專列共有十六節(jié)車廂,除了車頭外,需要全部涂成明黃色,以代表皇家尊嚴。不僅如此,車廂內還有專門的廚房、儲衣間、寢宮等,無一不是裝修精致豪華,環(huán)境一流,處處彰顯著皇家的氣派。
此次出行,慈禧太后攜帶的衣服就有三千多件,除此之外,伺候慈禧太后起居的太監(jiān)宮女還有一千多人??吹贸鰜?,慈禧太后的這次旅程,應該是相當雍容和快活的。
慈禧太后去奉天祭祖的消息傳出后,沿路之上大大小小的官員都爭相獻媚,有人進獻出奇珍異寶,有人供奉當地著名特產,就是為了搏得慈禧一笑,為日后的官運亨通鋪一條捷徑。
慈禧專列到達白河的時候,當地官員為了討好慈禧,專門把白河特產——鯽魚,送到慈禧太后的專列上。對于慈禧太后來說,享受美食也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很高興的將這些鯽魚統統笑納。
新鮮的鯽魚被送到御膳房后,很快便被御廚們做成了美味,由太監(jiān)端到慈禧太后面前。慈禧太后只吃了一口,隨即便撂下了筷子,她吩咐御廚們,把鯽魚端回御膳房重做。
眾人都以為慈禧對鯽魚的味道不太滿意,誰知慈禧卻并不是這個意思。她只是想讓如此美味的鯽魚物盡其用,把它們和豆腐一起燉著吃,畢竟在慈禧眼里,魚羹之鮮美,可比煎炒烹炸美味多了。
幾條鯽魚與豆腐燉煮之后,立馬滋味更加香嫩綿長,讓慈禧太后大快朵頤,連聲稱贊。
慈禧太后吃過美味之后,她心情大好,于是就想著自己卜一卦。不過,您可別認為慈禧太后卜卦需要找算命先生,她只用一條魚便夠了。
鯽魚鰓下有一對骨頭,呈扁平形狀,據說這兩塊骨頭具有占卜功能。操作方法也很簡單,用筷子將其輕輕夾起,抬高至桌面三尺左右,隨即輕輕松開筷子,反復三次,只要魚骨頭有一次能立住,便預示著占卜之人即將面臨好運。
慈禧太后在高興之余,用筷子夾起魚骨頭,輕輕放下后,魚骨頭第一次未能立住,第二次又未能立住。眼看著慈禧的臉色變得難看,周圍的太監(jiān)和宮女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期盼著老佛爺第三次能夠成功,否則,慈禧掃興之下,不一定又有哪個倒霉鬼遭殃。
也許是上天眷顧宮女與太監(jiān),慈禧第三次終于成功,眾人這才松了一口氣,再看慈禧老佛爺的臉上也轉憂為喜。
誰能想到?一次正式的祭祖活動,慈禧太后居然將其變成了美食之旅,其奢侈程度可見一斑。況且,僅僅是一根魚骨頭,就能讓不少人提心吊膽,慈禧也太霸道了。在小編看來,正是慈禧這種鋪張奢侈,專權霸道才最終導致了清朝的覆滅。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