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的觀念里,增加收入的核心要訣就四個字:勞動致富。
于是大眾就玩兒了命似的,起的雞早睡的比狗晚。
在你的觀念里,確定性的收入才是最好的。
給你100%的10塊錢,和50%可能的1000塊錢,很多人會選擇前者。
只盯著財富的絕對數(shù),不看邊際和相對變化。
你關心惦念著的是銀行卡的余額到底是十萬還是一百萬。
財富里絕對不能加杠桿。
不負債成了你奉行一生的金科玉律。
但也許以上這些觀念,沒有一個是正確的。
如果你固守這些觀念,那在極大概率上你注定一生和財富自由無緣。
一定聽過這句牛逼得不行的話吧:
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
但其實這句話的完整版是這樣的:
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能夠賺很多很多的錢,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
勞動致富需不需要勞動?當然需要!
勞動能不能致富?這就不一定了嘛!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各位的數(shù)學課目希望不是體育老師教的。
很多人認為努力努力再努力,把公司當家,吃喝拉撒都在公司里,玩兒了命加班,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換來收入的快速增長。
或者說,他們心里有種如中國房價永不會跌一樣的信念:
只要我努力工作,我多花時間在工作上,就一定可以實現(xiàn)買套學區(qū)房的夢想!
努力工作是生而為人的起碼要求,但它和財富巨大的增長,真的一點關系都沒有。
海底撈的服務生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香港高盛投行的員工每天也工作十幾個小時,他們的收入,為什么差距那么大?
你能說,海底撈的服務生,沒有高盛投行員工付出的勞動多?
所以有個觀念你應刻在腦子里:每個人都應該從戰(zhàn)略高度弄清楚,財富到底是怎么來的,怎么分配的。
財富的來源:
來自于資源,所謂的信息優(yōu)勢。
來自于資本,所謂的靠錢生錢。
來自于注意力,所謂的靠流量生錢。
來自于勞動,所謂的靠賣勞力生錢。
從上往下,每一層都把下面一層的人秒成渣渣。
從財富的直接創(chuàng)造來說,毫無疑問,最終是要靠勞動來產(chǎn)生GDP的,流量又不能發(fā)電,明星長得再好看,也不能變成可以吃的饅頭包子。但是,這些產(chǎn)生GDP的勞動力,卻要接受自身產(chǎn)生的價值,一層層被上面的層級吸干,最后給你留點殘羹冷汁,你還得感恩戴德。
終于明白為啥「全世界的無產(chǎn)階級聯(lián)合起來」這句口號的力量為何如此之大了,因為從這個角度看,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和剝削理論,是多么完美正確而且偉大呀!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不然蘇聯(lián)怎么會把自己玩兒殘了,東歐的烏托邦夢想也早就幻滅了。從戰(zhàn)略上,你要非常清醒地認識到這個簡單的道理:
遍身羅綺者,絕壁不可能是老老實實的養(yǎng)蠶人。
所以,真正的財富積累通道順序是:資源>資本>注意力>勞動。
我們?nèi)匀恍枰趭^,但是得有意識得去關注資源、注意力方面的積累,而不是“躲在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春夏與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