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忙碌緊張的工作中,我擅長抓住片刻時間放松自己的心情。下午上班稍閑,隨手在廢紙上寫寫畫畫,忽見手機彈出新聞: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因病去世。我心里“咯噔”一下,像斷了一根什么東西,心被扯得生疼。
曾有人說“人生如歌”。林清玄先生才六十多歲,仿佛一曲正彈奏到最精彩的部分時,琴弦忽斷,聲音戛然而止。
抬頭凝視窗外,滿目蕭然。濕冷的南方,寒風(fēng)凜冽,小雨淅淅瀝瀝連續(xù)下了數(shù)十天。凍得枯萎了小草,冷得消瘦了河水。樹桿脫下葉的外套,光禿禿地站在雨中,一滴滴水珠像凄清的淚水,從枝尖滑落,灑在落葉上。一股無形的寒意向人們襲來,即便往身上再添加厚厚的衣服,也無法抵擋我心中的寒冷。
“我們要輕輕的走路、用心的過活;……我們要愛惜一株青草、踐地唯恐地痛?!绷智逍壬?,你輕輕地走進我的心里,栽下一路青草、滿園的鮮花??墒牵?dāng)你又輕輕地離去,我的心真的痛了。
想起林清玄先生,我心里有一種說不清的心情。我雖與先生素未謀面,可是,先生像一盞明燈,溫暖我人生旅程,指引我的方向。先生的離去,我的心被抽空了,筆尖澀滯,在紙上戳出一個洞,再也畫不動凝固的筆尖。第一次讀大師文章,那一句句經(jīng)典的話,猶若眼前。
在我教子迷惘時,林清玄先生的文章用如何種樹、如何育人點醒我。他的文章是我教育孩子的行動指南,也是打開孩子智慧寶庫的鑰匙。
那時,大寶是一個機靈的小男生。我每天與大寶一起學(xué)習(xí),希望用自己的行為影響他,讓孩子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良好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某天,大寶語文課本中的《桃花心木》,一看標題就深深吸引了我。我知道桃花粉面嬌羞,可卻不知怎樣的桃樹才可貫以“心木”?我迫不及待地拜讀,感觸頗多。
“……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yǎng)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jié)菜?,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fēng)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林清玄先生這些話就是對我說的。他用淺顯易懂的種樹理論,啟發(fā)我如何育人。我每天陪孩子讀書,不就像每天澆水嗎?一旦孩子產(chǎn)生依賴心里,若某天我有事不再陪讀,他就會因無人陪讀而不讀書,這不是我想要的結(jié)果。
從那時起,我改變了方法,大寶也因不再受我監(jiān)督,廣泛閱讀,幾年后,成為同學(xué)們心中的百科全書。
大寶調(diào)皮聰明,有責(zé)任感。如果他犯錯,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不能讓他信服,大寶就不會改正。對大寶的教育,我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完美,時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受先生的《桃花心木》的影響,我只負責(zé)引導(dǎo)大寶,幫助他分析事情,由他自己作決定。經(jīng)過這種方法培養(yǎng),大寶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好習(xí)慣。
“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huán)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xué)會把很少的養(yǎng)分轉(zhuǎn)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span>
林清玄先生用《桃花心木》,描述種樹人對桃花心木奇特的栽種方式,怪異的澆灌習(xí)慣,借種樹人之口,闡述為什么這樣種樹。林清玄先生并沒用大道理刻意說教,而是通過小故事的細節(jié),讓讀者自己用心體會。借物喻人,從桃花心木講到育人的道理,“十年種樹,百年樹人”就在這篇文章中彰顯。
我用種桃花心木的方式,把大寶教育成一個優(yōu)秀的學(xué)生。大寶喜歡畫畫、喜歡運動,溫和善良、有責(zé)任感,大寶動手能力、組織能力強,這些都成為發(fā)光點,他走向社會,自帶光芒。
甚至,這種教育方法持久有效,優(yōu)秀的二寶,同樣是用“桃花心木”式的教育。
二
讀林清玄先生的文章,成了我的最愛。我所有的閑遐時間,都與先生的文字交流。
如果說,讀《桃花心木》一文,是我與大師初見。那么,我自己寫文這一年多時間里,則是與大師深交。與先生文字交流,是我人生中最輕松最愜意的時刻。就像上天的安排,與先生在文路上相逢。他遠遠地引導(dǎo)我,走向更遠的旅途;他總是娓娓道來,把我需要的,都寫在他的文中。
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每天下班后,便沉迷在新浪UC,唱歌、朗誦、練書法、跳慢搖等等,我什么都去嘗試,每晚都在虛幻中度過。一個偶然的機會,為了跟帖一篇文章,我注冊了江山。那時,我不會寫文章,可非常喜歡閱讀,江山的美文成了我的精神食糧,我掉進文海不能自拔。數(shù)十天后,我拿起稚嫩的筆,創(chuàng)作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文章中的幼稚、單純,看一眼便知,有文友向我推薦林清玄的散文。想起自己與林清玄先生相識多年,遺憾卻未能深交。當(dāng)我再次與《人生最美是清歡》相遇,便愛得一發(fā)不可休。
“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舍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
這就是林先生要對我說的!當(dāng)虛度幾十年之后,我摒棄了那些雜念欲望,只為自己心中所愛,在文海中找到靈魂所棲之處。我慶幸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與林先生在文中相遇,人生不枉此行。
自從進了江山,愛上文字,我一直挑戰(zhàn)自己。從嫻熟的醫(yī)學(xué)到陌生的文學(xué),我笨鳥先飛,努力補充自己的文學(xué)智識,每天閱讀大量的文章,每天必寫文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創(chuàng)作,一篇微型小說獲得老師的認可,讓我非常興奮??墒?,這并不代表我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偶然的機會,剛好有典型題材出現(xiàn)在我的工作中。我繼續(xù)為文癡狂,卻許久沒有寫出好的文章。
“生命也像是在走鋼索或凌空飛躍,在危險中鍛煉了勇氣,在失敗中確立了堅強。人生經(jīng)歷的所有挫折,都是開啟智慧蓮花的淤泥?!?/span>
暝暝之中,林清玄先生可能感覺到我的迷惘,他用文字與我交流。他告訴我,如何面對失敗。自己要嶄露美麗,須把人生的挫折都當(dāng)作淤泥,當(dāng)成蓮花綻放的肥料。人生旅途,我從醫(yī)學(xué)的路上拐了個彎走上文路。我問自己,難道是上天安排先生在這個轉(zhuǎn)角等我?
我一改往日的浮躁,與文字相伴。獨坐窗前,手執(zhí)素箋,目光盈盈,心生喜悅,與文靈魂相交。
“我們要全心來綻放,以花的姿態(tài)證明自己的存在?!绷窒壬凇缎牡钠刑帷分?,以佛理睿智的思維,預(yù)測平凡的我,以不一樣的毅力和恒心,將像花兒一樣綻放。
“這個世界上值得熱愛的東西太多,等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點,就不會畏懼痛苦和失去。別害怕孤單,你要學(xué)會,對熱愛的東西不遺余力?!蔽穆飞?,我努力前行。為給自己充電,我每天大量閱讀;為寫好一篇文章,我一遍又一遍修改;為上夜校課,我?guī)谆匕疽沟搅璩俊N胰缌窒壬?,喜歡靜坐,不怕孤單,獨享文字對心靈的洗禮。
有一段時期,我曾經(jīng)對文章感覺茫然。所寫的文章,自己覺得不夠完美,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我想知道,怎樣才是好文?
“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span>
林先生《一位神奇的化妝師》文中,借化妝師之口告訴了我,最好的文章,就是自然流露。我終于明白寫作的真諦:用真情書寫生命中的感動。
當(dāng)我寫的文章,每一篇的需要反復(fù)修改,字詞斟酌。林清玄先生又把修改方法,寫在他的文章中。
“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從內(nèi)在里改革。”
林清玄先生以佛家的智慧,大師的胸懷,落筆如羽毛輕巧,行文似月光柔美;把凌云壯志、佛學(xué)禪理、人生情愛、種樹育人等哲理,詮釋在字里行間。
當(dāng)我寫下這篇文章時,已是傍晚。飄灑數(shù)十天的冬雨終于停了,天空一片光亮。難道是未落下地平線的太陽的余輝?也許在烏云的后面,有一顆閃亮的星辰;也許云朵如棉絮溫柔,為月光保溫……我又想起了林清玄先生。
“情仿佛是一個大盆,再善游的魚也不能游出盆中,人縱使能相忘于江湖,情確是比江湖更大的?!?/span>
對林清玄先生文字的情,我就像游在大盆中的魚,從沒打算游出去。我與先生的文廝守,獨享人生最美的清歡;留些許空閑,余生與先生的字為伴,以“愛為燈,穿越時空;以美為光,照亮生命?!?/span>
林清玄先生,用文火溫一壺月光,再備兩盞透亮的小酒杯,讀月光的詩意,好嗎?以書本為琴鍵、標點為音符,淺吟唐詩宋詞,彈奏一曲高山流水,縈繞在我與先生相聚的書房。
林清玄先生的字里行間,有他從容的腳印;月光尚溫,我用如月的心之杯,裝下他淡泊的笑容。
先生未走遠,他眼里種“桃花”,心里溫“月光”。他永遠走也不出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