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空青
人生該是追求美的旅程。
靜下來,讀讀詩吧。
【緣起】
《論語》曰:“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p>
這句話是評價蘧伯玉的,實際上也是夫子自道。
孔夫子這一輩子不過也是“棲棲一代中”,與蘧伯玉的“卷而懷之”一般無二。
卷而懷之是干嘛,心里還想著,但并不表現(xiàn)在行動上。
孔夫子心中仍然想要從政,想要恢復周朝禮樂,后來發(fā)現(xiàn)沒希望,也就回魯國修書教學生了。
借著這句話,想和大家分享李商隱很經(jīng)典的一首詩。
李商隱也可以算是“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的典型,雖然他是被迫的,并非主動離開朝堂。
詩里,李商隱以嫦娥自比,以嫦娥之孤獨比喻自己之淪落;以嫦娥手上那一粒仙丹,比喻自己不為世用的絕世才華。
先讀詩,下面再聊一點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
【詩篇】
嫦娥李商隱 〔唐代〕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誦析】
詩題《嫦娥》,開篇兩句卻寫了一位在地上、在人間的女子?!版隙稹敝皇窃诘谌渲谐霈F(xiàn)了一次,作為一個情感的載體。
我懷疑這首詩本來也沒有題目,是后人為它加上了“嫦娥”為題。
為什么不選別的詞?嫦娥畢竟與此詩契合,若是用首句“云母”“屏風”“長河”做題目,就有些不倫不類了。
我們來看這首詩講了怎樣的情感。
首句純是寫景,人物是藏身幕后的,是觀察景物的眼睛。
云母屏風上,燭光的影子越來越深,暗示著外界的光亮越來越淡。
想是太陽落山,月華滿天。
因為月亮明亮,星星自然就略顯黯淡。
于是銀河漸落、曉星沉沉。
有學者考證,認為這里的曉星指的是清晨出現(xiàn)的啟明星。據(jù)此,可以將這首詩的寫作時間確定在一天清晨。
那么,詩中的主人公,則是在室內(nèi)坐了整整一宿。什么也沒干,就看著屏風上燭光搖落的影子,看著天空上黯淡的群星。
偶爾也想想自己的心事,就這樣一夜無眠。
后面兩句,就是在說主人公的想法了。原來她在想嫦娥。
今夜月光皎潔,嫦娥生活在其上俯視人間,應該過得很快活吧?
這是孩子的想法。
女子想的是:嫦娥啊,我想你應該后悔當初偷那顆靈藥仙丹了吧。在人間與后羿做一對平凡快樂的夫妻不好嗎,為何一定要來月亮之上,承受著無窮無盡的寂寞凄寒呢?
“碧海青天夜夜心”,是描述嫦娥在廣寒宮中的生活狀態(tài)。
望一眼碧海,望一眼青天;舉目蒼茫,處處寂寞。
是誰激起了李商隱創(chuàng)作此詩的欲望?我們不得而知。詩中女主人公是否有一個現(xiàn)實的映射對象同樣也不可知。
不過,李商隱的詩中出現(xiàn)過用嫦娥事跡形容道觀女子的情況。這里的主人公很可能是當時道觀中一位才情兼?zhèn)涞呐朗俊?/p>
嫦娥的靈藥,這個寄托就要明顯很多。
嫦娥因為吃了靈藥,飛升成仙,也因此承受了無窮無盡的孤獨。
李商隱因為才華出眾,不合于世,因此在晚唐社會中沉郁下寮。
寫嫦娥的孤獨,也是寫自己的孤獨;寫嫦娥之后悔,卻是在說自己的無悔。
李商隱寫過“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的句子,他不后悔來到塵世,更不后悔有七情六欲,不后悔自己的孤寂寥闊。
李商隱像是晚唐一出凄美的悲劇。
正因為有著嫦娥一樣的美與崇高,他的遭遇、他的悲劇才更加動人心魄。
【拓展閱讀】
找到三首寫嫦娥、白兔較為著名的詩詞,與此詩意境也相類似,可以互相參閱。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fā)。
文中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煩請聯(lián)系,我會立即刪除!
你的關注與評論是我創(chuàng)作的最大動力。
編輯 空青
排版 空青
空青詩詞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