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最不幸的莫過于晚年喪偶,或者是離異。兒女因為成家也都是離自己遠(yuǎn)去,孤寡老人的內(nèi)心更加的悲涼凄慘,這也使得很多獨居的老人選擇再婚,讓自己不再這么孤獨。
但是老年再婚會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和考驗,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子女,許多的子女認(rèn)為老人再婚,會給他們名聲上帶來影響,認(rèn)為是老不正經(jīng)。對老人的財產(chǎn)分配也是一種考驗,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當(dāng),就會產(chǎn)生矛盾。
但是我身邊有這么一位老大哥,他的另一半去世后,他并沒有選擇再婚,反而以自己的方式安度過了晚年。究竟是哪種方式呢?咱們一起來看看。
我今年65歲,是一名退休的企業(yè)職工。退休后我就回到了老家這座小城市,開始了自己的養(yǎng)老生活。我的老伴離開我五年了,雖然老伴的離開讓我很傷心,但是沒辦法,總要堅強面對,生活總要繼續(xù)。
兒子和女兒也都已成家立業(yè),基本不會過問我的生活,每個月都是按時的給我生活費,加上我自己的退休金,日子也過得安逸。
在退休后的生活中,因為我比較喜歡旅游,喜歡到各處去看看風(fēng)景,所以我又買了一輛車作為我的交通工具。除了旅游,我基本都是在家,每天看看新聞,養(yǎng)養(yǎng)花草。
但是說實在的吧,自己一個人還是挺孤獨的,家里出來進去都是我一個人,也沒有人陪我說話聊天的,我的心里難免有些低落。
后來我經(jīng)過別人介紹,認(rèn)識了王麗,她和我年齡一樣大,是一個離異。我倆因為都有共同愛好,所以相見甚歡。
我們總是一塊地去旅游,共同記錄著晚年的美好。隨著接觸的時間久了,我們也是越來越熟悉,無意間,我們聊起了會不會再結(jié)婚這個問題。
小王說她應(yīng)該不會再選擇結(jié)婚了,因為離異給她帶來的傷害很深,她害怕自己再結(jié)婚,害怕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其實她的想法和我差不多的,如果再找一個老伴過得不幸福,還不如自己孤獨一生。
時間久了,我和小王也互相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在一次吃飯中,我對小王說,不如咱們一起做個伴,彼此也能互相有個照應(yīng)。小王聽后靦腆的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就這樣,我們走到了一起。雖然我們不住在一起,但是每天都能見到面,我們一起逛街,一起買菜做飯,空閑的時間還會一起去旅游。
雖然這樣的生活方式不被社會認(rèn)可,不被大家接受。但是只要我們的晚年生活過得舒心快樂,在沒有妨礙別人利益的情況下,又何嘗不可呢?
為了不被別人說三道四,我和小王還約定,如果別人問起我們的關(guān)系,就會告訴別人我們已經(jīng)是領(lǐng)證的狀態(tài)。也許是不想被別人誤解吧。
我們對子女也是講清了我倆的關(guān)系,子女們也都是很贊同,并且尊重我們的選擇。我對子女這樣明事理的做法還是很感激的。希望他們能和王阿姨和睦相處吧!
其實我感覺劉大哥的這種方式還是不錯的,既解決了心里的孤單,又能有人作伴,對生活也是充滿了熱情。大家對此有何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qū)打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