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死后皇后由兒子繼承再合適不過,但這種方式并不是每位皇帝都采用,畢竟根據時局不同,國家選擇出正確人選這樣才能有利于國家發(fā)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兄終弟及方式也逐步興盛起來,較為知名有宋太祖將皇位傳給自己弟弟趙光義,有人說這種方式有些不合適,畢竟宋太祖還有兩個兒子,明顯不該將皇位傳給趙光義,那么究竟是何種原因。
公元926年10月19日,宋太祖將晉王趙光義叫來宮中喝酒,兄弟兩一直喝酒到深怕,天快亮的時候,兄弟兩發(fā)生矛盾,趙光義不小心殺死自己哥哥,次日趙光義便繼承皇位,當然這種說法很大一部分出自于野史,正史上沒有相關記載。
很多人覺得宋太祖?zhèn)魑唤o趙光義,完全是杜太后的建議,“金匱之盟”是宋太祖和杜太后達成的約定?!端问贰贰抖盘髠鳌防锩嬗洈ⅲ骸敖《?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終在旁服侍不離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長,召宰相趙普入宮。太后問太祖:'你知道怎樣得天下的嗎?’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統(tǒng)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所擁有乎?汝死后當傳位于汝弟。四海之廣,能立長君,國家之福也?!骖D首泣道:'敢不如教誨!’太后轉過身對趙普說:'爾同記吾言,不可違背也?!w普于床前寫成誓書,普于紙尾寫'臣普書’。藏在金匱(同柜),命謹慎小心的宮人掌之?!币馑技磦魑挥诘苴w光義,北宋官方文獻中《實錄》、《國史》等所記錄和承認的“金匱之約” 也只是“獨傳約”。此即金匱之盟的由來。
杜太后安排明顯是受到了后周亡國影響,周世宗去世后將皇位傳給恭帝柴宗訓,符太后因太年輕沒啥執(zhí)政經驗,難以控制朝局,最終被大將趙匡胤成功奪權,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皇帝年幼幼可能影響國家安危,杜太后為避免這種情況出現(xiàn),便立下遺訓,希望能將皇位傳給年長趙光義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
拋開這件事情不說,那時候宋太祖還有兩個兒子他們分別是趙德昭和趙廷美,宋太祖將皇位傳給自己弟弟忽視兩個兒子,明顯有些不公平,畢竟宋太祖的兩個已達壯年,完全有能力獨立處理政務,可為何居然將皇位傳給趙光義顯然有些不合適。趙光義登基后對兩個侄子無情打擊,趙德昭被逼死,秦王趙德芳死得不明不白,太祖弟弟趙廷美更是離開京城遠去房州,客死在當?shù)亍?/p>
短短幾年,對宋太宗皇位有威脅三人相繼離世,從中能看出,最是無情帝王家含義,宋太宗之所以會如此打擊兩個侄子和自己弟弟,在于他希望改變“金匱之盟”約定,將皇位永遠傳承與自己這一脈。
不少人覺得“金匱之盟”是假的,畢竟難以找到相關原文,但我拋棄其他不說,宋太宗對自己兩個侄子和弟弟無情打擊,能看出來這件事情有可能是真的,宋太宗暫代皇位,待其百年之后將皇位還給太祖一脈,宋太宗享受至高無上權威,覺得什么親情在皇權面前都是浮云。
宋太祖趙匡胤十分孝順自己母親,不敢輕易忤逆母親意見,從而訂下“金匱之盟”為的就是避免皇帝年幼大權被權臣奪取,最終導致辛苦創(chuàng)建江山毀于一旦。
本來,這件事情也不算啥,宋太祖身強體壯,兩個兒子年輕有魄力,完全能將皇位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奈何其英年早逝,最終改變了這個局面。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