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教育”變“恐嚇教育”?其實對于孩子而言,都不如耐心教育
恐嚇式教育,其實就是對小朋友采用“威脅”“嚇?!钡确绞竭M行教育,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聽話。但這種教育方式會對小朋友造成心理陰影,形成膽小、自卑、懦弱的性格。
恐嚇式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
1. 童年的陰影
現(xiàn)在有一些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有童年的陰影,那么這些陰影是怎樣造成的呢?就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經(jīng)常給孩子恐嚇式教育。
當(dāng)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會嚇唬孩子,再不吃飯警察叔叔,我就要把你抓走,或者說當(dāng)孩子貪玩的時候父母也會嚇唬孩子說你在玩的話就會有大蟒蛇來咬你了,或者是當(dāng)孩子不睡覺的時候也會嚇唬孩子說你再不睡覺,晚上就會有過你來抓你了。
這樣就給孩子造成了童年的陰影,相伴他們的一生,他們就會一直特別害怕睡覺,吃飯玩游戲。
2. 對父母沒有安全感
經(jīng)常編造牛鬼神蛇來嚇孩子,容易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失去安全感,變得格外容易恐慌,常見的癥狀就是粘父母,父母一不在身邊,就容易哭鬧。
孩子在成長中正處于探索世界的階段,是最需要安全感的年紀,假如寶寶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多的安全感,那么很容易滋生敏感、內(nèi)向、自卑等負面心理,會變得對父母充滿依戀,進而影響到孩子進一步的身心發(fā)展。
很多人長大后在婚戀關(guān)系中,容易沒有安全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年成長的時候沒有從父母這里得到足夠的安全感造成的。
還有的父母經(jīng)常用“再不好好吃飯,警察叔叔就會把你抓走”,來嚇孩子,最后導(dǎo)致的后果就是孩子對警察叔叔充滿了恐懼,在外面遭遇了危險都不敢跟警察叔叔說。
3. 總是活在患得患失的世界
如果家長總是用恐嚇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會造成心理陰影。
他就會經(jīng)?;嫉没际?,活在患得患失的世界里,那么他就會非常沒有安全感,因為家長們總是去嚇唬他,他就會很害怕。
當(dāng)家長說你再不好好吃飯,就會被警察給抓走,那么他就會以后很害怕警察,當(dāng)發(fā)生危險時,他也不敢去告訴警察。
當(dāng)家長說你不好好睡覺就會有鬼來抓走你,那么他以后就會非常怕鬼也不敢一個人去睡覺,什么事都不干。
每天都患得患失的仿佛身體被掏空,每天都活在害怕的世界里,沉浸在自己嚇唬自己當(dāng)中無法自拔。
4. 極端走向
孩子經(jīng)常被父母恐嚇,他就很有可能產(chǎn)生極端走向。因為你們說你很有可能被警察抓走被鬼抓走,或者是有人打怪物來咬你,他就會每天都想著這些事,晚上也睡不著覺白天精神恍惚無所事事,他每天就給自己這樣的思維,每天都自己嚇唬自己而這些。
都是父母,在小的時候給他們帶來的影響,他們開始什么都很害怕,什么都無心思考。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產(chǎn)生抑郁的心理。
因為沒有人會理解,他們究竟為什么變成這樣,也沒有人可以去開導(dǎo)他們,他們自己也無法排解自己,所以他們就會產(chǎn)生很極端的心。
因為父母在他們小的時候,無心的教育方式導(dǎo)致這樣的他們??赡芨改敢矝]有想過事情會變成這樣。他們甚至都沒有想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這就導(dǎo)致了孩子在未來的某一天,導(dǎo)致了極端的走向。
孩子犯錯后,家長要怎樣做到正確處理?
1. 讓孩子明白錯在哪
最明智的方法就是當(dāng)孩子犯錯以后不要再給他們恐嚇式的教育。
因為這樣會導(dǎo)致孩子產(chǎn)生心理陰影,家長們,如果一定要告訴孩子,怎樣做是對的那么可以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兒,耐心的教導(dǎo)孩子告訴他們怎樣做是對的,這樣做是錯的,這樣的孩子才會變得更加優(yōu)秀。
這樣的教育方法也讓孩子可以接受也不至于產(chǎn)生一些不好的心理。
孩子也會更加虛心的接受自己所犯的錯誤,因為耐心的教導(dǎo)比恐嚇的教育更加能讓孩子接受,他們也會改正自己的錯誤。所以家長一定要用這樣的方法告訴孩子。
2. 給予孩子你的期望
適當(dāng)?shù)馗嬖V孩子,自己的期望是更加有助于孩子和進步,因為孩子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家長可以為了自己而自豪的,如果家長們可以告訴孩子,自己對待孩子是有一定的期望。
那么孩子,一定會為了這個期望而努力也一定不會辜負家長們的期望,因為孩子是非常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可的,所以說適當(dāng)?shù)慕o予孩子期望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這個期望不要太低,因為會很容易達到,但是也不要太高,因為會讓孩子很難達到從而喪失自信心。要讓孩子明白,原來媽媽是這么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的,那么他就更會為之努力了。
曾經(jīng)有一個調(diào)查研究表明,如果說給孩子適當(dāng)制定一個期望和沒有期望單純努力的孩子相比,有期望的孩子取得的成效更加明顯。
因為他們有一個小目標(biāo)為之努力不會像沒有目標(biāo),單純的努力的孩子漫無目的地前進,其實努力就像跳遠一樣,你只要盯著前面的一條線,那么你一定能跳到那條線更遠的地方。
所以說,家長要適當(dāng)?shù)慕o孩子制定一些自己的期望,讓孩子為之努力為之奮斗,才會讓孩子更快的取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