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安貞,吉。
坤,卦名,地也。元亨,同前乾卦之義。尚秉和:元亨,指二與五,元亨無陰陽之分。乾為馬,坤為牝。“牝馬”:雌馬也。以“牝馬”之柔順比喻坤陰順從于乾陽,利于像雌馬一樣守持正固。雌馬柔順而善于在地上行走,故取為坤德之象?!柏?,所也。坤為迷。君子有所往,先迷路而后順從就會有人作主,就一定有所利。尚秉和:陽遇陽或陰遇陰為“敵”;陰遇陽或陽遇陰為“朋”。按消息卦(見圖十五),從坤卦逆行,自西而南陽逐漸增加,故說“得朋”;自東而北陰逐漸增加,故說“喪朋”。只要順從陽剛得朋之正道,就能獲得吉祥。
彖曰: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zé)o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yīng)地?zé)o疆。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至”,極也。坤為陰?!霸?,始也?!袄ぴ?,構(gòu)成宇宙萬物及其生命的原始要素,即陰性元素,如陰性粒子?!百Y”猶賴也?!俺小?,受也。至大的陰元之氣,它秉承乾陽之氣而形成生命,萬物依賴它而生長其形體,它又順從、依承于天陽之氣而運動。乾元和坤元是宇宙萬物形成的本原。以上三句釋卦辭“元”。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地之德寬厚,無所不載?!昂?,包容也。“弘”,寬大也?!肮狻保瑥V也。“品物”,各種品類之物,即萬物。地包容廣大,使萬物“亨”通,成長繁盛。以上四句釋卦辭“亨”。
牝馬地類,行地?zé)o疆,柔順利貞。
坤為牝。乾為馬?!邦悺?,陰陽相合也,故說“牝馬地類”?!瓣蝰R”與地同屬陰性之物,行于地上而可以達至遠之地。坤為陰。陰,“柔”也?!绊槨?,順從。地陰只有順從乾陽才能“利”物,才能得“正”。以上四句釋卦辭“利牝馬之貞”?!熬印必?,“先迷”失道,“后”順,“得”常?!柏?,所也。君子有所前行,如果先于乾陽而行動,就會迷失方向而失去坤陰順從乾陽之道;如果后于乾陽而行動就會得到陰順陽之常道,事業(yè)就會獲得成功。
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乃與類行”與陽相伴而行。如果往西南方向行動就會有朋友的幫助,往東北方向行動雖然失去了朋友,最終可以得到吉慶之事。坤為終,乾為慶。因為世上的事物沒有絕對僵化的,陰中含陽,陽中含陰,陰與陽可以轉(zhuǎn)化,所以“乃終有慶”也。
安貞之吉,應(yīng)地?zé)o疆。
坤道至靜,故“安”。初爻變?yōu)閺?fù)、為正,位當(dāng),故“貞吉”。震為應(yīng),地道順,故說“應(yīng)地?zé)o疆”。君子只要安于正道,不論是去西南,還是去東北,都會吉利,這與地的廣大無疆的柔順之德相適應(yīng)。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順也。我國地形,西北高而東南低,水順勢而下,故“地勢順”。坤與乾錯,乾為君子、為德。坤為地、為厚、為載、為物。故說“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效法地厚德的品行和載物的功能,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承擔(dān)社會的重大責(zé)任。
◆初六:履霜,堅冰至。
坤為北、為冬,十月之卦。初六為坤卦之初爻,為初冬時節(jié),故有“霜”之象。與乾相錯,乾為堅,到了隆冬時節(jié),就會出“堅冰”?!奥摹?,踐踏也。踩踏著初冬的薄霜就可以知道堅冰即將到來,這是自然而然的規(guī)律,在認識上見微而知著,在行動上要防微而杜漸。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坤陰之氣開始凝結(jié)而為霜?!榜Z”,順也。陰極變陽,順著陰氣漸進增加之道,必會出現(xiàn)堅冰。
◆六二:直,方,大,不習(xí)無不利。
六二居中得卦之正位,中直無私念,故“直”;古人有天圓地方之說,故說坤為“方”;地廣袤無疆,資生萬物,故“大”?!胺健闭撸傅刂w;“大”,者,地的功用;居中位,故曰:“直、方、大”。由于具有“直、方、大”的性質(zhì),所以不學(xué)習(xí)也會無所不利的。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安涣?xí)無不利”,地道光也。六二為坤卦正位,坤為靜,靜極而動,故有“動”之象。“以”,而也?!肮狻保瑥V也。正直而方正,不習(xí)無不利,是地道之廣大。
◆六三:含章可貞。 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含”,包容?!罢隆保室?。坤為文,故為“章”彩。坤為十月之卦,為冬,為閉藏?!昂隆?,指地道廣大包容閉藏各種各樣章美的事物。六三為陰爻居陽位,猶如內(nèi)含剛美而不輕易彰露,故可守“貞”。六三不當(dāng)位,故說“或”?!盎颉?,不定之辭。坤錯乾,乾為王,坤為順,故為“從”。三為人位,故為“事”。三不當(dāng)位,故“無成”。三為下卦之終,或輔助國君的事業(yè),不要自以為有了功勞就能有好的結(jié)果。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fā)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坤為年。地上的萬物按一年四時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六三內(nèi)含剛美而正,掌握時機的變化而發(fā)揮作用?!爸蓖ā爸尽?。坤為心,故為“知”。“光”,廣也。坤為廣、為大。輔助王事而有終,不自以為有功勞,說明輔助王事的心志十分廣大。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坤為囊。陰虛能裝物,囊之象。“括”,結(jié)也,結(jié)緊囊口。四爻變?yōu)殛枺酉仑灾?,結(jié)“囊”口之象。四接近于君上,居恐懼之地。緊結(jié)囊口,猶如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說也不聽,就可無咎害,由于未建功業(yè),所以就沒有榮譽。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四爻變?yōu)轸?,艮為慎,坤為害,故說“慎不害也”,謹慎自己的議論和行為就不會遭來禍害。
◆六五:黃裳,元吉。
乾為衣,坤為黃、為裳,故說“黃裳”。上服為衣,下服為裳。六五為中位,黃居五色之中?!包S”,中色也。六五陰爻居陽位,居中位,居尊位,故“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坤為文,居坤卦之中,故說“文在中也”,猶人有美德于心中,故“元(大)吉”也。
◆上六: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
坤為“龍”?!皯?zhàn)”,接也。陰極變陽,二氣交合,故有“龍戰(zhàn)”之象。坤為地、為遠,故有“野”外之象?!耙啊?,郊外之地。上六居極外,猶似郊外,故有“野”外之象?!褒垜?zhàn)于野”,說明陰陽相接于一卦終極的上爻?!把睘殛?。坤為陰、為水,故為“血”?!靶保嗌?。天為玄,地為黃。“玄黃”言天地氤氳之氣相混雜不能辨認。
《象》曰:“龍戰(zhàn)于野”,其道窮也?!案F”,盡也。處上卦之極,“其道窮也”,說明陰道窮盡,將轉(zhuǎn)入向陽的轉(zhuǎn)化。
用六:利永貞。
用六,坤卦特有之爻題。朱熹《周易本義》:“言凡筮得陰爻者,皆用六不用八”。所謂“用六”是指陰爻皆用“六”來表示?!坝馈保靡??!柏憽?,正也。利于永久遵守正道。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陽為大,坤陰以乾陽為歸終?!耙源蠼K”,陰極必歸終于陽也。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 承天而時行。
坤陰至柔,動而轉(zhuǎn)化為陽,為剛。陰中包含有陽,柔中包含有剛。古人認為天動地靜,坤之性至靜?!胺健?,“直、方、大”之“方”,方正之方,無偏黨。坤有方正無偏黨之德。“主”指陽。坤陰最后順從于陽,以陽為主。地道隨從天而運動,得到乾陽之氣的施與,以主宰天地萬物生長,這是坤道循乾道運行的“常道”,含養(yǎng)萬物而化生廣大。坤道大概是以柔順為根本吧!承奉、遵循天道四時變化的規(guī)律而運行。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多做有德的善事,就會帶來許多吉慶的事情。多做了不善的事,就會帶來許多災(zāi)難?!皬s”,以下殺上曰弒?!稗q”同辨,察辨?!皬s父弒君”的罪惡不是一朝一夕釀成的,是不善思想逐漸積累的惡果,關(guān)鍵在于是不是及早發(fā)現(xiàn)了這些不善的苖頭,應(yīng)該明白事物的發(fā)展由漸變到質(zhì)變的規(guī)律,正如初六爻辭說“履霜,堅冰至”。“順”,順序,這里是規(guī)律的意思?!奥乃本鸵A(yù)知堅冰必然到來,這合乎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告誡人們要修德行善積善,不然會帶來災(zāi)難性的后果。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 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習(xí)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直”,正也。六二居中,得正位,故說“其正也”?!捌湔保竷?nèi)心無私。坤為方?!胺健?,方正不邪,行事合于義宜?!熬础保箖?nèi)心正直,“義”,使做事端方。內(nèi)心正直,作事端方,在人群中能獲得信任和尊敬,作事有人響應(yīng),謂之“德不孤”?!爸狈酱螅涣?xí),無不利”,為六二爻辭,于是人們信其所行而不會懷疑。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以”,用也?!按保^也。陰雖有柔美之德,含藏其美德為王干事,功成而不敢自居有功。由“地道”可以知道“妻道”、“臣道”的規(guī)律?!暗氐馈鄙B(yǎng)萬物,卻認為自己“無成”,而不居功為己有?!捌薜馈辟t惠持家,相夫教子,以順從丈夫;“臣道”,忠誠為君上做事,不能居功而不順從。天始生萬物,但不能終其萬物之所成,必依賴于地而成。地生養(yǎng)萬物是繼天未終的功業(yè)而使其最終完成,只有陰陽的相互協(xié)調(diào)才能成就事業(yè)。
天地變化,草木蕃; 天地閉,賢人隱。 易曰:「括囊;無咎,無譽。」 蓋言謹也。
陽息長至四,為大壯卦,其時為二月。春分之后,天上有雷,天地都發(fā)生了變化,萬物復(fù)蘇,草木繁茂;天地的變化有開就有閉,“天地閉”,指陽氣被關(guān)閉,象征賢人隱藏于民間?!袄摇本o結(jié)囊口,比喻不要說話,不向君上進言,沒有咎害,也沒有榮譽?!吧w言謹也”,大概是說應(yīng)該謹慎地做事吧。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fā)于事業(yè),美之至也。
坤為黃,六五居上卦之中位,故稱“黃中”?!包S中”即正中。君子掌握正中之道,就能通達事理?!绑w”即“禮”,古代“體(體)”與“禮(禮)”通用?!罢痪芋w”,猶言以禮居正位。六五為中,為柔順,為厚德載物,故說“美在其中”。“暢”,充也,達也。“支”通“肢”,指四肢,即行動。美德存于心中,表現(xiàn)在行動上,發(fā)揮在事業(yè)上,達到了極美的境界。
陰疑于陽,必戰(zhàn)。為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 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疑”,似也。坤陰發(fā)展到上六,其勢力已與陽相類似。既然相類似,就有勢均力敵的狀態(tài),就必然要發(fā)生爭戰(zhàn)。兩物相似謂之嫌。“嫌”,近似。上六陰之極,有向陽轉(zhuǎn)化的趨勢,它近似于陽,但其中看不有出有“陽”,故說“無陽”。雖然看不出有陽,但是其中已經(jīng)含有陽,故用“龍”稱謂?!褒垺保盖?。“稱龍”,以說明坤陰之中含有乾陽。從而說明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不至于把陰陽絕對對立起來的道理。雖然坤中有陽,但它還是沒有離開陰類之物,用“血”來代稱陰。“血”,陰屬。“玄”,青色,指天的顏色?!包S”,指地的顏色。“玄黃”,天地混合之雜色。所謂“雜”,指陰陽無別的混合狀態(tài),是一種向另外一種事物轉(zhuǎn)化的過渡階段。
總結(jié):乾坤二卦是易之門戶,是六十四卦演化的基礎(chǔ),只有陰陽混合、相雜、相交,才能演化出六十四卦來。所以,《文言》的作者用“天地相雜”來結(jié)束對坤的解釋,其寓意十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