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軍團》講的是一個爸爸在他43歲的時候查出了骨肉瘤以后,擔心自己將不能出現(xiàn)在3歲雙胞胎女兒的生活里了,于是找了人生中不同時期的6個朋友來委托他們當女兒們的父親的故事。這六個爸爸身上都有自己的特質:探索、堅持自我、自信、忠誠、挑戰(zhàn)、享受和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
我們終究面臨生死離別,那么,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可依托?如果沒有,那么我們可以給孩子留下些什么?希望他怎樣的生活?
整個故事沒有提及一點關于賺錢的事情,相對于金錢來說,這些好品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這位父親的做法讓我想起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錢就好比是“魚”,這些好品質就是“漁”。魚會吃完,但是擁有捕魚的本領會一直有魚吃。
這個故事很感人,為人父母才能懂得,父母為子,必為之計深遠。
最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擁抱怪獸??哲娫谟柧氾w行員時,會告訴他們,如果遇到危險,千萬不要逃避自己的恐懼,而是要擁抱他。用你的胳膊緊緊的摟著你的恐懼,然后把它摔倒在地,讓他臣服于你,讓他為你的目標服務。
當恐懼來臨的時候,我們都是非常害怕的,似乎也毫無辦法。但是挺起身來,擁抱恐懼,把他摔倒在地,這話簡直棒極了。這就是告訴我們要勇敢面對現(xiàn)實,戰(zhàn)勝困難啊。
也喜歡大衛(wèi)說的那句話,忽略眼前那面墻。
我就是那樣畏首畏尾的人,什么事情都是思前想后,這也怕,那也怕,最終什么事情也沒有做,多少年以后,還是老樣子,但真相是,害怕歸害怕,我們可以制定一個目標,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每天都可以做哪些事更接近它,只是想想不行動是沒有用的。
不得不承認,朋友是人生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很幸運自己也有幾個很要好的朋友,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他們沒有仔細追問,直接就幫忙了。當然了,我們也要多提升自己,以便于自己有能力幫助朋友,這才是最好的友誼。
書中還有一句話是這位父親寫給他的女兒們的:只要你喜歡讀書,你會解決所有問題。
是的,我很相信這句話,也許是我之前太白癡了,當我再次打開書本時,發(fā)現(xiàn)書本中很多東西都很受用,在育兒過程中,它們完全就是育兒指南,解答了我很多的疑惑。
讀《兒童敏感期》,讓我明白從養(yǎng)育者的角度轉變到觀察者的角度去看待一個生命是多么重要;讀《正面管教》,讓我知道用共情和孩子溝通是多么的美妙;讀《父母的語言》,讓我意識到了給孩子一個好的語言環(huán)境的重要性,讀圖畫書,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的美好時光,等等。
也記得我第一次給他講《刻意練習》和《終身成長》的時候,那時他兩歲,書上告訴我們,原來這世上沒有天才,今日所有成就都可以通過刻意練習來達成,倘若一個人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更是難能可貴。我知道這一點的時候是三十二歲,傳遞給他的時候他才兩歲,這是多么美好。
也因此明白,教育孩子不是等到三歲就把他送到學校,把教育的責任丟給學校,,為人父母,也需要時刻學習,做最好的自己,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有句話說,人一生中有三次讀書的機會,一是孩童時;二是為人父母時;三是年老的時候。很慶幸,我在做了媽媽的時候重拾了書本。
自己經(jīng)常對孩子說的幾句話:1事情都是有辦法解決的。2自己想辦法。3一起試試吧。
只恨自己知識有限甚至是無知,怕把孩子教錯了,也不知道該怎么教,所以,我看到的我知道的能聯(lián)想到的一切我都會盡可能多的告訴他,也沒有當他是個孩子,我一直當他是一個需要裝系統(tǒng)的成年人。
兩歲的時候特別喜歡扔東西,尤其是喜歡把球扔到河里,因為這是一條人工河,有的時候河水很淺,河水深的時候這個球我肯定是不會去撿的,沒有風,球球到河里就不會隨風移動。
我沒有生氣,我讓他站在河堤上,自己慢慢下去撈,盡管這樣很危險, 我還是會撿起來,并且不厭其煩的告訴他,這個事情有點危險,媽媽去撿只是想告訴你事情都是有辦法解決的,但若真是太危險了,那就不能去了,不管什么,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在家里的時候,總是喜歡把球扔到床底下最里面,然后等他來找我尋求幫忙的時候,我就說自己想辦法怎樣才能得到他,然后他自己就直接拿網(wǎng)兜來,有時候自己能撈出來,他很開心,也有撈不出來的時候,我就會說那我們一起試試吧,然后我抓著他的手,一起趴在地板上,把球撈出來。
如果孩子碰到困難了,他會主動想辦法,不管是自己動手還是求助他人,而不是站在那里抱怨或者退縮,這就很好。
若問我想給孩子留下些什么,我想我會盡可能的多給他留一些錢,比錢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言行舉止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