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盛夏書香的第44篇文章
朋友的孩子入園一周了,剛開始去的時候擔心孩子不合群,擔心孩子被欺負,過了一周,我問她,孩子適應(yīng)了嗎?她說還可以吧,從老師發(fā)的視頻來看,還挺好的。
看看其他家長怎么說的吧:
送完孩子,我坐在辦公室里也無心工作,一直看手機,等著老師發(fā)視頻和照片。--小薇媽媽
每天早上都要哭一場,我依然選擇推著電動車去上班,可是孩子哭的太傷心了,畢竟他才兩歲兩個月,轉(zhuǎn)過身,我的眼角也濕潤,可是,沒辦法。--浩浩媽媽
我一直給老師發(fā)信息,然后一直等,可是她都沒有回復(fù),我知道,新生開學(xué),老師們都太忙了,但我就是忍不住。--小雅媽媽
從小到大沒有分開過,孩子進了校園,看著他小小的背影一步步的在我眼前消失,既開心又不舍,內(nèi)心好復(fù)雜。--朵朵媽媽
有視頻孩子在學(xué)校干啥都能看到,也不擔心,就是盯手機眼疼?!君b牙】--小凡媽媽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母愛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他終究是要離開爸媽的懷抱去走自己的路。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yīng),又稱離別焦慮。
約翰·鮑爾比(JohnBowlby)通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xù)續(xù),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xiàn)悲傷的表情。
一般情況下,孩子從5個月左右開始認人的時候就會有分離焦慮了,斷奶的時候也會出現(xiàn)分離焦慮,然后就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
記得我是在孩子九個月的時候去練習科三,每次出門都是趁他睡著的時候溜出去,一關(guān)上門就開始狂奔,爭取早些學(xué)完早些回來,可是,好幾次都是中途被打電話叫回來,因為孩子醒了看不見媽媽一直在那哭,聽著他嗷嗷的聲音,我又只好跑回來。
1 來自家庭成員比較少的孩子,比如自出生開始,一直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帶養(yǎng)者也是爸爸媽媽,平時也不怎么和其他小朋友玩,這樣的孩子突然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還有很多陌生的人,心里就會更焦慮。
2 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相對來說,小一點的孩子離開帶養(yǎng)環(huán)境,分離焦慮更嚴重一些,所以,很多家長綜合各方面考慮,還是覺得孩子大點再送幼兒園,最起碼是三歲。
分離焦慮是正常的,每個剛?cè)雸@的孩子都會有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可以做好這幾點,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1 大大方方和孩子說再見
孩子一哭,媽媽就心軟。孩子的哭聲,分分鐘牽動著媽媽的心,如果此時媽媽表情沉重,一定會更加影響孩子的心情,也難怪早上送孩子入園的時候,老師經(jīng)常說的那句“快走,要不然孩子又哭了?!?/p>
就算媽媽再想哭,也要忍住,也要等孩子入園以后他看不見你的時候,自己再找個沒人的地方發(fā)泄。
如果你忍不住和孩子對著哭,恐怕這一天,孩子也無法安心上學(xué)。
昨天帶錦寶在幼兒園門口觀望,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操場上集體活動,有位媽媽一直在遠處看著,一小會孩子就被抱出來了,坐在推車上的她看起來更自在。
所以,送孩子上學(xué)的時候,請記得這句話“媽媽,微笑!”然后,大大方方的和孩子說再見。
2 告訴孩子,我會來接你的。
早上送孩子入園的時候,告訴他,下午我會來接你的,并且說到做到。
接他的這個時間點盡量用睡完午覺或者和小朋友一起吃完晚餐這樣具體化的名詞來表示,你說放學(xué)的話,他有可能聽不懂。
接孩子的時候,注意一定要按時,寧愿是你早到了,在那等孩子,而不是讓孩子等你。本來就有分離焦慮,如果爸媽晚到,孩子會更沒有安全感。
3 一起玩一個上學(xué)的模擬游戲或者帶他去幼兒園門口熟悉場景
如果孩子還不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或者即將入學(xué),我們可以準備這樣的小細節(jié):一家人在一起做個類似的小游戲,模擬一下幼兒園里一天之中發(fā)生的事情;也可以借助類似的繪本;在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段里,再帶他去幼兒園實地感受。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知道上學(xué)是怎么一回事,從而,他自己會在大腦里構(gòu)建一個關(guān)于上學(xué)的初步印象。
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更不喜歡幼兒園。所以,爸媽不要對孩子說這句話。
孩子入園的時候,不只是孩子會有分離焦慮,媽媽也會擔心,所以孩子剛上學(xué)的時候,媽媽也是一樣的需要去調(diào)整和適應(yīng)這個過程。
也只有媽媽表現(xiàn)的堅強了,這種正面的情緒才會感染到孩子,才能在他成長的道路上助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