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這本書,一直被列為兒童經(jīng)典讀物,在全世界有一百多個譯本。不管你有沒有讀過它,但一定在孩提時代就不斷聽到它的名字。作為世界經(jīng)典名著,這本薄薄的童話書通過一個飛行員講述自己遇到來自b612小行星的小王子的事情,不只探討了孩子與大人之間的隔閡,還提出了愛情的奧秘,帶給人們許多成長的思考。
《小王子》其實是一本寫給大人的童話。
因為孩童時代的我們,還不曾懂什么是大人,更不曾經(jīng)歷友誼和愛情,對于"馴化""愛""責任"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而這些東西,是當我們長大后才會慢慢明白的,這個過程既幸福又痛苦,有得到更有失去,而最遺憾的是,當我們懂了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不再是孩子了,已經(jīng)長成了敘述者口中的討厭的大人。
從一開始,敘述者就用一幅畫來批評了"大人"們思想世界的單一和無趣:作者6歲的時候畫了一幅巨蟒吞食大象的畫,拿給大人們看,卻被當成帽子,并建議他應認真學習地理、歷史、數(shù)學和語文。
小孩子的天真和幻想,本是無比美妙的事情,卻就這樣被大人們否定掉,雖然這些大人也曾是孩子,但當他們長大,就漸漸忘記了孩童時期的純真和好奇,被政治、社會同化了。這是敘述者所感到厭惡的事情。
而碰到小王子的時候,連敘述者自己也已經(jīng)成為一個"大人",是小王子的真誠和魅力讓他重新拾起險些丟失的本心。
當小王子問敘述者:"那些刺有什么用呀?"的時候,敘述者即飛行員正被修飛機絆住了心神,于是敷衍道:"那些刺根本沒有用,它們只是為了表現(xiàn)花朵的惡意。"小王子想了片刻,對此表示質(zhì)疑,而飛行員則打斷他:"別煩啦!我有正經(jīng)的事情要做!"
小王子吃驚道:"正經(jīng)的事!"
小王子盯著"手里拿著鐵錘,手指沾滿黑色油污,正在彎腰擺弄某臺在他看來十分丑陋的機器"的飛行員,"你說話的口氣很像大人!""你混淆了一切……你把什么事情都搞混了!"
生氣的小王子談起他在某顆星球上遇到的無所事事卻自以為正經(jīng)的紅臉先生,并講起他的玫瑰花,在他看來,思考玫瑰的刺究竟有沒有保護作用比飛行員所謂的正經(jīng)事——修飛機要正經(jīng)得多!因為那是他的玫瑰,那是他的愛情,他的人生的一部分!
在這時,飛行員感到了慚愧,也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本末倒置,把大人眼中的現(xiàn)實瑣事高高捧起,而忽視了這世界上真正重要的東西——情感和本心。
《小王子》最具有童話色彩的部分,表面上看來,就是小王子在離開玫瑰花之后所見到的那幾個人物了。
第一位是325號小行星上的國王,他沉迷權力,卻沒有子民,只要是遇上的人,他都認為是他的子民。分明控制不了子民的行為,卻非要裝出似乎子民的任何行為都是受了他的授意的樣子,虛偽而無聊。小王子想看日落,國王說要在合適的時機——即日落時分,這個人物的性格荒誕而可笑。
第二位是一位愛慕虛榮的人,喜歡別人向他鼓掌,然后他就脫帽示謝,"虛榮的人只聽得見贊美。"
第三位是一個酒鬼,喝酒是因為感到羞愧,羞愧是因為喝酒而羞愧,仿佛一個死循環(huán),永遠也停不下來,沉溺于羞愧中,又繼續(xù)做著令自己羞愧的事,其實和現(xiàn)實世界中消極應對人生種種壓力的人們?nèi)绯鲆晦H。
第四位是一個數(shù)星星的人,他認為自己第一次想到這事,所以星星就歸他所屬,他擁有這些星星,他要把編號寫下來放進銀行里,等富裕了再去買更多星星。小王子越來越覺得大人們奇怪,他想:"他的思考方式有點像那個愛喝酒的人。"
第五位是一個不斷熄燈點燈的掌燈人,星球一分鐘就轉(zhuǎn)一圈,意味著一分鐘時間里,白天和黑夜就交替了一遍,所以他要不停地掌燈,他感到很累,卻依然盡忠職守,這也是唯一一個讓小王子感到有些意義的事情。
第六位是一位地理學家,地理學家自己不出去探險,卻依靠探險家的口述來研究地理,屬于缺乏實踐檢驗的行為,其成果也自然不夠可信,這個形象很像現(xiàn)實里不做實事的人們,在其位而不謀其政。
六個各式各樣的奇怪的星球和奇怪的人,分別代表了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各種荒誕的行為,或是被虛榮或權力迷惑,丟失了自我,或是貪婪無度,自私狹隘,或是沉溺于失敗難以自拔并走向更加失敗的深淵……他們都受控于那些并不真正重要的東西,或是他人的命令,或是形形色色的壓力、毒藥,唯一的共同點是——自己內(nèi)心價值的缺失。
也是經(jīng)過了和這些奇怪的人的相遇,小王子慢慢明白了自己的心在哪里。他開始擔心自己的玫瑰花,為自己貿(mào)然出走的決定感到后悔和不安。
只有經(jīng)歷了愛情,才能讀懂愛情;只有經(jīng)歷了人生,才能讀懂人生。
我小時候讀《小王子》,總是似懂非懂。有時候喜歡它,甚至只是因為它有一層"世界名著"的濾鏡,加上它本身充滿幻想和隱喻,所以隱隱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作品。
但現(xiàn)在想來,那時的我根本沒有真正的走進過這個故事。很多人與我一樣,都是長大了才明白《小王子》那字里行間深藏的溫情和悲傷。
狐貍說:"我得到了好處,因為小麥的顏色。"
小王子說:"她是我的玫瑰。""你這里的人,會在花園里種五千株玫瑰……卻找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玫瑰說:"我以前很笨……對不起。祝你幸福。"
時隔多年,突然才明白玫瑰的意義。隱藏的心思,被需要的價值,牽連的關系,都讓她成為獨一無二的玫瑰。那四顆弱小的刺,現(xiàn)在看來是那么天真可愛。
人生太寂寞了,還不如長成一棵猴面包樹,自由自在,大不了被小王子砍了,一生除了長大,也沒有什么煩惱。而不管是狐貍、小王子、玫瑰還是飛行員,他們都無疑比只會瘋長的猴面包樹要有價值,但他們同時也都要面臨成長、相遇與離別,縱然這其中也夾雜著幸福,但幸福從來都不是單獨出現(xiàn)的——幸福與苦痛相伴。
小王子遇見狐貍,狐貍跟他講了"馴化"的含義,即創(chuàng)造關系,也就是建立牽絆,建立被"需要"的關系。
原文是這樣說的:
"創(chuàng)造關系?”
'是啊,'狐貍說,'對我來說,你無非是個孩子,和其他成千上萬個孩子沒有什么區(qū)別。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無非是只狐貍,和其他成千上萬只狐貍沒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馴化了我,那我們就會彼此需要。你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
就這樣,小王子馴化了狐貍,而這個過程并非完全甜蜜的,就像人間的愛情和友情,因為狐貍一開始就知道會有離別,就像他講的:"我已經(jīng)嘗到了幸福的代價。"當?shù)却粋€人的時候,連他每天來的時間不一樣,都會讓她坐立不安、焦躁難捱,這里承載的就是在乎和思念,是已經(jīng)產(chǎn)生牽絆后才會有的心情。
有多少戀愛中的男女曾體驗過這種心情呢?
小王子和玫瑰之間,亦有"馴化"、需求的關系,只可惜小王子在被狐貍提醒后,才意識到這點。
玫瑰與小王子的相遇是個偶然。有一天,不知哪陣風吹來了一粒種子,小王子用心澆灌,有一天,她驀然開了花,嬌艷欲滴。小王子為她的美麗而震撼,答應她的一切請求,呵護和照顧她。而玫瑰卻傲慢又驕傲,她的小心思掩藏在她的驕傲之下,還未及表露,就已經(jīng)用她的愚蠢的話傷害了小王子,于是小王子感到疲憊不堪,開始質(zhì)疑這一切,他選擇了離開。
玫瑰傷心不已,卻依然驕傲,她祝他幸福,但心早已碎了,她讓他把玻璃罩拿開,說自己不再需要它了,其實已經(jīng)預示著,玫瑰的命運不會長久了。畢竟她只有四根微不足道的刺,畢竟她的壽命本就有限,畢竟B612上的危險那么多,連地理學家都說,花朵是一瞬間的事。
可是小王子不知道,他這一走,真的成了永別。所以《小王子》改編的電影,在結(jié)尾也沿用了這個思路:當小王子終于想起他的玫瑰花,和小女孩歷盡艱險回到他的小星球的時候,玻璃罩打開,玫瑰已經(jīng)枯萎。
那是無力挽回的愛情,是曾經(jīng)錯過就再難擁有的痛苦,這就像極了現(xiàn)實里的愛情和婚姻,在什么都不懂的時候碰到了愛情,雙方還不懂愛是什么,不知不覺就給對方造成了傷害,于是從甜蜜到一方逃離,另一方或心碎或等待,但有的人等到了,有的人沒有。
所以說,讀懂《小王子》,其實是一件悲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