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即將進入與氣候變化的“終局之戰(zhàn)”。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全球變暖的災難性后果可能被嚴重低估了。人類即將進入與氣候變化的“終局之戰(zhàn)”。
以劍橋大學科學家為首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近日對全球變暖的后果進行了專項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情況惡化,全球變暖至少會導致全球人口數(shù)量減少1/10;而在最壞的情況下,人類可能會因此而滅絕。
縱觀地球演化史,氣候變化在每一次大規(guī)模滅絕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對于人類社會而言,這種自然界的改變,也會影響到社會的發(fā)展?,F(xiàn)代社會也不例外。沖擊不僅來自高溫和極端天氣,還來自由此帶來的一系列間接后果,如金融危機、瘟疫、戰(zhàn)爭,乃至核戰(zhàn)爭。
研究人員認為,氣候變暖的幅度一旦高于3攝氏度,就有可能帶來極端風險。而這些風險目前是被低估的。
2021年的聯(lián)合國氣候報告指出,假如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到工業(yè)化前一倍,也就是在當前濃度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全球氣溫升幅超過4.5攝氏度的概率大約只有18%。
但是劍橋大學研究人員認為,該報告對升幅溫度的預測,過于關注低幅升溫;對高幅升溫,尤其是對極端情況的研究不充分。
研究人員認為,到2070年,全球受極端高溫天氣(年平均氣溫29攝氏度以上)影響的人口會從目前的3000萬猛增到20億。這20億人口所在的地區(qū)不但人口稠密,而且社會結構極為脆弱。
而一旦進入氣候變化的“終局之戰(zhàn)”,人類將面臨“四大殺手”的威脅。這“四大殺手”即極端天氣、饑荒、戰(zhàn)爭和瘟疫。
氣候變暖首先會對全球的食物供應產(chǎn)生重大威脅。最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的地區(qū)可能會集體崩潰,饑荒接踵而來。而隨著人類和野生動物棲息地的轉移和縮小,更炎熱、更極端的天氣會為新瘟疫的爆發(fā)創(chuàng)造條件。
氣候變化還會導致人類社會趨于不穩(wěn)定:人與人之間可能會更不平等,獲取準確信息的機會越來越少,體制變得敏感和脆弱;為了爭奪稀缺的資源以抵擋日益灼熱的陽光和高溫,戰(zhàn)爭和沖突更容易發(fā)生。而在這期間,還有可能會出現(xiàn)前所未見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人工智能武器。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地球是一個精巧而脆弱的有機體,需要作出跨學科的努力,深入了解氣候變化與人類大規(guī)模疾病及死亡率之間的關系。要對自然界中的潛在臨界點加以更多關注。比如凍土層的融化,森林的退縮,乃至云的消失等。
全球升溫有“胖尾效應”,也就是會發(fā)生大量可能導致極端后果的低概率事件。假如我們只看到低概率,而對最壞的情況視而不見,那就是天真,甚至可以說是愚蠢的行為。
參考
Climate Endgame: Exploring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10814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