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作為南唐國君顯然是不合格的,而他的詞作卻隨著南唐的滅亡進入了另外一個境界,對國家毫無貢獻的李煜反而因國破家亡淪為階下囚,讓其詞的題材和境界有了很大的提高,對詞的發(fā)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譽為“一代詞帝”。
淪為階下囚的李煜一改花間習氣,寫出很多意境深刻的好詞,如“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等等。隨著囚禁的時間越長,李煜的詞作水平就越高,直到他人生的最后一刻,終于將所以的悔恨凝聚成一首巔峰之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指的是良辰美景,良辰美景本不嫌多,但詞人卻希望它們快點結束,這是問什么呢?因為詞人此時淪為階下囚,春花秋月只會引起他對往事的無盡追思。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個“又”字,表明詞人降宋后又過去一年。這一句表現(xiàn)了詞人對歲月流逝的感慨,但這種感慨具體指的是什么呢?當然是對故國的思念。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這一句承接上片末句而來,回首故國。“雕欄玉砌”指的是南唐故都金陵的宮殿亭臺;“朱顏”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這兩句暗含詞人對江山易主的感慨!前面六句,詞人以永恒和無常這一哲學命題做了三度對比,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今日,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極盡曲折蘊蓄之意。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兩句極富感情,詞人以江水喻愁,不僅寫出了愁得悠長深遠,又顯示出憂愁洶涌翻騰,極為貼切形象,令人嘆服。apple維修
這首詞是后主的絕命詞,據(jù)傳詞人作好這首詞后,于七月七日那天晚上,在寓所命歌姬作樂,然后演唱,聲穿于外。宋太宗聽聞后大怒,認為他仍舊對故國念念不忘,便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寫亡國之痛,詞人通過今昔對比,表現(xiàn)出無窮的哀怨與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