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質(zhì)疑者:星條旗看起來似乎是迎風招展,然而在沒有大氣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的。美國宇航局的某些所謂科學家應該把功課再做足一點。
支持者:旗幟并不一定需要有風才能動,而且在所有的錄像中它都沒有動過,除非被人碰到。一旦旗子被動過,由于月球沒有大氣,也就沒有了空氣阻力,它反而要過很久才能停下來。
供圖:美國宇航局
2 / 10
質(zhì)疑者:每個物體投射出的陰影方向均不同,這說明當時有數(shù)個光源——就像電視攝影棚中的情況。
支持者:高度較低的太陽以及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會擾亂照片上影子的角度。而且如果說有多個光源的話,為什么每個物體只有一個影子呢?
供圖:美國宇航局
3 / 10
質(zhì)疑者:在宇航員踏上月球以及發(fā)射升空的時候,一定還有第三個人帶著照相機拍攝這些場面。他們是在把我們當成傻子一樣糊弄!
支持者: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的“一小步”是由安裝在登月艙外側(cè)的照相機拍攝的。“阿姆斯特朗月球第一步”這一系列的照片實際上拍的是正從舷梯往下走的巴茲·埃爾德林(Buzz Aldrin),就是阿姆斯特朗本人拍攝的。至于登月艙離去時的場面完全可以是留置在月球的遙控照相機拍攝的。
供圖:美國宇航局
4 / 10
質(zhì)疑者:如果阿波羅號的宇航員真的到達了月球,他們會被一條巨大而致命的空間放射帶給烤熟。
支持者:這些所謂的“范艾倫帶”(Van Allen belts),也就是地球磁場濃縮太陽輻射的地方并不致命,只有當人們于此逗留數(shù)天才會是危險的。事實上,宇航員們僅用了幾個小時就穿過了這一層,受到的輻射量和接受一次X光透視檢查差不多。
5 / 10
質(zhì)疑者:阿波羅16號執(zhí)行任務時拍攝到的一塊月面巖石上標有字母C。這是個假貨,從而也暴露了整個事件都是一場表演。呸!
支持者:這個C在美國宇航局的原始膠片和照片上都是沒有的。經(jīng)過放大觀察,這東西看起來像是一根在后來的復制過程中掉進去的毛發(fā)或者纖維。
供圖:美國宇航局
6 / 10
質(zhì)疑者:只有在潮濕的表面上,靴子才可能會留下腳印。試試看你能否在干燥的沙灘上留下腳印。
支持者:月面塵土的尺寸和形狀與沙子完全不同,因此并不需要潮濕就可以留下被壓出的痕跡。地球上也有許多這樣的粉末狀物體。試試在滑石粉上面走幾步。
7 / 10
質(zhì)疑者:當?shù)窃屡搹脑虑虮砻嫫痫w時,它的下部沒有噴出火焰。顯然這是一個用線拉起來的模型。
支持者:將阿波羅送入太空的土星5號火箭攜帶的燃料是煤油和液氧,所以出現(xiàn)了非常大的火焰。但是,登月艙起飛時的推進力來自于四氧化二氮和Aerozine 50(譯注:二甲基肼)的反應,這種反應不產(chǎn)生火焰,它釋放出來的氣體是透明的。
供圖:美國宇航局
8 / 10
提問:宇宙空間遍布星辰,這連10歲的小孩都知道,那么,為什么這些在月球上拍攝的照片上沒有星星呢?
回答:宇航員們拍攝的是一些光照度很高,閃閃發(fā)亮的淺色物體。在這種情況下拍攝者會使用很短的快門時間并調(diào)小光圈,這樣就不可能拍攝到黑色背景上那些很暗的物體,如星星。
供圖:美國宇航局
9 / 10
質(zhì)疑者:一位名叫尤娜·羅納德的澳大利亞婦女在阿波羅11號著陸月球的過程中看到一只可樂瓶飛過月球。真是太不小心了!這一定是在攝影棚里拍的。
支持者:這話從何說起呢?如果這個尤娜真的存在的話,她看到世界上所有其他人都沒看到的東西,而且沒有留下任何證據(jù)。這個可樂瓶的故事不大可能是真實的。
10 / 10
質(zhì)疑者:只要美國宇航局用哈勃望遠鏡拍下阿波羅留在月球上的設(shè)備,所有的陰謀論也就不攻自破了。可是它確實沒這么做。我真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呢?
支持者:哈勃給我們發(fā)回了宇宙盡頭的震撼照片,但它發(fā)現(xiàn)的星系、超新星以及星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非常、非常之大。而登月艙留在月球上的最大塊人造垃圾就是“獵鷹”登陸艇(Eagle lander)的殘骸,僅長10米左右。這對于哈勃來說實在是太小了。還相信登月事件是假造的嗎?
供圖:美國宇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