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季,荸薺就會大量上市,尤其是南方的朋友很喜歡將它買回來剝了皮后生吃,吃起來脆甜多汁,和水果一樣好吃。
可是現(xiàn)在我要奉勸大家荸薺生吃有風險,最好不要生吃,這是為什么呢?
家住杭州27歲的王女士,平時最愛吃的就是荸薺,可是近兩年總感覺腹部隱隱作疼,有時痛得厲害起來睡都睡不著覺。沒辦法,只好去醫(yī)院檢查,檢查發(fā)現(xiàn)竟然是姜片蟲在作怪,后來通過手術(shù)醫(yī)生從她腹部取出了2 條活的姜片蟲,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
荸薺雖然吃起來和雪花梨一樣可口,但它卻不是我們能夠生吃的水果。因為荸薺生長于泥土中,這樣就很容易感染寄生蟲,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布氏姜片蟲。
姜片蟲會寄生到人的小腸中,當它在腸道內(nèi)吸食營養(yǎng)慢慢長大后,就會引發(fā)劇烈的腹痛。姜片蟲的吸盤還會讓腸胃黏膜脫落發(fā)炎,形成潰瘍,導致出血,引發(fā)消化不良,誘發(fā)便秘或是腹瀉。
如果是兒童感染上姜片蟲,就會讓發(fā)育變得遲緩,影響智力。如果是免疫力低的人感染上姜片蟲,癥狀會變得更加嚴重。
因為姜片蟲的潛伏期長達一到二個月,所以不要以為吃了沒反應就心存僥幸,到時疼起來才知后悔。
如果你很愛吃荸薺怎么辦,可以將荸薺晾曬干后,吃時用熱水焯上幾分鐘后當零食來吃。
首先要將荸薺清洗干凈,最好用小刷子將溝溝縫縫都刷洗干凈,然后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開火熬煮。
先開大火,等水沸騰后轉(zhuǎn)小火,等水煮到快干時,荸薺差不多也煮好了,然后就可以關(guān)火,等荸薺涼后,將上面的糖粘物清洗干凈,放到通風陰涼處晾曬,曬干后,想吃時隨時可以削皮后食用,脆脆甜甜的是一種非常好的小零食。
還可以將荸薺清洗干凈剝皮后,直接水煮或是熬成甜品來吃。
清甜多汁的好荸薺,外皮顏色呈紫黑色,頂端是粗短的芽。選擇這樣的荸薺才好吃。
1、生吃要去皮
因為荸薺的生長環(huán)境很容易依附寄生蟲和細菌,所以要生吃,就一定要清洗干凈,然后再把荸薺頂端的芽尖削掉,再把皮剝?nèi)?,剩下雪白的果肉后,將果肉先用鹽水浸泡,再用清水沖洗后食用,或者像上面提到的用熱水焯上幾分鐘后食用。
2、有些人群要忌口
因為荸薺屬性寒涼,所以脾胃虛寒者,體虛體弱者不宜多吃。
如果是不管是生吃還是熟吃,吃了后感覺腸胃不適,說明你對荸薺過敏,所以也不適宜吃。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要少吃,因為荸薺熱量比較高,吃多了不利于控制病情。
3、切忌長時間存儲
因為荸薺富含糖分,所以不耐儲存,容易變質(zhì),買回家后盡快吃完,吃不完的要放在1度或是5度的條件下儲存,這樣保存得比較新鮮。
因為荸薺帶泥儲存時間更長,而其外皮又容易有寄生蟲,所以需要單獨用保鮮袋密封后再放到冰箱中,注意要和熟食分開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