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隨著現(xiàn)在家庭生活水平的提升,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買車時,會忽略性價比不錯的中檔車型,直接奔向豪華品牌的展廳。譬如向陽花從一家寶馬4S店了解到的情況,3系至少有30%左右的客戶,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身邊的跟筆者差不多的很多90后朋友,基本上一上來也非BBA不看。而且這種情況,這一兩年特別普遍。
今天筆者就想聊聊這個話題。年輕人特別是很多跟筆者一樣的90后年輕人,還沒工作幾年,月收入都在幾K的水平。為什么一上來就瞄準了豪華車?擁有一款豪華車,會讓生活質(zhì)量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最終我們來回答一個問題:月入幾K,到底適不適合買豪車?愛拼才會贏
為什么現(xiàn)在的年輕人偏愛豪華品牌車型?
通過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幾乎所有同齡人(至少90%),對豪華品牌車型的渴望,都超過了合資車型,更不用說自主品牌。
比如有一次車展活動中,筆者一位朋友拖家?guī)Э趤砜窜?,當時筆者從居家實用的角度,給他們推薦適合過日子用的合資混動車型。不料他們當場表示拒絕,一來覺得合資車雖然性價比高,也很實用,但沒面子,畢竟自己同事都是BBA的車型,二來就是,家里老人覺得,買車就一次到位買好的,而且現(xiàn)在豪華品牌入門車型終端售價也不高,家里幫幫忙都能買得起。
再舉個例子,筆者身邊一位家庭條件一般、但虛榮心極強的女同學(xué),向我詢問買車事宜時,直接給拋出選擇題:“20萬預(yù)算,買奧迪A3還是寶馬1系”?筆者問她,為什么不買思域或是昂克塞拉?該女生的回答很簡單:沒面子!
從這兩個例子能看出,如今年輕人買豪車,在乎面子問題,是首要考慮的因素,也是最大的動力。
其次,能獲得家里的經(jīng)濟支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就拿筆者自己的經(jīng)歷來說,作為一個忠實的寶馬粉,上一代的(F30)3系,是筆者心水很久的車型。今年上半年臨近換代,終端裸車價格降到了23、24萬,筆者很是心動。家里也同意給予首付落地的支持(大約10萬元),筆者自己負責(zé)月供即可。家里人的意見也是,既然你喜歡,就買個上點檔次的,家里也愿意支持。不過后來因為某些原因放棄了(后面會說原因)。筆者想說,目前90后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里支持孩子付個首付,不算什么難事。條件更好的,一次性全款到位也非難事。
最后,還有一種觀點很有市場,就是年輕人起步時買個豪車,能激勵自己奮發(fā)圖強,有經(jīng)濟壓力,才能將自己的工作潛能激發(fā)出來。豪車在手,別人也會高看一眼,事業(yè)會走的更順利。
以上三種都是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筆者無意評價其對錯。這里只是想分析一下,為什么我不建議年輕人買豪車?
豪車價格雖親民,落地價卻嚇一跳
這里就拿我自己的經(jīng)歷說。上一代寶馬3系換代前,裸車價24萬左右??吹竭@個算了一下,首付3成僅需10萬元左右。于是興沖沖跑到了4S店。
但這么低的裸車價,只是經(jīng)銷商的套路。比如筆者提出想要低首付,每個月少還月供,經(jīng)銷商銷售給出了下面的報價單。
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當時的裸車報價接近24萬,但為了少還月供,銷售把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合到了車價中,于是裸車價漲到了269006元。
每月月供3313元,一共還33期;每年第12期還46041元,一共還3次。3313元X33期=109329元,46041元X3期=138123元,三年總共要還247452元,加上首付95461元,最后車輛落地342913元。
裸車價24萬元,落地要34萬元??們r足足多了10萬元。多出來的費用已經(jīng)接近車價的40%,而且僅僅是三年期貸款,這個賬一算下來,就有點嚇人了。
所以,裸車價雖然看起來很親民,但真正想把車拿到手里,其實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低。當然,如果預(yù)算足夠你可以選擇全款,但車價肯定要往上漲,拿不到24萬的價格。如果全款的話,沒這么多雜費。不過我相信現(xiàn)在存款不多硬買3系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貸款,而且很多豪華品牌車型為了吸引消費者,報價非常低,但都是必須貸款的價格。
更低一些的譬如奧迪A3來說說價格更便宜的奧迪A3,今年年初的時候特價車的價格一度低至15萬左右,但前提條件也是必須按揭。
之前《線外邦》在探店的稿件中也提到,雖然奧迪車型的價格看上去便宜了很多,但服務(wù)費、裝飾等等費用都是要算進去的,算下來最便宜的奧迪A3落地,也要20萬左右了。
筆者也給自己算了一筆帳,如果買3系選擇了貸款,每月付3000多貸款,年底還要一次性支出4.6萬元。差不多一年買車錢要留夠8萬元的預(yù)算。再考慮到每年的保險、罰單、油錢,這輛3系到手以后,每年保守估計要10萬元投入。加上開了3系之后,礙于面子,其他各方面的支出也會水漲船高。那年收入沒有15萬以上,生活都會成問題。
所以建議剛工作沒多久,指望家里給首付的年輕人,在入豪車之前,還是要把賬算清楚。因為一旦掛了牌,后期承擔不起,一轉(zhuǎn)手就會至少虧損兩成。
作為年輕人,還是不要過早被消費主義洗腦
其實作為一名90后,在上大學(xué)的時候,很難聽到看到大學(xué)校園里有貸款借錢買手機、買名牌包包的現(xiàn)象。但這兩年聽到的這種事情越來越多,甚至有年輕大學(xué)生“裸貸”、被逼自殺等事情時有發(fā)生。
這些事情其實很清楚的說明一個問題:現(xiàn)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敢花錢。即使沒有條件,借錢也要高消費。為什么年輕人追逐豪車,跟這種消費主義的洗腦有莫大關(guān)系。
這種洗腦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主觀情緒。這主要是來自于明星的示范效應(yīng)、廣告的強勢轟炸。特別是BBA這兩年的入門價格不斷下探到十五六萬的水平(殊不知背后還有一堆亂七八糟的附加費用),例如“高爾夫的價格買A3”這種廣告,大幅瓦解了年輕消費者的心理防線。
另一方面來自社會評價體系。你要承認,BBA這些豪華車是有社會評價話語權(quán)的。譬如筆者一個朋友開著老爸的天籟去酒樓吃飯,明明地面有停車位,結(jié)果被保安給趕下了地下停車場。過了一星期開了朋友的A4L再來,保安就給安排停到了酒樓門口。這件事對他刺激很大。后來他買車就一步到位上了A4L。在豪華車和普通品牌之間,有一條涇渭分明的線。你越過這條線,就會從朋友、從親戚、從同事、從酒樓保安、從酒吧認識的姑娘、從相親的潛在女朋友……得到截然不同的反應(yīng)和評價。
這是消費主義大潮的裹挾下,人的正常反應(yīng)。你開個桑塔納,別人首先會下意識認為你是個窮逼,而不是一個有志青年。
但是筆者覺得,作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年輕人,被消費主義所支配的社會評價體系所裹挾、誤導(dǎo),無疑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就象很多女生為了提升自身魅力和自信,花大錢去買名牌包包然后每天粗茶淡飯擠公交車。其實有那個錢,旅旅游、看看書、報個健身班,把自己的身材和見識修煉的更完美,其實會更有魅力。畢竟從直男的角度看,并不會在乎女生背的是什么包好吧。
所以作為一個90后,我的建議是,還是不要過早被消費主義洗腦。
什么樣的年輕人適合買豪車?
那么,什么樣的年輕人適合買豪車?大概有如下幾種情況:
經(jīng)濟實力允許(自己創(chuàng)業(yè)有成、家里能夠支持且最好是全款),那么自己的錢自己花,誰也攔不住。
創(chuàng)業(yè)有需要。中國畢竟是一個面子社會,人和人初次交往,車作為證明實力的道具,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當然前提是,你現(xiàn)金流能周轉(zhuǎn)的動。
對豪華品牌有特殊熱愛和偏好的年輕人。豪華品牌即便是入門級車型,也有一些烙上了品牌DNA的特質(zhì),譬如品牌積淀、操控、做工、安全等等。如果你對某些豪車品牌非常癡迷,非它不買,為其寧愿忍受吃糠咽菜,那么這種情況也可以。筆者身邊確實有這樣的人,月入不到萬元,第一輛車就是自己攢錢買3系。用他的話說,“坐進這輛3系,就是高興,所有的不快和疲憊,瞬間全都煙消云散”。
如果只是為了面子,超過自己的實際經(jīng)濟能力,就沒有太大必要。從筆者的實際觀察看,如今BBA這些豪華品牌的光環(huán),隨著價格不斷下調(diào),銷量越來越大,已經(jīng)沒有前幾年那么閃亮了。如今,用“高檔品牌”來形容更準確。指望開個入門的BBA,就把自己同大多數(shù)人之間劃清界限,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小。
真正有逼格的,是扎克伯格這種,日常開個飛度。如今真正的有錢人也喜歡走一些蒼蠅館子、開普通品牌的車以示低調(diào),這也算是一種看盡浮華、返璞歸真的潮流。
最后說說
現(xiàn)在許多新手司機或是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買車必須買豪華品牌,筆者認為這種事情要客觀去看待。有車了當然會提升生活品質(zhì),但恕我直言,假設(shè)你對豪華品牌沒什么情懷,或是也不怎么懂車,月薪只有幾K,不妨先買一輛代步車用于上下班,比如飛度這種性價比很高的小車,等以后自己有能力了、再換好一點的車也不遲。反之如果你符合我上述所說的那幾種情況,那么我支持你,早買早享受。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想跟作者交流,請加作者個人的工作微信:EdisonRay。
(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線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