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周圍的人都在談職場中年危機,網絡上也總能看到關于“35歲職場危機”的文章。對于危機,我其實是茫然的,原因很簡單,沒有經歷過失業(yè),也沒有再就業(yè)過,在公司一待就是十年,所以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中年危機。直到這幾個月,我面試了58位“總經理”開始……
【尷尬的招聘要求】
我們公司是做貿易的,因為業(yè)務發(fā)展需要招聘一名總經理,負責北方市場的整體運營及管理。老板讓我在招聘網站上公布簡歷,他有幾個硬性要求:
1、最好不要超過38歲,特別優(yōu)秀的除外。因為老板是80年的,如果求職者超過38歲就比他還大,他覺得這個年齡還要出來找工作,能力方面肯定有差距。除非是獵頭推薦,或者行業(yè)內朋友推薦的人。
2、底薪不超過1萬元,其余的收入通過績效或分紅實現。1萬元是老板給自己開的工資,也是公司底薪的天花板,所有人底薪都不可以超過這個數。如果遇到那種要求高底薪,不敢用績效作為主收入來源的面試者,堅決不可錄用。
3、離異的人不要?!耙晃莶粧吆我話咛煜隆?,這是他原話。意思是連伴侶都搞不定的人,是很難搞定底下的員工。
當然,這些要求我都不能直接寫到崗位要求上,但又不能違背老板的意愿,于是我就換了種表達方式,比如“年綜合總收入30萬以上”、“年齡30-40歲優(yōu)先”、“底薪面議”等等,至于離異這個要求,我只能在應聘登記表上增加一欄“婚姻狀況”。
【有趣的招聘數據】
崗位招聘信息發(fā)布之后,很快就收到了幾十份來自全國各地應聘者的簡歷,崗位的火熱度超乎我的想象,某招聘APP一天咨詢量就超過了10個人。這與人資跟我說的招聘很難,人才不好找,崗位信息發(fā)布一周都沒幾個人投遞等信息完全相反。
我腦海里第一個反應就是:人資的工作沒做到位!于是我把人資叫到了辦公室,詢問為什么我發(fā)布的信息就這么多人投遞,她發(fā)布的信息卻無人問津?人資小妹妹很委屈的說:“因為你發(fā)布的崗位薪水高,職位高,年齡高??!”我心里想著這是什么邏輯呀……
人資小妹妹又說:“招聘網站上我們還有發(fā)布其他的幾個崗位,發(fā)布的內容模板跟總經理崗位的類似,但主要都是針對20-30歲區(qū)間的員工,他們有更多的崗位和選擇的機會。我們的條件不算優(yōu)質,所以投遞的數量也就低了。”說著,她打開了招聘網站的后臺,讓我看看實際情況,我卻發(fā)現了幾個有意思的數據。
1、公司招聘崗位總共4個,分別是總經理、銷售總監(jiān)、銷售助理、行政專員。應聘簡歷數量分別是165份、17份、19份、17份,總經理的崗位投遞數占了總投遞數的75%。
2、同崗位30-50歲投遞人員總占比為70%。總經理崗位投遞的人員從25-55歲不等,165份簡歷中不同年齡段占比分別為:20-30歲占比20%,30-40歲占比30%,40-50歲占比40%,50歲以上占比10%,即30-50歲投遞人員總占比為70%。
3、高管崗位招聘成本更低。銷售總監(jiān)與總經理的底薪接近,但需要全國出差,主動投遞的簡歷僅為總經理崗位投遞數的1/10,花費的廣告推廣費用是總經理崗位的2倍。
我貌似有些理解人資小妹妹的意思了,于是我提出要參與所有崗位初試的要求,她也很樂意的答應了。
【面試總經理后的危機感】
我最開始參加的是銷售助理崗位的面試,這個崗位需要招的是既能拿下業(yè)務又能服務客戶的人才,主要負責線上銷售。因為簡歷投遞的情況不好,我們就需要主動從招聘網站的人才庫里搜尋簡歷。
第一天,電話通知了6個人,結果只來了1個人;第二天,電話通知了4個,來了2個人;第三天電話通知了5個人,一個都沒來……
通過一周的面試,我發(fā)現銷售助理到司面試率僅為38%。一些電話里溝通得特別順暢的人,到了面試當天會因為天氣不好,或者睡過頭而放棄面試;他們比較關心崗位底薪,低于4000元基本不會考慮;1年左右的應聘者對收入的要求明顯高于3年以上的應聘者,月入過萬是他們的普遍期待。
還記得我剛出職場時,對自己的收入期待是每年增長不低于15%,一步一步往上爬。換到現在,我的觀念應該是非常落伍了吧。
后來我負責了總經理崗位的面試,與銷售助理崗位的不同是,這個崗位的到司面試率高達85%,還有10%左右的外地面試者是通過視頻面試完成的,僅有5%的人通過電話溝通后覺得不太適合而放棄了面試。這些面試者有以下的這些特點:
1、準時率較高。之前面試銷售助理,遲到的人很多,一名應聘者直接遲到了1個小時。但面試總經理的人員中,遲到的人非常少,大多都是提前10幾分鐘到達公司。
2、有三分之二的面試者表示,對于這份新工作,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更換。他們希望能夠與公司共同成長,也可以投資公司,成為公司的創(chuàng)業(yè)合伙人。
3、有60%的面試者找不到工作,已經離開工作崗位3個月以上。雖然很多人都說家里有事,或者說自己想要休息,但從招聘網站投遞的情況來看,他們更像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閑下來的。因為這兩個月我們刷新招聘網站時,他們的簡歷常常都顯示在首頁,也就是有被刷新過,名字我們都已熟悉了。
4、缺乏線上運營經驗。我們主要是做線上銷售的,所以近幾年大熱的網絡推廣、引流、銷售的方式是我們團隊最擅長的。我們要找的總經理需要有這方面的經驗,但很多人都僅有線下運營經驗,線上運營即便要學也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經歷。
其實我跟這些面試者的年齡差距不大,就幾歲之間。在面試了58位總經理以后,我突然有種即將失業(yè)的感覺,因為從能力上我并沒有比他們更加優(yōu)秀,從閱歷上看我還不如他們。還有薪酬方面,雖然他們的簡歷要求薪酬為3-5萬,但大多都屬于綜合收入,非固定薪酬部分。也就是說,基礎底薪能夠滿足他們,他們也是愿意入職挑戰(zhàn)的。
我比他們有優(yōu)勢的僅在于線上運營部分,但我也是半桶水,也許出了這家公司就不頂用了……這一輪總經理的招聘下來,我的危機感油然而生。
【高管的面試要求】
我的老板也跟我一起面試了這58位總經理,經過這兩個多月的面試,公司出臺了《高管面試要求》,與基礎崗位比起來,真是難上加難:
1、不少于3輪面試
高管面試需要經過3輪,以我、顧問、老板三人組合式的方式面試,三輪面試的題目由我們三個人各自準備,但有不同的側重點。
2、一票否決制
但凡我們三位面試官中有一位不認同,則不可錄用,原因是這個崗位必須要有更高的征服人的能力。
3、完成考題
每位總經理面試完都會給予一個考題,這個考題需要對行業(yè)和公司做足了功課,才可以得出滿意的回答。如果僅用經驗回答,很難做得出彩。
4、家訪
對于三票都通過的總經理,公司要安排一次家訪,主要是要看看家庭文化以及家庭成員的情況,與富裕無關,主要看和諧情況。
也許是這個崗位有太多的人可以挑選,老板的要求一次比一次嚴格,最后的這些都讓我覺得有些苛刻。但,通過了這些環(huán)節(jié)考驗的總經理,果然都有不錯的表現。因為我們最終錄用了2名總經理,試用期3個月后還要再次PK淘汰一名。
【關于中年職場人的思考】
不可否認,職場在給那些年齡大的求職者越來越少的機會,卻在崗要求上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中年職場人的工作能力普遍高于僅有幾年工作經驗的職場人,但因為薪酬要求的原因,職場機會也比他們少了很多。35歲以后,如果沒有混到企業(yè)高管,高不成低不就時,我相信痛苦才是剛剛開始……
我的幾個思考,與還在職場中奮斗的中年的你共勉:
思考一:好好守住既有的飯碗,珍惜還能給你開高薪的公司!不要吃著碗里的還看著鍋里的,不要總是覺得別人家的公司更好,不要總是看自己的公司不順眼!
思考二:不可懈怠,時刻保持進步。緊跟市場變化,不要畏懼改變!下班的時間既要陪伴家人,也不要忘記學習,更不要沉迷在電視劇和游戲中。要知道那些90后都在努力的學習中,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被超越了。
思考三: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更值錢!專業(yè)能力的提升、公司股份的持有、獨立謀生能力的養(yǎng)成等等,都是方法,前提是要有很強的危機意識。
愿正處在中年的我們,能夠有底氣的像作家謝可慧在文章中寫到的那樣:
有資格成為無可代替,有能力闖蕩山川湖海,有本事說“我可以好好留下,也可以任性告別”!
【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并注明出處。
可馨職隅,職場故事精。知故而不世故,知事而不多事。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